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阀,包括阀帽、阀体、阀座,阀体上设置有呼出管、吸入管,阀体设置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一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阀帽上的第一导向筒中,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中,所述第二导向筒位于吸入管内,第一阀盘与第一阀孔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凸台上的第一橡胶圈,第一阀盘上有与第一橡胶圈实配的凹槽,第二阀盘与第一阀盘同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阀盘、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固定在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的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适配,增强接触处的密封效果,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上的孔可避免困气,保证第一阀盘、第二阀片运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阀。
技术介绍
呼吸阀是维护储罐气压平衡,减少介质挥发的安全节能产品,呼吸阀充分利用储罐本身的承压能力来减少介质排放,其原理是利用正负压阀盘的重量来控制储罐的排气正压和吸气负压;当往罐外抽出介质,使罐内上部气体空间的压力下降,达到呼吸阀的操作负压时,罐外的大气将顶开呼吸阀的负压阀盘顶开,使外界气体进入罐内,使罐内的压力不再继续下降,让罐内与罐外的气压平衡,来保护储罐的安全装置。呼吸阀的工作原理是当往罐内补充介质,使罐内上部气体空间的压力升高,达到呼吸阀的操作正压时,压力阀被顶开,气体从呼吸阀呼出口逸出,使罐内压力不在继续增高;罐外的大气将顶开呼吸阀的负压阀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呼吸阀,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阀盘运动灵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呼吸阀,包括阀帽、阀体、阀座,阀体上设置有呼出管、吸入管,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阀孔连通阀体内部与呼出管,第二阀孔连通阀体内部与吸入管,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一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阀帽上的第一导向筒中,当连接在设备上的阀体内部压力增大时,第一阀盘被顶起,导向杆沿第一导向筒上下移动;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中,当设备内部压力减小时,气压差形成的力从第二阀盘下方顶起第二阀盘,第二阀盘沿第二导向筒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导向筒位于吸入管内;第一阀盘与第一阀孔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圈,第一橡胶圈固定在第一阀孔的凸台上,第一阀盘上有与第一橡胶圈实配的凹槽,同理,第二阀盘与第二阀孔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圈,第二橡胶圈固定在第二阀孔的凸台上,第二阀盘上有与第二橡胶圈实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上设置有孔。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上的孔可防止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内困气,影响第一阀盘、第二阀阀盘的运动。所述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或椭圆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阀盘、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固定在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的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适配,增强接触处的密封效果,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上的孔可避免困气,保证第一阀盘、第二阀片运动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阀盘与第一阀孔的连接处示意图。图中:1、阀帽;2、孔;3、第一导向筒;4、阀体;5、第一橡胶圈;6、第一阀盘;6a、凹槽;6b、导向杆;7、呼出管;8、第二阀盘;9、第二橡胶圈;10、吸入管;11、第二导向筒;12、阀座;13、第二阀孔;14、第一阀孔;14a、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阀盘与第一阀孔的连接处示意图。所述一种呼吸阀,包括阀帽1、阀体4、阀座12,阀体4上设置有呼出管7、吸入管10,所述阀体4设置有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第一阀孔14连通阀体4内部与呼出管7,第二阀孔13连通阀体4内部与吸入管10,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6、第二阀盘8 ;第一阀盘6上设置有导向杆6b,导向杆6b插在阀帽I上的第一导向筒3中,当连接在设备上的阀体4内部压力增大时,第一阀盘6被顶起,导向杆6b沿第一导向筒3上下移动;第二阀盘8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11中,当设备内部压力减小时,气压差形成的力从第二阀盘8下方顶起第二阀盘8,第二阀盘8沿第二导向筒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导向筒11位于吸入管10内;第一阀盘6与第一阀孔14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圈5,第一橡胶圈5固定在第一阀孔14的凸台14a上,第一阀盘6上有与第一橡胶圈5实配的凹槽6a,同理,第二阀盘8与第二阀孔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圈9,第二橡胶圈9固定在第二阀孔13的凸台上,第二阀盘8上有与第二橡胶圈9实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筒3、第二导向筒11上设置有孔2。第一导向筒3、第二导向筒11上的孔3可防止第一导向筒3、第二导向筒11内困气,影响第一阀盘6、第二阀阀盘8的运动。所述第一橡胶圈5、第二橡胶圈9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或椭圆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呼吸阀,包括阀帽(I)、阀体(4)、阀座(12),阀体(4)上设置有呼出管(7)、吸入管(10),所述阀体(4)设置有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6)、第二阀盘(8),第一阀盘(6)上设置有导向杆(6b),导向杆(6b)插在阀帽⑴上的第一导向筒(3)中,第二阀盘⑶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筒(11)位于吸入管(10)内,第一阀盘(6)与第一阀孔(14)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圈(5),第一橡胶圈(5)固定在第一阀孔(14)的凸台(14a)上,第一阀盘(6)上有与第一橡胶圈(5)实配的凹槽(6a),第二阀盘⑶与第二阀孔(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圈(9),第二橡胶圈(9)固定在第二阀孔(13)的凸台上,第二阀盘(8)上有与第二橡胶圈(9)实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筒(3)、第二导向筒(11)上设置有孔(2);所述第一橡胶圈(5)、第二橡胶圈(9)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第一橡胶圈(5)、第二橡胶圈(9)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阀,包括阀帽、阀体、阀座,阀体上设置有呼出管、吸入管,阀体设置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一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阀帽上的第一导向筒中,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中,所述第二导向筒位于吸入管内,第一阀盘与第一阀孔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凸台上的第一橡胶圈,第一阀盘上有与第一橡胶圈实配的凹槽,第二阀盘与第一阀盘同理,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阀盘、第二阀盘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固定在第一阀孔、第二阀孔上的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适配,增强接触处的密封效果,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上的孔可避免困气,保证第一阀盘、第二阀片运动灵活。【IPC分类】F16K17/19【公开号】CN204900964【申请号】CN201520197285【专利技术人】罗竞东, 陈伟生, 张嘉楠, 李德尹, 颜炳辉, 李嘉平 【申请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4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呼吸阀,包括阀帽(1)、阀体(4)、阀座(12),阀体(4)上设置有呼出管(7)、吸入管(10),所述阀体(4)设置有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第一阀孔(14)、第二阀孔(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盘(6)、第二阀盘(8),第一阀盘(6)上设置有导向杆(6b),导向杆(6b)插在阀帽(1)上的第一导向筒(3)中,第二阀盘(8)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在第二导向筒(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筒(11)位于吸入管(10)内,第一阀盘(6)与第一阀孔(14)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圈(5),第一橡胶圈(5)固定在第一阀孔(14)的凸台(14a)上,第一阀盘(6)上有与第一橡胶圈(5)实配的凹槽(6a),第二阀盘(8)与第二阀孔(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圈(9),第二橡胶圈(9)固定在第二阀孔(13)的凸台上,第二阀盘(8)上有与第二橡胶圈(9)实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筒(3)、第二导向筒(11)上设置有孔(2);所述第一橡胶圈(5)、第二橡胶圈(9)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第一橡胶圈(5)、第二橡胶圈(9)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竞东,陈伟生,张嘉楠,李德尹,颜炳辉,李嘉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