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4888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及设置在回收罐内的热交换管道,所述回收罐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回收罐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而回收罐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开设在回收罐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其解决了热力除氧器废汽直排造成的热能和水的浪费,回收的水循环利用,回收的热能用于除盐水加热,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及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热量回收

技术介绍
在热电厂热力除氧过程中,由于工艺问题,蒸汽会从除氧器排气孔直排。这部分废蒸汽拥有大量的热量,蒸汽本身也很纯净,直排后不仅浪费热能,也浪费水。给除氧器补充水的除盐水是常温水,在热力除氧工艺中,为了除去除盐水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因此若能将这部分蒸汽回收为冷凝水,同时蒸汽的热能用于给除盐水预热,不仅节约大量的燃料,还可以节约工业用水。这样,锅炉在生产同样多的蒸汽时,就可节约燃料、水及水处理药品。蒸汽回收可以降低工厂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解决了热力除氧器废汽直排造成的热能和水的浪费,回收的水循环利用,回收的热能用于除盐水加热,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及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及设置在回收罐内的热交换管道,所述回收罐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回收罐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而回收罐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 ;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开设在回收罐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进一步,所述回收罐下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冷凝水导流结构,冷凝水导流结构与冷凝水回收出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导流结构包括复数条开设在回收罐下部内侧壁上的导流槽,各导流槽的一端与冷凝水回收出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回收出口内设置有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定位组件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接。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置在冷凝水回收出口内壁上并呈上下分布的两不锈钢网,所述过滤器夹设在两不锈钢网之间。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包括重叠设置的多层过滤吸附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热力除氧器废汽直排造成的热能和水的浪费,回收的水循环利用,回收的热能用于除盐水加热,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及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在回收罐下部的内壁上设置冷凝水导结构,实现对冷凝水的导流,同时在冷凝水回收出口内设置过滤器实现对冷凝水的过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凝水回收出口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1,及设置在回收罐I内的热交换管道2,所述回收罐I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 3,回收罐I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 4,而回收罐I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 5,所述热交换管2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 21及出水口 22,且进水口 21与出水口 22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2的进水口 21及出水口 22开设在回收罐I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具体的说所述废汽进口 5与除氧器(未示出)的排气管连通,实现废气的通入,而热交换管2的进水口 21与除盐水管道(未示出)的出水口连通,其中热交换管2位于回收罐I内,且热交换管2道呈S形状或圆环状盘旋并叠加,且固定在回收罐I内壁上,所述热交换2管道优选为不锈钢管,起到在温度交换冷凝的过程中不会生锈,也提高了热交换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管2呈S形状固定在回收罐I侧壁上,其中热交换管2内通入除去盐水,并从废汽进口通入除氧器的废气,进而气体与热交换管因温度差,冷凝呈水滴并通过冷凝水回收出口 4流出回收罐,进行回收。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回收罐I下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冷凝水导结构,冷凝水导流结构与冷凝水回收出口 4相连通,所述冷凝水导结构包括复数条开设在回收罐下部内侧壁上的导流槽7,各导流槽7的一端与冷凝水回收出口 4相连通;具体的说,所述各导流槽7与冷凝水回收出口 4连通的一端槽宽小于另外一端,从而获得更好的导流效果,同时开设在回收罐I下部内侧壁导流槽7的数量一般为6-8条且均匀的间隔设置,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6条,且每个导流槽7的地面还优选开设一条深度在2cm的流水槽,增加导流量。结合图2所示,前述冷凝水回收出口 4内设置有过滤器8,该过滤器8通过定位组件9与冷凝水回收出口 4连接,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卡置在冷凝水回收出口内壁上并呈上下分布的两不锈钢网,所述过滤器8夹设在两不锈钢网之间,所述过滤器8包括重叠设置的多层过滤吸附层;具体的说,所述过滤器8为现有水过滤体,其通过多层的过滤层实现对水的过滤。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主权项】1.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及设置在回收罐内的热交换管道,所述回收罐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回收罐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而回收罐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 ;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开设在回收罐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罐下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冷凝水导流结构,冷凝水导流结构与冷凝水回收出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导流结构包括复数条开设在回收罐下部内侧壁上的导流槽,各导流槽的一端与冷凝水回收出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出口内设置有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定位组件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置在冷凝水回收出口内壁上并呈上下分布的两不锈钢网,所述过滤器夹设在两不锈钢网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及设置在回收罐内的热交换管道,所述回收罐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回收罐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而回收罐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开设在回收罐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其解决了热力除氧器废汽直排造成的热能和水的浪费,回收的水循环利用,回收的热能用于除盐水加热,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及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益。【IPC分类】F22D1/50【公开号】CN204880085【申请号】CN201520596830【专利技术人】曹维强, 陈武, 陈文 【申请人】福建增晟创新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除氧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罐,及设置在回收罐内的热交换管道,所述回收罐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回收罐下端面开设有冷凝水回收出口,而回收罐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除氧器排气管连通的废汽进口;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为热交换管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除盐水进口及除盐水出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开设在回收罐不同侧面并呈上下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维强陈武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增晟创新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