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S‑1‑[(S)‑2‑(3,4,5‑三甲氧苯基)丁酰基]哌啶‑2‑羧酸的方法。采用消旋的2‑(3,4,5‑三甲氧苯基)丁酸与手性的S‑哌啶‑2‑羧酸甲酯发生缩合和水解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R,S)‑型Ⅱ’和(S,S)‑型Ⅱ,利用该非对映异构体酸与手性的R‑苯乙胺成盐速度的差别,成功地将非对映异构体进行了有效成盐拆分分离,成盐后加入酸,将拆分剂去除后得到所需要构型的(S,S)‑型化合物Ⅱ。母液加碱回流后,又可以将非需要的构型再次转变成非对映异构体原料,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合成S-1-赃晚-2-簇酸 的方法,属于生物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1993年,Sc虹eiber和化油tree小组将化学和生物学结合,发现了人工胞内受体 和细胞渗透配体之间发生二聚,此后基于配体参与的免疫亲和重组蛋白多聚化生物开关的 设计、合成和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寻找和发展可W进行多聚化的新型分子结构也引起 生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 S-1-赃晚-2-簇酸(CAS: 195202-29-6)作 为多聚化生物试剂AP20187的关键中间体,仅有少数几篇文献进行了该化合物合成方法的 报道。 该化合物的文献和专利(W02012/103279A2)合成方法如下: 阳〇化]方法一:消旋的2-化4,5-S甲氧苯基)下酸先采用(-)-辛克尼定在乙腊中进行 多次成盐拆分后,得到对映纯(S)-2-化4, 5-S甲氧苯基)下酸,然后再与S-赃晚-2-簇酸 甲醋反应后得到。该方法的缺点为(-)-辛克尼定价格昂贵,拆分后另一半原料无法利用, 存在浪费,同时缩合产物需要柱层析纯化,限制了该方法进一步放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方法二:3, 4, 5-S甲氧苯乙酸先采与伪麻黄碱形成酷胺,然后在六甲基二娃氨基 裡条件下与舰乙烧反应,分离形成的非对映异构体,随后加入酸将伪麻黄碱单元去掉得到 (巧-2-(3, 4, 5-=甲氧苯基)下酸。该方法的缺点为手性助剂伪麻黄碱属于管制类原料,购 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消旋的2-化4,5-S甲氧苯基)下酸与手 性的S-赃晚-2-簇酸甲醋发生缩合和水解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巧,S)-型II'和(S,S)-型 II,利用该非对映异构体酸与手性的R-苯乙胺成盐速度的差别,成功地将非对映异构体进 行了有效成盐拆分分离,成盐后加入酸,将拆分剂去除后得到所需要构型的(S,S)-型化合 物II。母液加入碱回流后,又可W将非需要的构型再次转变成非对映异构体原料,循环利 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S-1-赃晚-2-簇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骤:阳010] 第一步、2-(3, 4, 5-S甲氧苯基)下酸I与1-1.2当量s-赃晚-2-甲酸甲醋在 1-1. 2当量2-氯-1-甲基舰代化晚存在下,二氯甲烧或1,2-二氯乙烧中发生缩合反应,水 洗,有机层加入1. 2-2. 0当量无机碱水解得到非对映异构体化巧-型II和化巧-型II'混 合物,收率72-74% ; W11] 第二步、在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巧,S)-型II'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醋,控 制溫度在20-30°C下,保持均匀速度滴加0. 48-0. 52当量R-a-苯乙胺的乙酸乙醋溶液,滴 加结束后,保溫继续反应1-2小时,过滤得到固体III,滤液用于下一步反应中,将固体III加 入盐酸和乙酸乙醋后,揽拌溶解分层,有机层旋干得到(S,S)-型产物II,收率39-42% ; 第=步、将第二步中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干后,加入四氨巧喃和有机碱回流反应2-5 小时,降溫,10-15%盐酸中和后,分出有机层蒸干再次得到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 化巧-型II',收率82-87%,化巧-型II和化巧型II'作为第二步中的原料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加入的无机碱选自氨氧化裡、氨氧化钢或氨 氧化钟。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在分层后水相中加入氨氧化钢或氨氧化钟 后,分层乙酸乙醋萃取蒸干后又可得到R-a-苯乙胺,作为第二步中的拆分试剂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步有机碱选自二异丙基氨基裡、叔下醇钟或 2, 2, 6, 6-四甲基赃晚裡。 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了廉价易得的R-a-苯乙胺替换了价格昂贵的(-)-辛克尼定,同 时将拆分步骤后移,拆分后利用成盐后可W将产物进一步提纯的优势避免了柱层析纯化,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操作合成效率。 