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婴儿车,包括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婴儿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是由车把手、自行车车架、两前车轮、鞍座、脚踏装置和后车轮组成,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的前车架同所述的后车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前车架与婴儿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两卡扣,所述的后车架与婴儿车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搭扣,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所述的婴儿车本体通过所述的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的脚踏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的中部,所述的后车轮设置在后车架的尾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一车多用、安全性好、便于大人同婴儿一起出行、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脚踏式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目前市面上有各种车型,一般I到2岁的婴儿坐的是婴儿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婴儿车的体积与体重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增加了婴儿车在行驶中的稳定性,但体积的增大和体重的增加,从而要求婴儿车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刹车性能以及较方便的携带效果,从而需要对婴儿车做出相应的改进。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形式的儿童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并且现有的婴儿车往往只适用于大人手推式婴儿车,大人推着手推式婴儿车带婴儿去商场购物,是很多全职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离商场近点的还好,离商场远点的,推着手推式婴儿车到商场就要很长时间,也会很累,会导致后来不愿意带婴儿去逛街而把小孩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有一种婴儿车,载上婴儿在马路上可以做脚踏式自行车一样骑着走,在商场或者公园等公共场所可以做手推式婴儿车推着走,就可以解决现在很多妈妈们的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载上婴儿在马路上做脚踏式自行车一样骑着走,又可以在商场或者公园做手推式婴儿车一样载上婴儿推着走的脚踏式婴儿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脚踏式婴儿车,包括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婴儿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是由车把手、自行车车架、两前车轮、鞍座、脚踏装置和后车轮组成,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的前车架同所述的后车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前车架与婴儿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两卡扣,所述的后车架与婴儿车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搭扣,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所述的婴儿车本体通过所述的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的脚踏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的中部,所述的后车轮设置在后车架的尾部。其中,所述的车把手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左刹车装置和右刹车装置,所述的左刹车装置控制所述的后车轮的制动,所述的右刹车装置控制所述的两前车轮的制动。其中,所述的婴儿车本体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其中,所述的婴儿车本体内还设置有安全带。其中,所述的鞍座还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所述的鞍座同所述的脚踏装置通过所述的连接杆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的连接杆还包括一可定位的定位栓。其中,所述的脚踏装置为可收缩型脚踏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种脚踏式婴儿车,由于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婴儿车本体通过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需要转换时可以先把婴儿车本体从自行车本体上卸下来,由于脚踏装置可以收缩,连接鞍座的连接杆也可以伸缩,在需要转换成手推式婴儿车时可以将脚踏装置和连接杆收缩,减小空间,方便转换;由于前车架同后车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需要转换成手推式婴儿车时可以将后车架通过转轴转180度,后车轮放在前面,再将婴儿车本体通过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在脚踏式自行车本体上,完成转换过程,方便快捷;同时,车把手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和婴儿车本体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安全带,增加了脚踏式婴儿车的安全性,确保妈妈带着婴儿外出时的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转换方便、安全性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作为脚踏式婴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作为手推式婴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踏式自行车本体;2、婴儿车本体;3、转轴;4、卡扣;5、搭扣;6、刹车装置;11、车把手;12、自行车车架;13、两前车轮;14、鞍座;15、脚踏装置;16、后车轮;21、红外线感应装置;22、安全带;61、左刹车装置;62、右刹车装置;141、连接杆;142、定位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脚踏式婴儿车,包括脚踏式自行车本体I和婴儿车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I是由车把手11、自行车车架12、两前车轮13、鞍座14、脚踏装置15和后车轮16组成,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2包括前车架121和后车架122,所述的前车架121同所述的后车架122通过转轴3活动连接,所述的前车架121与婴儿车本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两卡扣4,所述的后车架122与婴儿车本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搭扣5,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I和所述的婴儿车本体2通过所述的卡扣4、搭扣5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的脚踏装置15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122的中部,所述的后车轮16设置在后车架122的尾部。本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所示:当脚踏式婴儿车要载上婴儿在马路上做脚踏式自行车一样骑着走时,如图1所示,将婴儿放进婴儿车本体2,系上安全带22,就可以骑着脚踏式婴儿车上路了 ;当在商场或者公园做手推式婴儿车一样载上婴儿推着走的脚踏式婴儿车时,扭松位于连接杆141上的定位栓142,将连接杆141收缩后再扭紧定位栓142,然后将脚踏装置15也收缩起来,如图2所示,脚踏式自行车本体I和婴儿车本体2通过卡扣4、搭扣5进行活动连接,转换时可以先打开卡扣4、搭扣5,把婴儿车本体2从自行车本体上I卸下来;前车架121同后车架122通过转轴3活动连接,在转换成手推式婴儿车时可以将后车架通过转轴转180度,后车轮16放在两前车轮13的前面,再将婴儿车本体2通过卡扣4、搭扣5进行活动连接在脚踏式自行车本体I上,完成转换过程,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脚踏式婴儿车的安全性,所述的车把手11上设置有刹车装置6,如图1所示,所述的刹车装置6包括左刹车装置61和右刹车装置62,所述的左刹车装置61控制所述的后车轮16的制动,所述的右刹车装置62控制所述的两前车轮13的制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婴儿车本体2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装置21,能感应到距离婴儿车本体2有人在50cm内的时候,红外线感应装置21就将信息传送给大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婴儿的安全性,所述的婴儿车本体2内还设置有安全带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鞍座14的伸缩,如图1所示,所述的鞍座14还包括一可伸缩的连接杆141,所述的鞍座14同所述的脚踏装置15通过所述的连接杆141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杆141还包括一可定位的定位栓142,此定位栓142方便了不同身高的使用脚踏式婴儿车,可以根据她们的脚的长短决定连接杆14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作为手推式婴儿车的方便和减小空间,所述的脚踏装置15为可收缩型脚踏装置。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脚踏式婴儿车,包括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婴儿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是由车把手、自行车车架、两前车轮、鞍座、脚踏装置和后车轮组成,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的前车架同所述的后车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前车架与婴儿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两卡扣,所述的后车架与婴儿车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搭扣,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所述的婴儿车本体通过所述的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的脚踏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的中部,所述的后车轮设置在后车架的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式婴儿车,包括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婴儿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是由车把手、自行车车架、两前车轮、鞍座、脚踏装置和后车轮组成,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的前车架同所述的后车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前车架与婴儿车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两卡扣,所述的后车架与婴儿车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搭扣,所述的脚踏式自行车本体和所述的婴儿车本体通过所述的卡扣、搭扣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的脚踏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的中部,所述的后车轮设置在后车架的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栋,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