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05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墨盘、吸料辊、涂覆辊、刮刀装置、清洗装置、储液箱、冷却装置和支撑辊。吸料辊与墨盘连接,涂覆辊与吸料辊连接,刮刀装置与吸料辊和涂覆辊连接,清洗装置、冷却装置与储液箱管道连接,清洗装置设于吸料辊、涂覆辊和刮刀装置的上端,储液箱设于墨盘的下方,冷却装置设于吸料辊和涂覆辊内,支撑辊与涂覆辊连接。其中,清洗装置包括:供液装置、供液管、提液装置、传动装置和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自清理功能,同时采用横向清洗系统,更加效率和清洗效果也更好,同时配合冷却液对各辊进行冷却,保证系统的长时间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凹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凹版印刷机由于油墨的特性,导致经常需要停机进行清理,同时如果增加其他清理设备,会进一步加重机器的负担,导致机器发热量增加,本身其发热量已经很高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影响机器的效率。因此,清理和散热的改进必须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盘、吸料辊、涂覆辊、刮刀装置、清洗装置、储液箱、冷却装置和支撑辊,所述吸料辊与墨盘连接,所述涂覆辊与吸料辊连接,所述刮刀装置与吸料辊和涂覆辊连接,所述清洗装置、冷却装置与储液箱管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设于吸料辊、涂覆辊和刮刀装置的上端,所述储液箱设于墨盘的下方,所述冷却装置设于吸料辊和涂覆辊内,所述支撑辊与涂覆辊连接;其中,清洗装置包括:供液装置、供液管、提液装置、传动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与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液装置设于传动装置上,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与提液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于吸料辊和涂覆辊的上端,所述过滤装置设于供液装置的下端,所述过滤装置与储液箱管道连接。进一步,所述刮刀装置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与吸料辊连接,所述第二刮刀与涂覆棍连接。进一步,所述储液箱包括:箱体、清洗格和冷却格,所述清洗格和冷却格设于箱体内,所述清洗格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格与冷却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栗和冷却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水栗的一端与冷却格连接,所述冷却水栗的另一端与冷却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循环管道与吸料辊和涂覆辊贯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有自清理功能,同时采用横向清洗系统,更加效率和清洗效果也更好,同时配合冷却液对各辊进行冷却,保证系统的长时间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墨盘100、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刮刀装置400、第一刮刀410和第二刮刀420。清洗装置500、供液装置510、供液管520、提液装置530、传动装置540和过滤装置550。储液箱600、箱体610、清洗格620和冷却格630。冷却装置700冷却水栗710和冷却循环管道720和支撑辊8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墨盘100、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刮刀装置400、清洗装置500、储液箱600、冷却装置700和支撑辊800,吸料辊200与墨盘100连接,涂覆辊300与吸料辊200连接,刮刀装置40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连接,清洗装置500、冷却装置70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清洗装置500设于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和刮刀装置400的上端,储液箱600设于墨盘100的下方,冷却装置70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内,支撑辊800与涂覆辊300连接;其中,清洗装置500包括:供液装置510、供液管520、提液装置530、传动装置540和过滤装置550,供液装置510与供液管520的一端连接,供液装置510设于传动装置540上,供液管520的另一端与提液装置530连接,传动装置54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的上端,过滤装置550设于供液装置510的下端,过滤装置55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刮刀装置400包括:第一刮刀410和第二刮刀420,第一刮刀410与吸料辊200连接,第二刮刀420与涂覆辊300连接。储液箱600包括:箱体610、清洗格620和冷却格630,清洗格620和冷却格630设于箱体610内,清洗格620与传动装置540连接,冷却格630与冷却装置700连接。冷却装置700包括:冷却水栗710和冷却循环管道720,冷却水栗710的一端与冷却格630连接,冷却水栗710的另一端与冷却循环管道720连接,冷却循环管道72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贯通连接。本技术的清理流程是:提液装置530通过供液管520从储液箱600的清洗格620中提取清洗液,然后将清洗液传递到供液装置510,供液装置510设置于传动装置540上,然后在传动装置的移动过程中,将清洗液均匀的喷涂在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上,与传统设备相比,清洗效果更好。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冷却水栗710将冷却格630中的冷却液提取到冷却循环管道720内循环,冷却循环管道72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贯通连接,冷却液在其中不停流动从而降低整个机器的温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盘(100)、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刮刀装置(400)、清洗装置(500)、储液箱¢00)、冷却装置(700)和支撑辊(800),所述吸料辊(200)与墨盘(100)连接,所述涂覆辊(300)与吸料辊(200)连接,所述刮刀装置(40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连接,所述清洗装置(500)、冷却装置(70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500)设于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和刮刀装置(400)的上端,所述储液箱(600)设于墨盘(100)的下方,所述冷却装置(70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内,所述支撑辊(800)与涂覆辊(300)连接; 其中,清洗装置(500)包括:供液装置(510)、供液管(520)、提液装置(530)、传动装置(540)和过滤装置(550),所述供液装置(510)与供液管(520)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液装置(510)设于传动装置(540)上,所述供液管(520)的另一端与提液装置(530)连接,所述传动装置(54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的上端,所述过滤装置(550)设于供液装置(510)的下端,所述过滤装置(55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装置(400)包括:第一刮刀(410)和第二刮刀(420),所述第一刮刀(410)与吸料辊(200)连接,所述第二刮刀(420)与涂覆辊(3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600)包括:箱体(610)、清洗格(620)和冷却格¢30),所述清洗格(620)和冷却格(630)设于箱体(610)内,所述清洗格(620)与传动装置(540)连接,所述冷却格(630)与冷却装置(7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700)包括:冷却水栗(710)和冷却循环管道(720),所述冷却水栗(710)的一端与冷却格(630)连接,所述冷却水栗(710)的另一端与冷却循环管道(720)连接,所述冷却循环管道(72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贯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盘(100)、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刮刀装置(400)、清洗装置(500)、储液箱(600)、冷却装置(700)和支撑辊(800),所述吸料辊(200)与墨盘(100)连接,所述涂覆辊(300)与吸料辊(200)连接,所述刮刀装置(400)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连接,所述清洗装置(500)、冷却装置(70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500)设于吸料辊(200)、涂覆辊(300)和刮刀装置(400)的上端,所述储液箱(600)设于墨盘(100)的下方,所述冷却装置(70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内,所述支撑辊(800)与涂覆辊(300)连接;其中,清洗装置(500)包括:供液装置(510)、供液管(520)、提液装置(530)、传动装置(540)和过滤装置(550),所述供液装置(510)与供液管(520)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液装置(510)设于传动装置(540)上,所述供液管(520)的另一端与提液装置(530)连接,所述传动装置(540)设于吸料辊(200)和涂覆辊(300)的上端,所述过滤装置(550)设于供液装置(510)的下端,所述过滤装置(550)与储液箱(600)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登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