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812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包括缸体、主动盖板、被动盖板、活塞杆、活塞、单向阀、装料口、丝堵或阀门,所述主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一端,被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另一端,在主动盖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活塞设置在缸体内部,活塞杆从被动盖板一端伸入缸体,活塞杆伸入缸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单向阀和缸体之间构成动力气源部,在动力气源部侧壁的缸体上设置有装料口,装料口通过丝堵或阀门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动力源的状态下,满足各类气动门及安全控制部件的动力需求,可以争取逃生时间、提高人身安全系数,降低或减少经济损失。结构简单,便于掌握、使用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压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舶、车辆、航空飞行器等坠入水中失去动力源后的自启式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航空、陆路交通或运载工具等坠入水中没有或失去动力源后,其电动或气压传动部件也相继失去作用,各类气动及安全控制部件也随之失控制或无法工作;现有的电力气压或电力液压传动装置满足不了坠水后的需求,传动机构在水中因电源失效,导致因电气控制系统瘫痪影响其机械部件传动能力也相继失去作用,使得落水后的设备和人身安全失去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克服传动机构在水中因电源失效,导致因电气控制系统瘫痪影响其机械部件传动能力也相继失去作用的不足,在不需要外部动力源的情况下,自发启动气压动力,用以满足机械传动的要求;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动力源的状态下,满足各类气动门及安全控制部件的动力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包括缸体、主动盖板、被动盖板、活塞杆、活塞、单向阀、装料口、丝堵或阀门,所述主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一端,被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另一端,在主动盖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活塞设置在缸体内部,活塞杆从被动盖板一端伸入缸体,活塞杆伸入缸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单向阀、主动盖板和缸体之间构成动力气源部,在动力气源部侧壁的缸体上设置有装料口,装料口通过丝堵或阀门密封。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在单向阀的另一侧安装有过滤片。在所述活塞的外圆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安装有密封圈。在所述被动盖板的内圆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安装有密封圈。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的自启方法,通过装料口向动力气源部添加填料,通过丝堵或阀门将装料口密封;当气压动力装置随同交通运载工具坠落水中时,水流通过单向阀进入动力气源部,并与动力气源部内的填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动力气源部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并推动活塞和活塞杆做功,使活塞杆向外输出动力。所述填料为碳化钙、过氧化铷、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能够满足交通或运载工具的设计、使用等相关国家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在不需要外部动力源的情况下,自发启动气压动力,用以满足交通或运载工具的机械传动要求;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动力源的状态下,满足各类气动门及安全控制部件的动力需求,可以为逃生争取有效的时间、提高人身安全系数,降低或减少经济损失。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掌握、使用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装料口3-主动盖板4-被动盖板5-过滤网6-单向阀门7-过滤片8-活塞9-密封圈10-活塞杆11-螺母12-丝堵或阀门13-动力气源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包括缸体1、主动盖板3、被动盖板4、活塞杆10、活塞8、单向阀6、装料口2、丝堵或阀门12,所述主动盖板3固定在缸体1的一端,被动盖板4固定在缸体1的另一端,在主动盖板3上安装有单向阀6,活塞8设置在缸体1内部,活塞杆10从被动盖板4一端伸入缸体1,活塞杆10伸入缸体1的一端通过螺母11与活塞8固定连接;所述活塞8、单向阀6、主动盖板3和缸体1之间构成动力气源部13,在动力气源部13侧壁的缸体1上设置有装料口2,装料口2通过丝堵或阀门12密封。