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669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0:27
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包括小车架、起升驱动机构、钢丝绳缠绕系统、小车运行机构和吊具,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卷筒、上滑轮组、下滑轮组、过渡滑轮组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筒组上,另一端绕过下滑轮组、上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最后缠绕在卷筒组上,形成矩形缠绕。有益效果:适用于大起重量核电站起重机小车;降低单个电动机、减速器等所需的驱动容量,降低设备制造和维护成本;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核电站环行起重机和乏燃料容器起重机上,还可用于其他吊运危险载荷需要实现单一故障保护的起重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起重机
,尤其涉及起升机构具备单一故障保护功能的核电站起重机小车。
技术介绍
核电站中的环行起重机等设备吊运的是危险载荷,起重小车的起升机构钢丝绳采用交叉缠绕的方式,当一根钢丝绳断裂时,其余钢丝绳能够可靠、安全的支撑住危险载荷。以图11中的吊具为例,对单排下滑轮组型吊具的交叉缠绕是指一根钢丝绳缠绕吊具1和4区域的滑轮,另外一根钢丝绳缠绕2和3区域的滑轮;或者一根钢丝绳缠绕吊具组1和3区域的滑轮,另外一根钢丝绳缠绕2和4区域的滑轮,这样单独一组钢丝绳对吊具的拉力与吊具下的载荷能够达到平衡,具有单一故障保护功能。以往建设的核电站发电能力为100万千瓦左右,核电站环行起重机起吊的最大危险载荷通常在350t以下,这类起重机的小车起升机构大多采用单卷筒双下绳或双同轴卷筒双下绳形式(以下简称“双下绳形式”),其采用单排下滑轮组型吊具,该形式中采用2根钢丝绳,钢丝绳采用上述传统的交叉缠绕即满足单一故障保护的要求。随着核电站发电能力进一步提高,环行起重机起吊的最大危险载荷达到350t以上,起重小车采用常规的双下绳形式的起升机构会导致钢丝绳直径、卷筒直径、滑轮直径、卷筒扭矩等参数过大,导致单个电动机、减速器等所需的驱动能力过大,这样部件选型的机型过大,存在不经济、不科学的弊端。因此开发一种能满足单一故障保护功能的大起重量用核电站起重小车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双矩形钢丝绳缠绕系统的大起重量用核电站起重小车,满足单一故障保护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包括小车架、起升驱动机构、钢丝绳缠绕系统、小车运行机构和吊具,吊具包括吊钩和支架,吊钩安装在支架的中心处,起升驱动机构为2套,起升驱动机构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起升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架上,吊具安装在小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侧边分为八个起吊位置区域,分别为区域I、区域II、区域III、区域IV、区域V、区域VI、区域VII和区域VIII,其中区域VI、区域I、区域IV和区域VII依次排列为一侧,区域V、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VIII依次排列为另一侧;所述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卷筒、上滑轮组、下滑轮组、过渡滑轮组和钢丝绳,所述卷筒包括卷筒组I和卷筒组II,卷筒组I和卷筒组II分别安装在小车架上,卷筒组I和卷筒组II分别与两套起升驱动机构的减速器相连;所述上滑轮组为8个,过渡滑轮组为2个,上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安装在小车架上,所述下滑轮组为8个,分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架的八个起吊位置区域,所述钢丝绳为两套,钢丝绳缠绕系统为双排下滑轮组交叉缠绕结构,两套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缠绕在卷筒组I和卷筒组II上,另一端缠绕过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后分别缠绕在卷筒组I和卷筒组II上,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的顺序为:先缠绕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一侧的下滑轮组后交叉到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另外一侧的下滑轮组,钢丝绳在下滑轮处导向过渡,具体缠绕顺序为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过区域I、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IV或者区域I、区域II、区域VIII和区域VII的下滑轮组,另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过区域VI、区域V、区域VIII和区域VII或者VI、区域V、区域III和区域IV的下滑轮组,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顺序的连线为矩形。