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球面平铰非金属滑板结构。
技术介绍
转体施工法在我国使用较多,主要是因为转体法要求的施工设备少、操作简便,随着先进的同步千斤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转体施工法逐步推广应用于大跨度、大吨位桥梁上。如果先沿既有铁路线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在墩底或墩顶安装转铰,通过转体施工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结构平转到桥位,再进行后浇混凝土部分浇筑施工,可以有效减少对其他线路运输影响、降低施工难度,因此,越来越受到建设部门的青睐。铰结构是转动的核心部件,目前转体施工中使用的铰结构主要有平铰和球铰两种形式。平铰制造加工方便,但转体后梁部调节能力受限;球铰转动灵活,但制造加工较为复杂。考虑到结合两种铰结构优势,将转动面设置为球面,将接触混凝土部分设置为平面,形成球面平铰结构。由于球面平铰的各表面均为钢板结构,上、下平铰之间设置滑板结构,该滑板结构成为摩擦副的重要组件,其大小基于上、下平铰的尺寸而定,用材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球面平铰非金属滑板结构,能够解决灵活布置滑片结构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球面平铰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面平铰非金属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球面平铰的上平铰和下平铰之间,所述上平铰的上表面、所述下平铰的下表面均为平面钢板;所述上平铰的下表面为凸球面钢板,所述下平铰的上表面为凹球面钢板;所述非金属滑板结构包括:多个滑片,所有所述滑片呈梅花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升桥,李国强,高静青,鲍薇,焦亚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