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松平专利>正文

汽车油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443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设于油箱体上的油泵支架、以及设于油箱体上并与油箱体连通的加油口,所述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泵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其结构简单,即使出现汽车爬坡,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的状况,第一筒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筒体内的燃料不会立即跟随油箱体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可以保证油泵正常供油,发动机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也不会因为油箱来回波动引起液位的上下波动从而容易导致燃料驱动模式的来回自动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油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车辆经济性和替代燃料经济性、环保性的关注,汽车制造商和改装市场转向更加经济、环保车辆,以便提高效率和节能环保,所以替代燃料或两用燃料或多种燃料的有效使用,需要对汽车结构作适应性的独特配置。而现有改装或生产的双燃料或多燃料经济环保汽车,其油箱为普通结构,当汽车爬坡时,油箱体与水平面的相对关系会跟随汽车的状态变化而改变,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容易导致油栗无法正常供油,发动机不能稳定工作;同时,因为油箱来回波动引起液位的上下波动从而容易引起燃料驱动模式的来回自动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汽车油箱容易导致油栗无法正常供油,发动机不能稳定工作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油箱结构。—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设于油箱体上的油栗支架、以及设于油箱体上并与油箱体连通的加油口,所述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栗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本技术实施例,其结构简单,在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栗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当油栗放置在第一筒体内时,即使出现汽车爬坡,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的状况,第一筒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筒体内的燃料不会立即跟随油箱体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可以保证油栗正常供油,发动机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也不会因为油箱来回波动引起液位的上下波动从而容易导致燃料驱动模式的来回自动切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油箱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图3为图2的B—B剖示图;图4为图2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所示,一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1、设于油箱体I上的油栗支架2、以及设于油箱体I上并与油箱体I连通的加油口 11,所述油箱体I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栗的第一筒体12,第一筒体12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I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12的底端则与油箱体I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12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I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I相通的连通口 10。本技术实施例,其结构简单,在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栗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当油栗放置在第一筒体内时,即使出现汽车爬坡,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的状况,第一筒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筒体内的燃料不会立即跟随油箱体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可以保证油栗正常供油,发动机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也不会因为油箱来回波动引起液位的上下波动从而容易导致燃料驱动模式的来回自动切换。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体I内部还设有用于放置液位传感器的第二筒体13,第二筒体13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I内部连通,而第二筒体13的底端则与油箱体I的底部连接,且第二筒体13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I底部位置也开设有与油箱体I相通的连通口10。结构简单,即使出现汽车爬坡,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的状况,第二筒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二筒体内的燃料不会立即跟随油箱体的状态变化而改变,使液位传感器不会造成误检,不会引起燃料驱动模式的自动切换。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12位于油栗支架2的正下方。结构简单,汽车油栗可随油栗支架的安装固定直接放置于第一筒体内。更进一步地,所述油栗支架2安装于油箱体I顶部,且该油栗支架2上设有与油箱体I内部连通的供油管路21、回油管路22、以及蒸气管路23。结构简单,油栗支架安装方便。具体地,所述第一筒体12或第二筒体13的高度为油箱体I高度的1/2?4/5。结构简单。又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油箱体I的前侧壁14呈倾斜设计,其与油箱体I底部的夹角a在65?75°之间。结构简单,可与汽车后排座椅实现最佳匹配。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12或第二筒体13的底端焊接于油箱体I底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技术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技术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设于油箱体上的油栗支架、以及设于油箱体上并与油箱体连通的加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栗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体内部还设有用于放置液位传感器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二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二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油栗支架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栗支架安装于油箱体顶部,且该油栗支架上设有与油箱体内部连通的供油管路、回油管路、以及蒸气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高度为油箱体高度的1/2?4/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体的前侧壁呈倾斜设计,其与油箱体底部的夹角a在65?7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底端焊接于油箱体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设于油箱体上的油泵支架、以及设于油箱体上并与油箱体连通的加油口,所述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泵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本技术实施例,其结构简单,即使出现汽车爬坡,使油箱体内的燃料汇集在油箱体的最低处的状况,第一筒体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筒体内的燃料不会立即跟随油箱体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可以保证油泵正常供油,发动机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也不会因为油箱来回波动引起液位的上下波动从而容易导致燃料驱动模式的来回自动切换。【IPC分类】B60K15/077【公开号】CN204801504【申请号】CN201520536511【专利技术人】胡松平, 孙霞林 【申请人】胡松平, 孙霞林【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体、设于油箱体上的油泵支架、以及设于油箱体上并与油箱体连通的加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油泵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顶端呈开口状并与油箱体内部连通,而第一筒体的底端则与油箱体的底部连接,且第一筒体的侧壁上于靠近油箱体底部位置开设有与油箱体相通的连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平孙霞林
申请(专利权)人:胡松平孙霞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