本专利技术所述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8个上滑轮组分别是上滑轮组I、上滑轮组II、上滑轮组III、上滑轮组IV、上滑轮组V、上滑轮组VI、上滑轮组VII、上滑轮组VIII,上滑轮组安装在小车架两侧的与卷筒组I和卷筒组II对应的位置上,其中所述上滑轮组VI、上滑轮组I、上滑轮组IV和上滑轮组VII依次安装在同一侧,上滑轮组V、上滑轮组II、上滑轮组III和上滑轮组VIII依次安装在另一侧,所述8个下滑轮组分别是下滑轮组I、下滑轮组II、下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V、下滑轮组V、下滑轮组VI、下滑轮组VII和下滑轮组VIII,其中下滑轮组VI、下滑轮组I、下滑轮组IV和下滑轮组VII依次安装在吊具支架同一侧的区域I、区域VI、区域IV和区域VII的位置,下滑轮组V、下滑轮组II、下滑轮组III和下滑轮组VIII依次安装在吊具支架另一侧的区域V、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VIII的位置;所述过渡滑轮组包括过渡滑轮组I和过渡滑轮组IV,所述过渡滑轮组I和过渡滑轮组IV安装小车架箱体内两侧与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对应的位置上,过渡滑轮组I在一侧,过渡滑轮组IV在另一侧;所述两套钢丝绳为钢丝绳I和钢丝绳II,钢丝绳在下滑轮组缠绕顺序连线的矩形包括矩形包含方式或矩形交叉方式,所述矩形包含方式为:钢丝绳I的一端缠绕在卷筒组I上,钢丝绳I另一端的缠绕路线依次为下滑轮组I、上滑轮组I、下滑轮组II、上滑轮组II、过渡滑轮组IV、下滑轮组III、上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V和上滑轮组IV,最后钢丝绳I缠绕在卷筒组I上,钢丝绳I在下滑轮组I、下滑轮组II间导向过渡,在下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V间导向过渡,为下导向;钢丝绳II的一端缠绕在卷筒组II上,钢丝绳II另一端的缠绕路线依次为下滑轮组VIII、上滑轮组VIII、下滑轮组VII、上滑轮组VII、过渡滑轮组I、下滑轮组VI、上滑轮组VI、下滑轮组V、上滑轮组V,最后钢丝绳II缠绕在卷筒组II上,钢丝绳II分别在下滑轮组VI、下滑轮组V间导向过渡,在下滑轮组VII、下滑轮组VIII间导向过渡,为下导向;钢丝绳I起吊区域II、区域III、区域I和区域IV的下滑轮组,钢丝绳II起吊区域V、区域VI、区域VII和区域VIII的下滑轮组,钢丝绳I和钢丝绳II在下滑轮组缠绕顺序连线各形成一个“矩形”,其中一个矩形包含在另外一个矩形内;所述矩形交叉方式为:钢丝绳I的一端缠绕在卷筒I上,钢丝绳I另一端的缠绕路线依次为下滑轮组I、上滑轮组I、下滑轮组II、上滑轮组II、过渡滑轮组IV、、下滑轮组VIII、上滑轮组VIII、下滑轮组VII和上滑轮组VII,最后钢丝绳I缠绕在卷筒I上,钢丝绳I在下滑轮组I、下滑轮组II和下滑轮组VII、下滑轮组VIII间导向过渡,为下导向;钢丝绳II的一端缠绕在卷筒II上,钢丝绳II另一端的缠绕路线依次为下滑轮组III、上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V、上滑轮组IV、过渡滑轮组I、下滑轮组VI、上滑轮组VI、下滑轮组V、上滑轮组V,最后钢丝绳II缠绕在卷筒II上,钢丝绳II分别在下滑轮组VI、下滑轮组V间导向和下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V间导向过渡,为下导向,钢丝绳I起吊区域I、区域II、区域VIII和区域VII的下滑轮组,钢丝绳II起吊区域V、区域VI、区域IV和区域III的下滑轮组,钢丝绳I和钢丝绳II在下滑轮组缠绕顺序连线各形成一个“矩形”,其中一个矩形与另外一个矩形交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组I、上滑轮组II、上滑轮组III、上滑轮组IV、上滑轮组V、上滑轮组VI、上滑轮组VII和上滑轮组VIII各滑轮组均由1~8个滑轮组成;所述下滑轮组I、下滑轮组II、下滑轮组III、下滑轮组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

【技术保护点】
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包括小车架(9)、起升驱动机构(10)、钢丝绳缠绕系统(11)、小车运行机构(12)和吊具,吊具包括吊钩和支架(13),吊钩安装在支架(13)的中心处,起升驱动机构(10)为2套,起升驱动机构(10)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起升驱动机构(10)安装在小车架(9)上,吊具安装在小车架(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3)两侧边分为八个起吊位置区域,分别为区域I(1)、区域II(2)、区域III(3)、区域IV(4)、区域V(5)、区域VI(6)、区域VII(7)和区域VIII(8),其中区域VI(6)、区域I(1)、区域IV(4)和区域VII(7)依次排列为一侧,区域V(5)、区域II(2)、区域III(3)和区域VIII(8)依次排列为另一侧;所述钢丝绳缠绕系统(11)包括卷筒、上滑轮组、下滑轮组、过渡滑轮组和钢丝绳,所述卷筒包括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分别安装在小车架(9)上,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分别与两套起升驱动机构(10)的减速器相连;所述上滑轮组为8个,过渡滑轮组为2个,上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安装在小车架(9)上,所述下滑轮组为8个,分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架(13)的八个起吊位置区域,所述钢丝绳为两套,钢丝绳缠绕系统(11)为双排下滑轮组交叉缠绕结构,两套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筒组I(1.1)或卷筒组II(1.2)上,另一端缠绕过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后缠绕在卷筒组II(1.2)或卷筒组I(1.1)上,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的顺序为先缠绕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14)一侧的下滑轮组后交叉到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14)另外一侧的下滑轮组,钢丝绳在下滑轮处导向过渡,具体缠绕顺序为