主(被)动盖板3(4)通过螺栓与缸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单向阀6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5,在单向阀6的另一侧安装有过滤片7。在所述活塞8的外圆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安装有密封圈9。在所述被动盖板4的内圆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安装有密封圈9。相关材质与性能指标要求:缸体1、主(被)动盖板3(4)、活塞8、活塞杆10、丝堵或阀门12、单向阀6和过滤网5、过滤片7、装配螺栓、螺母、弹性垫圈等均采用镍铬合金或高强耐腐蚀钢;密封圈11采用耐高压密封圈。活塞8与活塞杆11截面比:80-100:1;缸体1内直径:100-300mm;缸体1总长:300-1000mm;活塞杆10长:300-1000mm;活塞8厚度:30-80mm;活塞8直径:99.2-299.2mm;缸体1筒壁允许耐压强度:10-30MPa;活塞杆10工作压强:10-30MPa,行程:120-150mm;自动开启时间:3-5s。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的自启方法,通过装料口2向动力气源部13添加填料,通过丝堵或阀门12将装料口2密封;当气压动力装置随同交通运载工具坠落水中时,水流通过单向阀6进入动力气源部13,并与动力气源部13内的填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动力气源部13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并推动活塞8和活塞杆10做功,使活塞杆10向外输出动力。所述填料为碳化钙、过氧化铷、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两种。单向阀6是水流(气流)只能一个方向流入而不能反向流动的方向控制阀,装料口2在装填填料完毕后封闭好,当气压动力装置随同交通运载工具坠落水中时,在水压的作用下,被动式的通过单向阀6向动力气源部13供水,水与动力气源部13内的填料相互作用产生气体,继而提供气源,由于单向阀6是不可逆的,所以气体剧烈膨胀后便推动活塞8做功,活塞8与活塞杆10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活塞杆10向外部的机械传动件输出动力。实施例1:相关材质与性能指标要求:缸体1、主(被)动盖板3(4)、活塞8、活塞杆10、丝堵或阀门12、单向阀6和过滤网5、过滤片7、装配螺栓、螺母、弹性垫圈等均采用镍铬合金;密封圈9采用耐高压密封圈。活塞8与活塞杆10截面比:80:1;缸体1内直径:100mm;缸体1总长:300mm;活塞杆10长:300mm;活塞8厚度:30mm;活塞8直径:99.2mm;缸体1筒壁允许耐压强度:10MPa;活塞杆10工作压强:10MPa,行程:120mm;自动开启时间:3s。动力气源部13的装料口2处设置螺纹,在动力气源部13中装填1kg的过氧化铷,利用精制丝堵严密封闭装料口2;当水进入动力气源部13后借助与过氧化铷相互作用产生气体,因气体的快速增加且又不能从装料口2、单向阀6溢出,就只能推动活塞8移动,最终实现水下自启的气压传动方式。实施案例2:相关材质与性能指标要求:缸体1、主(被)动盖板3(4)、活塞8、活塞杆10、丝堵或阀门12、单向阀6和过滤网5、过滤片7、装配螺栓、螺母、弹性垫圈等均采用高强耐腐蚀钢;密封圈9采用耐高压密封圈。活塞8与活塞杆10截面比:100:1;缸体1内直径:300mm;缸体1总长:1000mm;活塞杆10长:1000mm;活塞8厚度:80mm;活塞8直径:299.2mm;缸体1筒壁允许耐压强度:30MPa;活塞杆10工作压强:30MPa,行程:150mm;自动开启时间:5s。在动力气源部13的装料口2处安装阀门,在动力气源部13中装填5kg的过氧化钠,利用精制加料阀门严密封闭;当水进入动力气源部13后借助与过氧化钠相互作用产生气体,因气体的快速增加且又不能从装料口2、单向阀6溢出,就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主动盖板、被动盖板、活塞杆、活塞、单向阀、装料口、丝堵或阀门,所述主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一端,被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另一端,在主动盖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活塞设置在缸体内部,活塞杆从被动盖板一端伸入缸体,活塞杆伸入缸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单向阀、主动盖板和缸体之间构成动力气源部,在动力气源部侧壁的缸体上设置有装料口,装料口通过丝堵或阀门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主动盖板、被动盖板、活塞杆、活塞、单向阀、装料口、丝堵或阀门,所述主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一端,被动盖板固定在缸体的另一端,在主动盖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活塞设置在缸体内部,活塞杆从被动盖板一端伸入缸体,活塞杆伸入缸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单向阀、主动盖板和缸体之间构成动力气源部,在动力气源部侧壁的缸体上设置有装料口,装料口通过丝堵或阀门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在单向阀的另一侧安装有过滤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的外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洪彦齐兴洲陈川钢崔瑛琦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