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聪贤专利>正文

结合钢与铸铁的零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35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结合钢与铸铁的零件制造方法,是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并对结合构件表层面油渍进行清除,再取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成品的成型模具内,以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使完成浇铸的构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成品粗胚,继以喷砂方式来对成品粗胚外层面残留的铁屑进行去除,之后,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成品粗胚以介于1080℃~1200℃温度来进行渗铜处理;藉此,来完成具不同金属特质的二基础构件结合为预设规格成品,并使成品具备有确实密切结合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主要涉及一种使钢材与球墨铸铁二种不同性质金属之间能保持密切结合强度来形成具有较佳抗拉强度特性的零件。
技术介绍
业界用来作为汽车零件加工用的材质,或其它必需具备有较优良抗拉强度的工业零组体,在材料选取上通常会采用具有较佳强度的钢材和具有优秀机械性质的铸铁进行相互结合,使二者形成预设加工的产品零件,配合安装的作动机构能在安全系数容许范围内使用。其中,作为汽车零件(参见图1)加工用途的材料,为达到设定的抗拉强度,皆会在零件加工前以所需强度的钢材和球墨铸铁,先以钢材车削出零件结合第一构件10,然后再以球墨铸铁铸造出零件相搭配结合的第二构件20,之后于适当位置预设螺孔及螺纹,以螺丝50螺固结合二个基础构件10、20而形成一预设用途的零件40;或(参见图2),先各别以钢材车削出零件结合第一基础构件10,然后另以球墨铸铁铸造出零件相搭配的结合第二基础构件20,之后,对第一、第二基础构件10、20进行结合定位,以二基础构件10、20交接部位以熔焊方式施予交界段落边缘固设成一预设用途零件40,其中第一种方式,虽各部构件后续加工方便,且不易在加工过程发生问题,然使用一段时间,若过大的负荷极易使螺丝50变形断裂,或由于在过度震动环境下造成螺丝50易松动,使得结合的二基础构件10、20易造成破坏。或于第二种方法中,二基础构件10、20在完成熔焊结合后,由于二者是采个别形体车削、铸造加工,再作相搭配结合,因此,彼此交界层面易存有未完全密合的间隙30,当该种零件40安装在所需机构上,使用一段时间,若承受过大负荷则极易由钢材基础构件10和球墨铸铁基础构件20交界部位所存有的间隙30处(如图2A详图)开始形成裂缝,甚至因负荷过大情况下,造成二基础构件10、20结合的零件40焊固边缘逐渐发生松动而遭受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钢材与球墨铸铁以加工产品零件的制造方法,以达到不同材质的二基础构件进行彼此结合,提升成品中不同材质之间的结合强度,以使零件成品安装在作动机构上能获得更佳抗拉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其包含以下加工步骤a.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该钢材熔点以1550℃为较佳;b.对结合构件表层面的油渍进行清除并喷砂做表面处理;c.再将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零件成品之成型模具内;d.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该球墨铸铁熔点以1200℃为较佳;e.使完成浇铸的构件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成品粗胚;f.以喷砂方式来对成品粗胚外层面残留的铁屑进行去除;g.视加工物所需对成品粗胚进行表层面粗加工;h.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成品粗胚进行渗铜处理,该铜材熔点以介于1080℃~1200℃为较佳;i.使具有不同金属特质的二结合构件在结合为具备有确实密切结合强度的预设规格零件成品。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并对结合构件表层面油渍进行清除,视需要再以喷砂方式对第一结合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再取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零件成品的成型模具内,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使完成浇铸的构件其中结合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成品粗胚,之后,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成品粗胚以介于1080℃~1200℃温度来进行渗铜处理;藉此,来完成具不同金属特质的二基础构件结合为预设规格零件成品,成品中不同材质之间具备有确实密切结合强度,零件成品安装在作动机构上能获得更佳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的两种不同金属特质的基础构件由螺固完成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习用的两种不同金属特质的基础构件由熔焊完成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两种不同金属特质的结合构件进行结合的制造流程方块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两种不同金属特质的结合构件进行结合的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两种不同金属特质的结合构件进行结合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清楚地公开,以下从几方面叙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钢与铸铁结合的制造方法,参图3、图4、图5,加工步骤如下a.