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强专利>正文

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17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它包括罐体、进灰管和排气管,所述进灰管和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所述排气管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所述除尘回收装置是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该新型防荡尘水泥罐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可减少水泥灰尘在空气中的飞扬,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施工人员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防止水泥粉尘飞 散的新型防荡尘水泥罐
技术介绍
当向水泥罐内加注散装水泥时,为使水泥罐内与水泥罐外的气压平衡,需要在水泥罐罐体上设置一个排气管或排气孔;但,向水泥罐加注散装水 泥时,尤其是水泥罐内散装水泥超过水泥罐体积一半时,装水泥使水泥罐 内产生的巨大气压将水泥罐内的水泥灰通过排气管吹出,造成水泥罐周围 到处飞散泥灰,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对施工人员也造成了伤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 使用方便、可减少灰尘污染的新型防荡尘水泥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包括罐体、 进灰管和排气管,所述进灰管和所述排气管分別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所 述排气管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所述除尘回收装置是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该新型 防荡尘水泥罐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可减少水泥灰 尘在空气中的飞扬,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施工人员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工作 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冲支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 细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包括罐体1、进灰管3和排气管 2,所述进灰管3和所述排气管2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1顶部;所述排气管2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2延伸至地面,雨水 不会进入水泥灌,又有很好的防潮作用。所述排气管2呈大"S"形状,其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4。将所述进灰管3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部,使进入罐体1的水泥泥灰的 运动方向不直接朝向所述排气管2,避免水泥泥灰直接飞出水泥罐。所述除尘回收装置4是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 -使用时,包在所述排气 管2出口端即可。由所述进灰管3进入水泥罐的水泥直接下落到水泥罐底部,不会直接 从所述排气管2飞出,在加注过程中,即使产生的飞散泥灰进入所述排气 管2,经除尘回收装置4处理,也只能有相当少一部分泥灰能飞散出去,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成本低,极具推广应用价值。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 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包括罐体、进灰管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灰管和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所述排气管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 回收装置是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它包括罐体、进灰管和排气管,所述进灰管和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所述排气管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所述除尘回收装置是具有透气性的编织袋。该新型防荡尘水泥罐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可减少水泥灰尘在空气中的飞扬,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施工人员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文档编号B65D88/00GK201105881SQ20072009218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志强 申请人:李志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荡尘水泥罐,包括罐体、进灰管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灰管和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所述排气管出口端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排气管出口端设置有除尘回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