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8289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有颈部(16)的中空本体(12)的输送装置(10),颈部具有竖直朝向的内壁(24)和上边部(20),输送装置(10)具有抓取部件(50),用于通过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12),抓取部件安装在操纵杆(32)的下端部且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操纵杆(32)能竖直活动地安装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能径向活动地安装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在收起位置,抓取部件(50)自上而下竖直引入颈部(16)内但不接触内壁(24),在展开位置,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并且,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由操纵杆(32)竖直向下从高位向低位的移动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设有颈部的中空本体的输送装置,所述颈部具有竖直朝向的圆柱形内壁和沿圆周限定用于通到所述中空本体内部的开口的上边部,所述输送装置至少具有通过与颈部内壁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的抓取部件,抓取部件安装于操纵杆的下自由端部,移动连接于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竖直活动:-高位,在该高位,抓取部件通过操纵杆向上收起,以便允许径向引入中空本体的颈部到相对于输送装置的抓取部件的确定的参考位置,以及-低位,在该低位,抓取部件与颈部内壁径向配合,以确保抓取中空本体。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输送装置,其具有抓取部件,抓取部件用于抓取设有颈部的中空本体,特别是用于抓取热塑性材料制的中空本体,例如预成型坯或容器(细颈瓶、烧瓶、壶等)。为了通过颈部抓取这种中空本体,尤其要区分两种抓取部件:一方面是主要与颈部外部配合的抓取部件,另一方面是仅与中空本体的颈部内部配合的抓取部件。根据这种区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抓取部件是第二种,即通过与颈部的仅圆柱形内壁配合而由颈部内部抓持中空本体的抓取部件,颈部外部自由而不被抓持。由于颈部外部保持自由而不被抓持,因而第二种抓取部件尤其允许用其他抓取部件抓取颈部,尤其是出于输送中空本体的目的。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这类其他抓取部件例如是夹钳,夹钳的夹爪与颈部外部配合,尤其是与外螺纹或环形沟槽配合,这视颈部类型而定。夹爪例如被接纳在颈部的与径向环箍相邻的环形沟槽中,所述环形沟槽已知用于以后在成品容器封口之后接纳安全环。文献WO-00/48819描述了具有第一种抓取部件的一种输送装置示例,将参考该文献以了解更多的细节。与根据第一种的输送装置相比,用第二种装置的抓取部件由颈部内部抓取中空本体往往更难实施。另外,颈部内壁光滑,从而限制了与抓取部件配合的可能性。遇到的问题之一仍然是源于抓取部件与内壁摩擦配合的抓取可靠性问题。根据现有技术的抓取部件尤其对中空本体的颈部内径方面存在的尺寸允差非常敏感。文献EP-1880825描述了一种中空本体输送装置示例,其具有适于确保由颈部内部抓取中空本体的第二种抓取部件。抓取部件具有滚珠,滚珠用于与内壁相配合,由可弹性变形环径向向外推压,所述环径向插置在中间芯与布置在周边的滚珠之间。在该文献中,抓取部件在自由状态、在被引入颈部内之前具有大于颈部内径的外径。抓取部件布置在操纵杆的下端部,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安装成能在高位和低位之间竖直活动。使操纵杆向颈部下行以将抓取部件压配于颈部中来实现抓取,与颈部的接触推压滚珠,滚珠则致使所述环产生弹性变形。升高操纵杆,利用排出器对预成型坯颈部的边部(或颈口)施加反向推力以使所述抓取部件脱离颈部,来进行释放。尤其是由于往往不同的供给源和预成型坯注塑工艺——其中包括有时对于同一种容器的制造,因而颈部的内径其实常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这种很大的可变性特别是在抓取颈部(该工序也称为“装载”工序)时会导致问题。有利地,根据该文献的抓取部件可借助于滚珠的使用而提高可靠性,在抓取部件引入颈部内(或从颈部中抽出)时,所述滚珠限制摩擦力。但是,即便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已大为提高对颈部内径变化的容限,但这些容限有时仍然不够,因此,尤其是在抓取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的抓取部件的运行情况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在利用预成型坯制造容器的设备中,这些问题的经济后果特别重大(废品、炉中加热部件损坏、干扰制造设备甚至引起制造设备停产等),因而还一直在探寻用以增大抓取部件适应中空本体颈部内径变化的容限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提出一种中空本体输送装置,其抓取部件对颈部内径变化具有更大的容限,同时保持根据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运行的快速性和简便性的所有优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前述类型的输送设有颈部的中空本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径向活动:-收起位置,在该收起位置,抓取部件自上而下竖直引入颈部内,但不接触内壁,以及-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抓取部件与颈部内壁配合,其特征还在于,抓取部件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通过操纵杆从高位向低位向下竖直移动加以控制。有利地,控制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改变位置的操纵杆移动的方向,与抓取部件从高位向低位即竖直向下引入颈部内的方向相同。为了抓取,循着操纵杆从高位向低位的相同的竖直移动,进行引入抓取部件和控制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相反为了释放,循着操纵杆的相同的向上竖直移动,实现从颈部抽出抓取部件和控制抓取部件从展开位置向收起位置的位置变化。借助于通过操纵杆移动对抓取部件的位置变化的控制,抓取部件在被引入颈部内时处于收起位置,在该收起位置,所述抓取部件的外径小于预成型坯颈部的内径。因此,有利地,抓取部件引入颈部内不费力且不接触内壁进行。比较而言,在现有技术中,在源于操纵杆下降的整个引入行程的期间,抓取部件接触内壁。实际上,颈部抵抗可弹性变形的环的作用,推压滚珠,以引起外径减小,因为该外径起初大于颈部内径。在现有技术EP-1880825的运行中,环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第一种情况(“窄小颈部”),由于颈部的内径和关于该颈部的允差的缘故,环的变形可能不足以使抓取部件能完全竖直引入颈部内。这种颈部抓取缺陷可能具有不同的后果。首先,这种缺陷导致预成型坯不正确定位,预成型坯的轴线没有竖直延伸,而是以一定倾角延伸,这尤其是因为不存在底座止动件与颈部边部的配合以及滚珠与内壁的滚动接触。