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900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1:45
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包括直流电源E、电感L1、L2、L3,电容C1、C2、Cs1、Cs2,开关管S1、S2、S3和负载;S1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和L3的一端,源极连接S2的漏极、Cs1的一端和L1的一端;S2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负极和Cs1的另一端;L1的另一端连接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连接C2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C2的另一端连接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连接L3的另一端、S3的漏极和Cs2的一端;S3的源极连接Cs2的另一端、负载的另一端、S2的源极和直流电源E的负极。该逆变电路可实现多频率的输出,可应用于需要多输出的逆变场合,从而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
技术介绍
逆变电路是指能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或者类似于直流电源的能量源,比如交流电经过整流后产生的近似于直流的电)转变成交流电的电路,逆变电路可用于构成各种交流电源,交流电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光伏发电系统等电力电子装置中都使用了逆变装置,因此逆变电路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某些特殊零部件,比如齿轮、航空发动机部件等表面不平整,只用单一频率的感应加热电源,往往达不到给整个零件淬火的效果。目前,通常采用两套以上的感应加热电源来分别实现两种或者多种频率的输出,如图1所示,但是这样增加了成本。有文献提出使用选频网络电路来获得特定频率的功率输出,如图2所示,但是其效率很低,低效率导致了其高损耗和相关部件寿命的减小,因此大大限制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该逆变电路可实现多频率的输出,应用于齿轮、航空发动机部件淬火等多频率输出的场合,可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高成本问题和低效率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E、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吸收电容Csl、第二吸收电容Cs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负载Load ;所述第一开关管S i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一开关管S:的源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 2的漏极、第一吸收电容Csl的一端和第一电感L i的一端;第二开关管S 2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负极和第一吸收电容Csl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的一端,第一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负载Load的一端,第二电容C 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 2的一端,第二电感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 3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S 3的漏极和第二吸收电容C s2的一端;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接第二吸收电容C 32的另一端、负载Load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和直流电源E的负极。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管为IGBT管、MOS管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栅极分别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断开和关闭,实现多频率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可应用于齿轮、航空发动机部件淬火等多频率输出场合,由于本专利技术逆变电路可以输出中频、高频或者是双频,而中频、高频、双频所对应的淬火速率和淬火的深度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套淬火设备的使用范围,从而节省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具有较高的系统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同步双频逆变器的不意图;图2为带有选频网络的双频逆变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频率输出逆变电路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频率逆变电路输出单一中频交流电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频率逆变电路输出单一高频交流电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频率逆变电路输出单一中频交流电的开关信号和负载信号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频率逆变电路输出单一高频交流电的开关信号和负载信号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频率逆变电路输出双频交流电的开关信号和负载信号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如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E、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吸收电容Csl、第二吸收电容Cs2、第一 IGBT管S1、第二 IGBT管S2、第三IGBT管S3和负载Load ;所述第一IGBT管S1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和第三电感L 3的一端,第一 IGBT管S:的源极连接第二 IGBT管S2的漏极、第一吸收电容C sl的一端和第一电感L:的一端;第二 IGBT管S 2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负极和第一吸收电容Csl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 2的一端和负载Load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电感L 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 3的另一端、第三IGBT管&的漏极和第二吸收电容C s2的一端;第三IGBT管S 3的源极连接第二吸收电容Cs2的另一端、负载Load的另一端、第二 IGBT管S 2的源极和直流电源E的负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频率输出逆变电路包括三种工作模式:模式一:输出中频交流电流;模式二:输出高频交流电流;模式三:同时输出高频和中频两种频率的交流电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模式一:始终给第三IGBT管S#断信号,给第一 IGBT管S i和第二 IGBT管S 2带有死区时间的驱动信号,此时,逆变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电路包括直流电源E、第一电感Lp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吸收电容Csl、第二吸收电容Cs2、第一 IGBT 管 S1、第二 IGBT 管 S2和负载 Load。模式一中,根据第一 IGBT管S1和第二 IGBT管S2工作状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1、第一 IGBT管S1导通,第二 IGBT管S2关断,导通时间为T。,在此期间直流电源E、第一 IGBT管S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负载Load构成中频回路。同时还存在另外两条回路,分别为C2、L2, Cs2、负载Load回路和Lp C1, C2, L2, L3, S1回路。1.2、第一 IGBT管S1关断,第二 IGBT管S 2关断,持续时间为T d,在此期间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一吸收电容Cs1、负载Load构成中频回路。同时还存在另外两条回路,分别为 C2、L2, Cs2、负载 Load 回路和 C1, C2, L2, L3、电源 E、Csi回路。1.3、第二 IGBT管S2导通,第一 IGBT管S i关断,持续时间为T。,在此期间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 IGBT管S2、负载Load构成中频回路。同时还存在另外两条回路,分别为C2、L2, Cs2、负载Load回路和Lp C1, C2, L2, L3、直流电源E、第二 IGBT管S2回路。设此时电路运行周期为T,那么存在以下关系:21+2Td= T ;此时中频回路提供给负载中频功率输出,由于串联了低容量的高频电容C2,流经其他两条回路的电流很小,因此其他两条回路几乎不提供功率输出。由于第二 IGBT管S2并联了第一吸收电容C S1,因此Sp&实现了软开关,电路结构如图4,开关信号和负载信号图如图6。模式二:始终给第一 IGBT管S1*断信号,始终给第二 IGBT管S 2导通的驱动信号,给第三IGBT管&正常的驱动信号(方波信号),此时,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当53导通时,S3、电容C2、电感L2、负载Load构成高频回路,另外存在负载Load、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Q、第二 IGBT管S2回路;当S 3关断时,电源E、L3、C2、L2、负载Load构成高频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率输出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E)、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吸收电容(Cs1)、第二吸收电容(Cs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负载(Load);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第一吸收电容(Cs1)的一端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E)的负极和第一吸收电容(Cs1)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负载(Load)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和第二吸收电容(Cs2)的一端;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接第二吸收电容(Cs2)的另一端、负载(Load)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和直流电源(E)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常龙苏阳向勇侯鹏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