拆分后非需要构型的异构体还可W通过加碱进一步转化为原料再次进行循环拆 分,同时拆分剂也可W经过简单的碱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整个工艺更加经济适用,绿色环 保,可W有效实现百克W上规模的合成。【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巧,S)-型II'混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内依次加入2-化4,5-S甲氧苯基)下酸1(12. 7克,0.05 摩尔)、S-赃晚-2-甲酸甲醋(8. 6克,0.06摩尔)和2-氯-1-甲基舰代化晚(15. 3克, 0.06摩尔),随后再加入二氯甲烧220毫升,室溫揽拌反应16小时。缩合结束后,120毫升 水洗两次,有机层加入约1. 5当量1M氨氧化钟调PH为14,室溫揽拌反应,水解结束后,滴 加8 %盐酸水溶液调PH= 3-4,分层,二氯甲烧层蒸馈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 巧,S)-型II'混合物14. 2克,HNMR换算收率72% ; 阳0巧 (S,巧-型II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内加入上述第一步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巧,S)-型 II'混合物14. 2克和80毫升乙酸乙醋,控制溫度在20-30°C下,保持均匀速度滴加R-a-苯 乙胺(2.1克,0.48当量)的乙酸乙醋(20毫升)溶液,滴加结束后,保溫继续反应2小时, 过滤得到固体III,滤液蒸干后用于外消旋化,将固体III加入10%盐酸水溶液和150毫升乙 酸乙醋,揽拌30分钟,此过程中固体很快溶解,静置分层,有机层旋干得到5. 5克类白色固 体(S,巧-型II,HNMR(CDC13, 400MHz) : 6. 43(S,2H),5. 36 化 1H),3. 58-3. 82 (m, 11H),2. 85 (m, 1H),2. 26 (m, 1H),2. 08 (m, 1H),1. 61-1. 75 (m, 4H),1. 39 (m, 2H),0. 87-0. 94 (m, 3H);收率 42%,烙点:172-174°C。 (R,巧-型II'构型的外消旋化: 阳0巧]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内依次加入第二步蒸干的滤液、180毫升无水四氨巧喃 和2. 5当量叔下醇钟回流反应2小时,降至室溫,采用10 %盐酸调节PH= 3-4,分出有机 层,饱和食盐水洗涂两次,减压蒸干溶剂后再次得到6. 6克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 化巧-型II',收率85 %,化巧-型II和化巧-型II'作为第二步中的原料可W循环利用。 实施例2 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和巧,S)-型II'混合物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内依次加入2-化4,5-S甲氧苯基)下酸1(12. 7克,0.05 摩尔)、S-赃晚-2-甲酸甲醋(8. 6克,0.06摩尔)和2-氯-1-甲基舰代化晚(15. 3克,0.06 摩尔),随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烧220毫升,室溫揽拌反应16小时。缩合结束后,120毫升 水洗两次,有机层加入约1. 5当量1M氨氧化钢调PH为14,室溫揽拌反应,水解结束后,滴加 8%盐酸水溶液调PH= 3-4,分层,1,2-二氯乙烧层蒸馈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S,S)-型II 和巧,S)-型II'混合物13. 8克,HNMR换算收率74% ; (S,巧-型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S‑1‑[(S)‑2‑(3,4,5‑三甲氧苯基)丁酰基]哌啶‑2‑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2‑(3,4,5‑三甲氧苯基)丁酸I与1‑1.2当量S‑哌啶‑2‑甲酸甲酯,在1‑1.2当量2‑氯‑1‑甲基碘代吡啶存在下,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中发生缩合反应,水洗,有机层加入1.2‑2.0当量无机碱水解得到非对映异构体(S,S)‑型Ⅱ和(R,S)‑型Ⅱ’混合物,收率72‑74%;第二步、在非对映异构体(S,S)‑型Ⅱ和(R,S)‑型Ⅱ’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控制温度在20‑30℃下,保持均匀速度滴加0.48‑0.52当量R‑α‑苯乙胺的乙酸乙酯溶液,滴加结束后,保温继续反应1‑2小时,过滤得到固体Ⅲ,滤液用于下一步反应中,将固体Ⅲ加入盐酸和乙酸乙酯后,搅拌溶解分层,有机层旋干得到(S,S)‑型Ⅱ,收率39‑42%;第三步、将第二步中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干后,加入四氢呋喃和有机碱回流反应2‑5小时,降温,10‑15%盐酸中和后,分出有机层蒸干再次得到非对映异构体(S,S)‑型Ⅱ和(R,S)‑型Ⅱ’,收率82‑87%,(S,S)‑型Ⅱ和(R,S)‑型Ⅱ’作为第二步中的原料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曾赛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晋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