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大冲击行程制造容器的方法和模制单元
[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以大冲击行程制造容器的方法和模制单元”、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2月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FR2015/050273、国家申请号201580016550.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吹制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塑料粗坯来制造容器。
技术介绍
[0003]通常,容器具有主体、在主体下端部封闭主体的底部、以及在主体上端部敞开以允许对容器进行灌装和排出的颈部。
[0004]传统的容器制造技术是吹制(可能增加有用滑杆进行的拉伸)。该技术在于:将预先被加热至高于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在PET的情况下约为80℃)的温度的粗坯(即经过了预成型工序的预型件或中间容器)引入模具中,模具配有的壁限定容器模腔;及通过颈部将压力流体、如压力气体(一般是压力空气)注入到粗坯中,以使材料贴靠在模具壁上。
[0005]对于一些应用来说,已知在配有活动模底的模具中成型容器,活动模底能相对于壁在收起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制造方法,用于在模具(4)内部利用塑料制的粗坯(3)制造容器(2),模具配有壁(5)和模底(8),壁限定容器(2)的模腔(6),模底能相对于壁(5)在收起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活动,在收起位置,模底相对于模腔(6)缩退地延伸,在伸出位置,模底封闭模腔(6),容器制造方法包括:-将粗坯(3)引入到模具(4)中的工序;-预吹制工序,预吹制工序包括将压力流体以预吹制压力(P1)注入到粗坯(3)中;-吹制工序,吹制工序继预吹制工序之后进行,包括将压力流体以高于预吹制压力(P1)的吹制压力(P2)注入到粗坯(3)中;-冲击工序,冲击工序包括使模底(8)从其收起位置向其伸出位置移动,其中冲击工序在吹制工序之前启动;容器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模底(8)在其收起位置及其伸出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C)严格地大于2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0毫米;并且,模底(8)的移动速度在整个冲击的期间基本上不变以限制夹挤危险。2.一种利用塑料制的粗坯(3)制造容器(2)的模制单元(1),模制单元(1)具有:-模具(4),模具配有壁(5)和模底(8),壁限定容器(2)的模腔(6),模底能相对于壁(5)在收起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活动,在收起位置,模底相对于模腔(6)缩退地延伸,在伸出位置,模底封闭模腔(6),-行程终点下挡块(23),行程终点下挡块限定模底(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