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1,此以熔点1550℃的钢材为实施例。b.对结合构件1表层面的油渍进行清除,必要时以喷砂方式来对结合构件1外层残留铸屑进行去除,并增加结合构件1表面粗糙度以利结合。c.再取第一结合构件1置放入预设成品的成型模具内。d.对结合构件1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使形成第二结合构件2,此以熔点1200℃的球墨铸铁为实施例。e.使完成浇铸的构件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成品粗胚。f.对成品粗胚进行表层面粗加工。g.之后,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成品粗胚进行渗铜处理,此以熔点介于1080℃~1200℃的铜材为实施例。h.使具有不同金属特质的二结合构件1、2在结合为预设规格成品4,能通过二构件交界层面渗透有熔融形态的铜质介合物3(如图5-C详图),使规格成品4在完全冷却后具备有确实密切的结合强度。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利用低熔点的介合物加以熔融渗透至二构件基材交界层面,来实现二构件基材的完全密切结合,使不可焊接的两种以上构件基材得以结合实施。2.通过在两种不易牢固焊接的构件基材之间实施渗铜处理,使二构件基材彼此交界层面形成共晶反应,以使二构件基材之间形成完全结合形态。3.用铜材熔融渗入二构件基材交界部位,能克服传统的二者焊接前先车削出钢材与球墨铸铁构件基材预设形态,之后加以焊固的繁锁、耗人工、耗时工序的不便利。4.以模具来完成两种以上具不同金属特质构件基材结合,通过熔融铜材渗入预结合的二构件基材交接层面并填补结合不良所产生的缝隙,使二者之间形成有良好的密切结合度且能通过气密测试。5.以铜材介合物来结合的两种以上不同金属特质地规格成品安装在作动机构上,可承受预设安全范围内负荷进行长时间的抗拉强度作动。6.借助铜材具有材质较软、具减震效果的金属特性,使成品具有较佳耐震效果,在长时间震动的环境具有较耐久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其包含以下加工步骤a.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该钢材熔点以1550℃为较佳;b.对结合构件表层面的油渍进行清除并喷砂做表面处理;c.再将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零件成品之成型模具内;d.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该球墨铸铁熔点以1200℃为较佳;e.使完成浇铸的构件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零件成品粗胚;f.以喷砂方式来对零件成品粗胚外层面残留的铁屑进行去除;g.视加工物所需对零件成品粗胚进行表层面粗加工;h.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零件成品粗胚进行渗铜处理,该铜材熔点以介于1080℃~1200℃为较佳;i.使具有不同金属特质的二结合构件在结合为具备有确实密切结合强度的预设规格零件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是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并对结合构件表层面油渍进行清除,再取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成品的成型模具内,以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使完成浇铸的构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成品粗胚,继以喷砂方式来对成品粗胚外层面残留的铁屑进行去除,之后,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成品粗胚以介于1080℃~1200℃温度来进行渗铜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钢与铸铁的零件制造方法,其包含以下加工步骤:a.将预设性质的钢材利用模具成型出第一结合构件,该钢材熔点以1550℃为较佳;b.对结合构件表层面的油渍进行清除并喷砂做表面处理;c.再将第一结合构件置放入预设零件 成品之成型模具内;d.对结合构件预搭配周缘进行浇铸球墨铸铁,该球墨铸铁熔点以1200℃为较佳;e.使完成浇铸的构件其中结合的钢材与球墨铸铁成型为密切结合的零件成品粗胚;f.以喷砂方式来对零件成品粗胚外层面残留的铁屑进 行去除;g.视加工物所需对零件成品粗胚进行表层面粗加工;h.将结合有钢材及球墨铸铁的零件成品粗胚进行渗铜处理,该铜材熔点以介于1080℃~1200℃为较佳;i.使具有不同金属特质的二结合构件在结合为具备有确实密切结合 强度的预设规格零件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聪贤
申请(专利权)人:邱聪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