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2488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减压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其使流体汲送装置在进行容器内流体排出作业时,保持流体汲送装置的一出气端与大气间维持连通,使该出气端呈不完全封闭,据以使进入该流体汲送装置内部的高压气体形成一加压分流与一排出分流,而将该排出分流经由该出气端导引至大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气动工具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
技术介绍
按,以文氏管原理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流体汲送装置,在已知技术中已有诸多不同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已被公开,举例而言有中国台湾第089222099号新型专利前案所揭露的流体汲送装置,其具体地提供了控制气体在文氏管中的流动路径,从而提供了可吸可排的使用功效,而大幅提升作业上的便利性。进而,中国台湾第098222559号新型专利前案中着眼于工业安全的角度,就前述已知的流体汲送装置为更进一步的改良,以因应已知流体汲送装置的使用状态,改变外部高压气体进流的流量,当以已知流体汲送装置进行将外部流体吸入容器内部时,可不对外部高压气体的进流量施以控制,而使较大的进流速度与进流量提供较佳的吸力,但当以现有流体汲送装置进行将容器内部流体向外排出时,则需限制外部高压气体的进流量,避免容器内部因瞬间大量气体的进入,造成容器内流体排出不及而使气体积聚于容器中,使容器产生膨胀变形的情况,同时减缓容器内流体排出的速度;另外,该新型专利前案中并有以安全阀避免容器的爆裂。前开改良技术固可通过进流端控制高压气体的进流量,但在一般使用上,上开流体汲送装置与高压气源间通常并未额外设置气压的调整机构,因此,纵将高压气体进入容器内部的流量予以限缩,进入容器内部的气体压力仍然甚高,而无法完全避免容器的膨胀情况发生,纵其已设置有用以泄压的安全阀,但安全阀的启动是需在一设定的最低启动压力以上,在尚未达到该启动压力时,该安全阀并不会作动,而无法避免容器的膨胀情况产生,加以该等容器一般是以高分子材料所制成,在长久使用后,前开改良技术所仍存在的重复膨胀情况,即意谓着容器本身仍反复地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减低容器本身的强度,而易衍生破裂的情况,而仍有加以改进的必要,而当该容器内部的压力值位于该最低启动压力值附近时,由于容器内的压力并非固定不变,因此,也将会造成该安全阀反复地启动、关闭,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减压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其使流体汲送装置在进行容器内流体排出作业时,保持流体汲送装置的一出气端与大气间维持连通,使该出气端呈不完全封闭,据以使进入该流体汲送装置内部的高压气体形成一加压分流与一排出分流,而将该排出分流经由该出气端导引至大气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在已知流体汲送装置的出气端位置上,额外设置可以将气体导引至大气中的引流通道,具体而言,其构造上包含有一容器,具有一内部封闭容室,一入料口,用以连通该容室的内外;一压力差产生部,设于该容器上,具有一入气端及一出气端,一中空的压力差生成件,介于该入气端与该出气端间,一通道,连通该压力差生成件与该容室;一阻气部,设于该压力差产生部上,并可在一阻闭及一开放位置间位移作动;一进气部,设于该容器上,并与该入气端连接,用以与外部高压气体的输送管路连接,以形成外部高压气体进入该入气端的流动通路;而其特征则在于,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未完全阻闭该出气端,使该出气端以一部份与大气连通;据此,当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由该入气端进入的外部高压气体受分流为一加压分流与一排出分流,使该加压分流经由该压力差产生部进入该容室中,并使该排出分流经由该出气端逸至大气中。进一步地,该出气端可为单一孔状气体流动通道,也可以为复数的气体流动通道,而该阻气部在该阻闭位置及该开放位置间的移动路径,可为相对于该出气端孔轴轴向上的往复轴移,也可为相对于该出气端径向上的往复转动。进一步地,当该出气端为单一孔状气体流动通道且该阻气部进行径向转动时,可使该阻气部具有一枢轴,一片状转体位于该枢轴的轴向一端,并以一侧片面贴接于该出气端的孔口周侧上,而可以该枢轴为轴于该开启位置与该阻闭位置间枢转作动。其中,该阻气部更包含有一缺口,设于该转体上,当该转体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使该排气缺口与该出气端孔口彼此交错而交集地形成一排气空间,供该排出分流逸流至大气。其中,该出气端的另端孔口与该缺口分别呈扇形。进一步地,当该出气端为单一孔状气体流动通道且该阻气部进行轴向移动时,可使该阻气部具有一轴塞,以一端同轴相向于该出气端的孔口,而可以沿自身轴向在该开启位置及该阻闭位置间轴移,当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以一端抵接于该出气端的孔口,并阻塞该出气端孔口的一部。其中,该阻气部更具有一排气缺口,设于该轴塞的一端上,当该轴塞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该轴塞的一端抵接封闭该出气端的孔口,而该排气缺口则连通该出气端与大气。进一步地,当该出气端为复数的孔状气体流动通道时,可使该出气端具有一出气孔,以及一孔径小于该出气孔的排气孔,当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封闭该出气孔的孔口,而使该排气孔与大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减压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其使流体汲送装置在进行容器内流体排出作业时,保持流体汲送装置的一出气端与大气间维持连通,使该出气端呈不完全封闭,据以使进入该流体汲送装置内部的高压气体形成一加压分流与一排出分流,而将该排出分流经由该出气端导引至大气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开启位置上。图3A为沿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图4A为沿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沿图6中b_b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开启位置上。图7A为沿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阻气部平面示意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开启位置上。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沿图6中b_b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图9A为沿图9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阻气部平面示意图,其中,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附图标号:10、10’: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20、20’:容器;21:筒身;22:筒盖;23:容室;24:入料口 ;30、30’:压力差产生部;31:压力差产生件;32:入气端;33、33’:出气端;331、331’:出气孔;332:端盖;34:通道;40、40’:阻气部;41:轴塞;41’:枢轴;42:排气缺口 ;42’:转体;43’:扳杆;44’:缺口 ;45’:排气空间;50、50’:进气部;a:气流;al:力口压分流;a2:排出分流。【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4A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10,与前开第098222559号新型专利所揭者相同,但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将揭露的分流构造属该新型专利前案所无者,具体而言,该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10主要包含有一容器20、一压力差产生部30、一阻气部40及一进气部50。该容器20具有一中空顶端透空的筒身21,一可将该筒身21顶端开口予以封闭的筒盖22,俾以通过该筒盖22封闭该筒身21的顶端开口,使该筒身21内部容室23呈封闭,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分流构造的流体汲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容器,具有一内部封闭容室,一入料口,用以连通该容室的内外;一压力差产生部,设于该容器上,具有一入气端及一出气端;一中空的压力差生成件,介于该入气端与该出气端间;一通道,连通该压力差生成件与该容室;一阻气部,设于该压力差产生部上,并可在一阻闭及一开放位置间位移作动;一进气部,设于该容器上,并与该入气端连接,用以与外部高压气体的输送管路连接,以形成外部高压气体进入该入气端的流动通路;其特征在于: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未完全阻闭该出气端,使该出气端以一部份与大气连通;据此,当该阻气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由该入气端进入的外部高压气体受分流为一加压分流与一排出分流,使该加压分流经由该压力差产生部进入该容室中,并使该排出分流经由该出气端逸至大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嘉琼
申请(专利权)人:政相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