在装备于炉的独立预成型坯输送装置的情况下,这样倾斜的预成型坯的本体则会因与加热部件例如红外灯接触而引起损坏。其次,即使预成型坯竖直延伸,但颈部的竖直位置此时相对于用于抓取颈部的抓取部件来说也不正确,或者对于前述在炉中的应用例子来说,这引起颈部相对于冷却部件和/或颈部保护部件不正确定位,对本体相对于炉的加热部件而言同样如此。根据第二种情况(“宽大颈部”),如果由于颈部的内径和关于该颈部的允差的缘故,环的变形不足,那么,滚珠对颈部内壁施加的作用力可能也不足。这种颈部抓取缺陷则可能也具有不同的后果。例如,仍以使输送装置应用于炉的前述实施例为例,在滚珠与内壁之间滑移的情况下,那么,在对预成型坯的本体进行热调节时驱动预成型坯自转可能受到干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有利地解决了使用根据现有技术EP-1880825的装置有时遇到的这些问题,但同时保持了其运行特性,特别是用于抓取颈部的快速性和简单性。实际上,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抓取部件的位置变化的控制,在操纵杆朝颈部方向的竖直移动结束时同时获得。操纵杆朝颈部方向仅同一次移动即可实现自动抓取。有利地,在抓取部件向上竖直收起之后,中空本体和输送装置可相对于彼此相对定位,以使中空本体处于确定的参考位置,在该参考位置,颈部沿输送装置的主轴线相对抓取部件竖直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抓取部件由操纵杆有选择地控制,以处于收回位置和展开位置其中之一,通过操纵杆向下竖直移动控制抓取部件向其展开位置移动。有利地,“颈部在上”定向的中空本体的释放仅在重力作用下获得,实际上,操纵杆的升高控制抓取部件向收起位置返回,从而释放中空本体,直到中空本体通过其颈部被悬置。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设有颈部(16)的中空本体(12),所述颈部具有上边部(20)和竖直朝向的内壁(24),上边部沿圆周限定通到中空本体(12)内部的开口(22),所述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用于通过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12)的抓取部件(50),抓取部件安装于操纵杆(32)的下自由端部,抓取部件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所述操纵杆(32)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竖直活动:-高位,在该高位,抓取部件(50)通过操纵杆(32)向上收起,以便允许将中空本体(12)的颈部(16)径向引到相对于输送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的确定的参考位置,以及-低位,在该低位,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径向配合,以确保抓取中空本体(12),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径向活动:-收起位置,在该收起位置,抓取部件(50)自上而下竖直被引入颈部(16)内,但不接触内壁(24),以及-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并且,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通过操纵杆(32)从高位向低位向下竖直移动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07 FR 13520541.一种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设有颈部(16)的中空本体(12),所述颈部具有上边部(20)和竖直朝向的内壁(24),上边部沿圆周限定通到中空本体(12)内部的开口(22),所述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用于通过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12)的抓取部件(50),抓取部件安装于操纵杆(32)的下自由端部,抓取部件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所述操纵杆(32)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竖直活动:-高位,在该高位,抓取部件(50)通过操纵杆(32)向上收起,以便允许将中空本体(12)的颈部(16)径向引到相对于输送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的确定的参考位置,以及-低位,在该低位,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径向配合,以确保抓取中空本体(12),其中,抓取部件(50)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径向活动:-收起位置,在该收起位置,抓取部件(50)自上而下竖直被引入颈部(16)内,但不接触内壁(24),以及-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通过操纵杆(32)从高位向低位向下竖直移动来控制;并且,输送装置(10)具有中间件(60)和中间复位机构(64),所述中间件用于支撑抓取部件(5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并且安装成能相对于操纵杆(32)竖直活动,所述中间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中间件(60)向下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具有本体(30)、至少一个复位机构(42)以及致动部件(40),操纵杆(32)安装成能相对于输送装置的本体竖直活动,复位机构用于使操纵杆(32)向操纵杆的低位竖直复位,致动部件用于致动操纵杆(32)抵抗所述复位机构(42)的作用向操纵杆的高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杆(32)的复位机构(42)和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通过支承元件(66)串联安装;并且,操纵杆(32)的复位机构(42)的重量大于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的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止动部件(70,76),止动部件确定中间件(60)与操纵杆(32)之间的竖直游间行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第一止动部件(70),第一止动部件在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时起作用,以使中间件(6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件(60)具有控制止动件(92),控制止动件能与颈部(16)的上边部(20)配合,以抵抗中间复位机构(64)的作用而引起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上进行相对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能竖直向下对颈部(16)的上边部(20)施加增力。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莫兰J·布朗夏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