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福政专利>正文

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15463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包括本体,设置有跷板,跷板和本体之间有连接点,跷板能以连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跷板和本体之间有复位簧;跷板前端有拨弹片,拨弹片和跷板之间有弹性元件;本体后端有曲面体总成,曲面体总成的曲面能施力于跷板后端,使跷板围绕连接点转动;曲面体总成和本体之间有复位弹簧;本体内有送弹通道,拨弹片伸入到送弹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弹带送入本体内后,利用曲面体驱动跷板来回转动进行全自动送弹操作,代替了原有的逐个手动装填的方式,无需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准、连续作业稳定可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钉装置。
技术介绍
射钉器是利用击针击发射钉弹,射钉弹内产生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作为动力,使打顶杆运动并将射钉打入建筑体的工具。现有的射钉器,其击发装置原理是:击针通过运动打击射钉弹底壳,使射钉弹爆炸产生推力,推动打钉杆击打射钉,将射钉射入基体,完成作业任务。现有的射钉器使用的射钉弹,大多数是使用单发装填的方式:即手动装填一发射钉弹,击发,退壳,再装填一发。这样的装填方式,速度慢、效率低、时间长、装填动作繁琐。为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利用弹带进行连续供弹的结构,如“射钉器自动连续送弹装置”(专利号:CN201020524671.5),这些装置在实践中存在着动作稳定性差、结构复杂导致部件制造、装配精度过高、成本居高不下等缺点,所以一直未能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稳定可靠的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是:设置有跷板,跷板和本体之间有连接点,跷板能以连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跷板和本体之间有复位簧;跷板前端有拨弹片,拨弹片和跷板之间有弹性元件;本体后端有曲面体总成,曲面体总成的曲面能施力于跷板后端,使跷板围绕连接点转动;曲面体总成和本体之间有复位弹簧;本体内有送弹通道,拨弹片伸入到送弹通道内。优化的:送弹通道内有定位球,定位球后有定位簧。优化的:所述的连接点采用的连接方式为销连接或铆钉连接;拨弹片和跷板之间采用销连接的方式。优化的:所述的复位簧内有导向柱。优化的:在跷板后端设置有滚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弹带送入本体内后,利用曲面体驱动跷板来回转动进行全自动送弹操作,代替了原有的逐个手动装填的方式,无需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准、连续作业稳定可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优点。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弹带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在图中:1是本体,2是跷板,3是连接销,4是复位簧,5是拨弹片,6是簧片(弹性元件),7为送弹通道,8为定位球,9为定位簧,10为销,11为导向柱,12为弹带,13为拨槽,14为射钉弹,15为弹膛体,16为曲面体总成,17为滚轮,18为复位弹簧。使用时,弹带12上安装了若干射钉弹14,将其送入送弹通道7内,最上端的射钉弹14位于击发位置,此时,两端定位球8卡入对应位置的拨槽13内,实现定位。此时,拨弹片5也卡在自身对应位置的拨槽13内,并在簧片6的作用下,将拨弹片5压紧在拨槽13的底部。此时,曲面体总成16位于后末位,其曲面的大径接触滚轮17,使跷板2的前端处于上位、后端处于下位,此时复位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用力压曲面体总成16后端,使曲面体总成16克服复位弹簧18向前移动,弹膛体15同时向后运动,将击发位置的射钉弹14笼罩,本体I进行击发、射钉。曲面体总成16向前移动过程中,和滚轮17接触的径部逐渐变小,在复位簧4的作用下,跷板2会围绕着连接销3逆时针转动:跷板2的前端逐渐下移、后端逐渐上移。跷板2的前端带动拨弹片5向下移动,拨弹片5下移时,两个相邻拨槽13之间的凸出部位会对拨弹片5有压力作用,这个压力会让拨弹片5压缩簧片6 (拨弹片5和跷板2之间有簧片6),直到拨弹片5跨越了整个凸出部位后,落入到下一个拨槽13内,此时,簧片6会再次将拨弹片5压迫在拨槽13内。射钉动作完毕以后,释放对曲面体总成16的压力,曲面体总成16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同时弹膛体15向前运动,以让出位置,便于弹带12的移动),曲面体总成16和滚轮17接触的径部逐渐变大,跷板2会围绕着连接销3顺时针转动:跷板2的前端逐渐上移、后端逐渐下移。跷板2的前端带动拨弹片5向上移动,拨弹片5向上运动过程中,就会拨动拨槽13 (之前已经描述,拨弹片5已经被压在拨槽13内),使弹带12整体上升,弹带12上升过程中,使定位球8和定位簧9退缩,直到下一个拨槽13就位,定位球8再次前凸,完成了下一发射钉弹14的就位过程。以上为一个工作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曲面体总成16轴向移动时径部尺寸的变化,使跷板2实现转动,从而全自动的完成拨弹片5对弹带12的拨动和复位的循环动作,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主权项】1.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是: 设置有跷板,跷板和本体之间有连接点,跷板能以连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 跷板和本体之间有复位簧; 跷板前端有拨弹片,拨弹片和跷板之间有弹性元件; 本体后端有曲面体总成,曲面体总成的曲面能施力于跷板后端,使跷板围绕连接点转动;曲面体总成和本体之间有复位弹簧; 本体内有送弹通道,拨弹片伸入到送弹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其特征是:送弹通道内有定位球,定位球后有定位簧。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点采用的连接方式为销连接或铆钉连接;拨弹片和跷板之间采用销连接的方式。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簧内有导向柱。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其特征是:在跷板后端设置有滚轮。【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包括本体,设置有跷板,跷板和本体之间有连接点,跷板能以连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跷板和本体之间有复位簧;跷板前端有拨弹片,拨弹片和跷板之间有弹性元件;本体后端有曲面体总成,曲面体总成的曲面能施力于跷板后端,使跷板围绕连接点转动;曲面体总成和本体之间有复位弹簧;本体内有送弹通道,拨弹片伸入到送弹通道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弹带送入本体内后,利用曲面体驱动跷板来回转动进行全自动送弹操作,代替了原有的逐个手动装填的方式,无需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准、连续作业稳定可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优点。【IPC分类】B25C1/18【公开号】CN105196253【申请号】CN201510666173【专利技术人】方福政 【申请人】方福政, 杨余【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射钉器全自动送弹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是:设置有跷板,跷板和本体之间有连接点,跷板能以连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跷板和本体之间有复位簧;跷板前端有拨弹片,拨弹片和跷板之间有弹性元件;本体后端有曲面体总成,曲面体总成的曲面能施力于跷板后端,使跷板围绕连接点转动;曲面体总成和本体之间有复位弹簧;本体内有送弹通道,拨弹片伸入到送弹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福政
申请(专利权)人:方福政杨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