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764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其包括外壳和快装片;快装片包括第一插片和静触点簧片;第一插片贯穿外壳的第一侧壁,部分置于外壳的腔体中;静触点簧片位于外壳的腔体中,并与第一插片连接;外壳的第一侧壁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静触点簧片的表面相抵接。其通过在继电器的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置固定装置,以提高快装片的强度。由此,即使快装片受到外力的冲击,在固定装置的抵压作用下也不会牵连继电器的静簧片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继电器的动静触点的间隙发生改变的现象。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继电器的快装片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影响继电器的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等性能参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作为一种电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 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通常,现有的继电器的4脚快装片在受到外力 冲击时,会牵连静簧片发生变化,导致快装片与基座铆点结合强度受到破坏,使得继电器的 动静触点的间隙发生改变,如触点间隙(GAP)变大,超行程(FOLLOW)变小,从而影响继电器 的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等性能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继电器的快装片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影响继电器的吸合 电压、释放电压等性能参数的问题,提供一种继电器。 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和快装片; 所述快装片包括第一插片和静触点簧片; 所述第一插片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部分置于所述外壳的腔体中; 所述静触点簧片位于所述外壳的腔体中,并与所述第一插片连接; 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静触点簧片的表面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挡块; 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插片与所述静触点簧片的连接区域处,并与所述第一 插片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的端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块包括第一子挡块和第二子挡块; 所述第一子挡块与所述第二子挡块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插片朝向所述外 壳的第二侧壁的端面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块为注塑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挡块; 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一插片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的端面相对设置,位于所 述第一插片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簧片邻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的边缘开设有凹 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静触点簧片的表面形成过渡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装片还包括第二插片和动触点簧片; 所述第二插片与所述第一插片位置相对错开,并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部分 置于所述外壳的腔体中; 所述动触点簧片连接所述第二插片,并位于所述外壳的腔体中; 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还设置有第三挡块; 所述第三挡块位于所述第二插片与所述动触点簧片的连接区域处,抵接所述动触 点簧片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插片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的端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钉; 所述挡钉设置在所述静触点簧片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的表面上,与所述静触 点簧片的表面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外壳的腔体中,适用于支撑所述静触点簧片;且 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采用铆柱固定连接; 所述铆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640ym。 上述继电器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和快装片。其中,快装片的第一插片贯穿外壳 的第一侧壁后,部分置于外壳的腔体;同时,快装片的静触点簧片位于外壳的腔体中,与第 一插片连接。并且,在继电器的外壳的第一侧壁处设置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静触点簧片 的表面相抵接。从而通过该固定装置将静触点簧片进一步固定。由此,其通过在继电器的 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置固定装置,由固定装置将静簧片固定住。即使继电器的快装片受到 外力的冲击,在固定装置的抵压作用下也不会牵连静簧片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继电器快 装片的强度,也就避免了继电器的动静触点的间隙发生改变的现象。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 继电器快装片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影响继电器的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等性能参数的问题。【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继电器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继电器一具体实施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继电器一具体实施例的外壳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继电器一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 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的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外壳110和快 装片。其中,快装片包括第一插片121和静触点簧片122。第一插片121贯穿外壳110的第 一侧壁111后,部分置于外壳110的腔体中。静触点簧片122位于外壳110的腔体中,并与 第一插片121连接。应当说明的是,快装片还包括静簧片引脚123。静簧片引脚123的一端 与静触点簧片122连接,另一端则由外壳110的腔体中引出。 其中,本技术的继电器的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130, 该固定装置130的一端与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固定连接后,另一端则与位于外壳110 的腔体中的静触点簧片122邻近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的表面相抵接,从而使得该固定 装置130对静触点簧片122进行进一步的固定。由此,当继电器的快装片,尤其是快装片的 第一插片121受到外力冲击发生形变时,在固定装置130的抵压作用下,静触点簧片122也 不会随第一插片121的变化而发生形变。这也就使得继电器的动静触点间隙不会受到任何 影响,从而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继电器快装片受到外力冲击时会 影响继电器的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等性能参数的问题。 作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的一具体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在继电器的外壳110 的第一侧壁111上设置的固定装置130可为挡墙形状。具体的,固定装置130可包括第一 挡块131。该第一挡块131位于第一插片121与静触点簧片122的连接区域处,并与第一插 片121朝向外壳110的第二侧壁112的端面相贴合。 其中,应当指出的是,作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第一插片121与 静触点簧片122的连接区域处具有一定的拐角,该拐角可定义为快装片的第一拐点。通过 设置固定装置130包括第一挡块131,进而将第一挡块131设置在第一插片121与静触点簧 片122连接的拐角处(即设置在快装片的第一拐点处),由第一挡块131抵压住静触点簧 片122并与第一插片121朝向外壳110的第二侧壁112的端面相贴合。如此,当第一插片 121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仅能够保证静触点簧片122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同时还进一步保证 了位于外壳110的腔体中的第一插片121的部分在第一挡块131的挤压下也不会发生任何 形变。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快装片的强度,保证了继电器的动静触点间隙不会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更为具体的,为了进一步节省原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第一挡块131的一种 可实施方式,其具体包括第一子挡块1310和第二子挡块1311。其中,第一子挡块1310与第 二子挡块1311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一插片121朝向外壳110的第二侧壁112的端面的边 缘。 进一步的,第一挡块131可采用各种具有较高硬度的材料进行制备。优选的,第一 挡块131为注塑挡块。通过选用注塑挡块作为第一挡块131,直接通过注塑工艺进行加工制 作即可。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另外,第一挡块131可为长方体形状、圆柱体形状等。通过将长方体或圆柱体形状 的第一挡块131直接镶嵌、焊接或粘接到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上即可实现固定装置130 在外壳110的第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和快装片;所述快装片包括第一插片(121)和静触点簧片(122);所述第一插片(121)贯穿所述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部分置于所述外壳(110)的腔体中;所述静触点簧片(122)位于所述外壳(110)的腔体中,并与所述第一插片(121)连接;所述外壳(110)的第一侧壁(111)设置有固定装置(130);所述固定装置(130)与所述静触点簧片(122)的表面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明崔斌王奎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