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以及机械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196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以及机械设备。该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组件和与变频器组件装配成一体的涡电流控制组件。由于涡电流控制组件和变频器组件共用通风口来散热,且集成为一个整体机构,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分别独立设置变频器和涡电流控制器,该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自身结构较为紧凑且体积较小,进而能够实现机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以及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动力机械或电力拖动系统中通常包括电动机、接收上位机命令的变频器、与电动机连接的涡流制动器和涡电流控制器,其中变频器用于根据电动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以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涡流制动器用于测取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涡电流控制器用于接收上位机命令来控制涡流制动器。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往往变频器和涡电流控制器分别作为单独的控制装置而在机械设备中配置,需要较大的空间以在机械设备中配置它们,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占用空间较大,进而导致经济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其自身结构较为紧凑且体积较小,从而能够实现包含该控制装置的机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为此,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组件,包括第一机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的第一基板,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和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发热器件设置的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机壳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上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 ;涡电流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机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的第二基板,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和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设置的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机壳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上在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其中,所述涡电流控制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机壳装配至所述变频器组件的第一机壳内或第一机壳外,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位置相对。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由于涡电流控制组件和变频器组件共用通风口,且集成为一个整体机构,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分别独立设置变频器和涡电流控制器,本技术提供的控制装置的自身结构较为紧凑且体积较小;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制造控制装置更加经济化,同时能够实现机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在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散热时,通常还配合使用风扇,因此,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频器组件还包括装配在所述两个侧壁的其中一个侧壁的每一个第一通风口处的风扇,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分别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并通过所述风扇形成的气流通道散出。 具体的,所述第二机壳装配成邻接所述第一机壳上安装所述风扇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机壳装配成邻接所述第一机壳上远离所述风扇的侧壁。为了在使控制装置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对涡电流控制组件和变频器组件的散热效果,可以使涡电流控制组件与变频器组件装配完成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等于第一机壳侧壁的面积,且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等于第二机壳侧壁的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可以为第一支撑板,或者可以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并且同样所述第二基板可以为第二支撑板或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涡电流控制组件和变频器组件也采用共用通风口的方式来实现散热。该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基板、变频器组件、涡电流控制组件和散热器,其中,所述变频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所述涡电流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位置相对;所述机壳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上在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装配在所述两个侧壁的其中一个侧壁的每一个通风口处的风扇;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器并通过所述风扇形成的气流通道散出。考虑到涡电流控制组件直接装配在变频器组件的机壳内时的接线便利性,所述涡电流控制组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与相对应的所述变频器组件的电感器之间。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与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的具体位置,散热器可以包括分别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的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上述控制装置可用于机械设备中,以实现机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因此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械设备,包括电动机和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的涡流制动器,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变频器组件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涡电流控制组件与所述涡流制动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示出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包括变频器和涡电流控制器的机械设备的很多应用场合,需要控制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占用较少的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中,由于涡电流控制组件和变频器组件共用通风口,并集成为一个整体机构,使得控制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且体积较小,因而能够实现机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为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变频器组件11和涡电流控制组件12 ;其中变频器组件11包括第一机壳111、设置在第一机壳111内的第一基板113,分别装配在第一基板113两侧表面上的第一发热器件112和位置对应第一发热器件112的第一散热器114 (即第一发热器件112与第一散热器114之间导热),第一机壳111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1111上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通风口 1111a,第一通风口 Illla与第一散热器114位于第一基板113的同一侧(即两个侧壁1111与第一基板113和第一通风口 Illla构成了第一风洞部),变频器组件11还包括装配在其中一个侧壁1111的第一通风口 111 Ia处的风扇115 ;涡电流控制组件12包括第二机壳121、设置在第二机壳121内的第二基板123,分别装配在第二基板123两侧表面上的第二发热器件122和位置对应第二发热器件122的第二散热器124 (即第二发热器件122和第二散热器124之间导热),第二机壳121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1211上分别具有一个第二通风口 1211a,第二通风口 1211a与第二散热器124位于第二基板123的同一侧(即两个侧壁1211与第二基板123和第二通风口 1211a构成了第二风洞部);变频器组件11和涡电流控制组件12的具体装配关系如下:涡电流控制组件12通过其第二机壳121装配在变频器组件11的第一机壳111外,其中第二通风口 1211a与第一通风口 Illla位置相对,风扇115动作时形成将热从第一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组件,包括第一机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的第一基板,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热器件和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发热器件设置的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机壳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上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涡电流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机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的第二基板,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和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热器件设置的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机壳的相对而置的两个侧壁上在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其中,所述涡电流控制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机壳装配至所述变频器组件的第一机壳内或第一机壳外,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位置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木敏显董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