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区域I(1)、区域II(2)、区域III(3)和区域IV(4)或者区域I(1)、区域II(2)、区域VIII(8)和区域VII(7)的下滑轮组,另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区域VI(6)、区域V(5)、区域VIII(8)和区域VII(7)或者VI(6)、区域V(5)、区域III(3)和区域IV(4)的下滑轮组,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顺序的连线为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包括小车架(9)、起升驱动机构(10)、钢丝绳缠绕系统(11)、小车运行机构(12)和吊具,吊具包括吊钩和支架(13),吊钩安装在支架(13)的中心处,起升驱动机构(10)为2套,起升驱动机构(10)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起升驱动机构(10)安装在小车架(9)上,吊具安装在小车架(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3)两侧边分为八个起吊位置区域,分别为区域I(1)、区域II(2)、区域III(3)、区域IV(4)、区域V(5)、区域VI(6)、区域VII(7)和区域VIII(8),其中区域VI(6)、区域I(1)、区域IV(4)和区域VII(7)依次排列为一侧,区域V(5)、区域II(2)、区域III(3)和区域VIII(8)依次排列为另一侧;所述钢丝绳缠绕系统(11)包括卷筒、上滑轮组、下滑轮组、过渡滑轮组和钢丝绳,所述卷筒包括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分别安装在小车架(9)上,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分别与两套起升驱动机构(10)的减速器相连;所述上滑轮组为8个,过渡滑轮组为2个,上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安装在小车架(9)上,所述下滑轮组为8个,分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架(13)的八个起吊位置区域,所述钢丝绳为两套,钢丝绳缠绕系统(11)为双排下滑轮组交叉缠绕结构,两套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缠绕在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上,另一端分别缠绕过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过渡滑轮组后缠绕在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上,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的顺序为先缠绕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14)一侧的下滑轮组后交叉到下滑轮组轴线中垂线(14)另外一侧的下滑轮组,钢丝绳在下滑轮处导向过渡,具体缠绕顺序为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区域I(1)、区域II(2)、区域III(3)和区域IV(4)或者区域I(1)、区域II(2)、区域VIII(8)和区域VII(7)的下滑轮组,另一套钢丝绳依次缠绕区域VI(6)、区域V(5)、区域VIII(8)和区域VII(7)或者VI(6)、区域V(5)、区域III(3)和区域IV(4)的下滑轮组,每套钢丝绳缠绕下滑轮组顺序的连线为矩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矩形钢丝绳下导绳缠绕系统的核电站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8个上滑轮组分别是上滑轮组I(2.1)、上滑轮组II(2.2)、上滑轮组III(2.3)、上滑轮组IV(2.4)、上滑轮组V(2.5)、上滑轮组VI(2.6)、上滑轮组VII(2.7)、上滑轮组VIII(2.8),上滑轮组安装在小车架(9)两侧的与卷筒组I(1.1)和卷筒组II(1.2)对应的位置上,其中所述上滑轮组VI(2.6)、上滑轮组I(2.1)、上滑轮组IV(2.4)和上滑轮组VII(2.7)依次安装在同一侧,上滑轮组V(2.5)、上滑轮组II(2.2)、上滑轮组III(2.3)和上滑轮组VIII(2.8)依次安装在另一侧,所述8个下滑轮组分别是下滑轮组I(3.1)、下滑轮组II(3.2)、下滑轮组III(3.3)、下滑轮组IV(3.4)、下滑轮组V(3.5)、下滑轮组VI(3.6)、下滑轮组VII(3.7)和下滑轮组VIII(3.8),其中下滑轮组VI(3.6)、下滑轮组I(3.1)、下滑轮组IV(3.4)和下滑轮组VII(3.7)依次安装在吊具支架(13)同一侧的区域I(1)、区域VI(6)、区域IV(4)和区域VII(7)的位置,下滑轮组V(3.5)、下滑轮组II(3.2)、下滑轮组III(3.3)和下滑轮组VIII(3.8)依次安装在吊具支架(13)另一侧的区域V(5)、区域II(2)、区域III(3)和区域VIII(8)的位置;所述过渡滑轮组包括过渡滑轮组I(4.1)和过渡滑轮组IV(4.4),所述过渡滑轮组I(4.1)和过渡滑轮组IV(4.4)安装小车架(9)箱体内两侧与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对应的位置上,过渡滑轮组I(4.1)在一侧,过渡滑轮组IV(4.4)在另一侧;所述两套钢丝绳为钢丝绳I(6.1)和钢丝绳II(6.2),钢丝绳在下滑轮组缠绕顺序连线的矩形包括矩形包含方式或矩形交叉方式,所述矩形包含方式为:钢丝绳I(6.1)的一端缠绕在卷筒组I(1.1)上,钢丝绳I(6.1)另一端的缠绕路线依次为下滑轮组I(3.1)、上滑轮组I(2.1)、下滑轮组II(3.2)、上滑轮组II(2.2)、过渡滑轮组IV(4.4)、下滑轮组III(3.3)、上滑轮组III(2.3)、下滑轮组IV(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伟苏冬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