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门和门锁装置;所述拌缸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检修门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施工时拌缸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拌缸内部及时清理,达到快速检修及清理的目的,并且能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检修门装置,具体地说是再生列车设备上拌缸在检修及清理拌缸内部时使用的拌缸检修门装置,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再生列车设备属于一种新型的移动式快速路面再生设备,其中加热复拌设备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就地再生料及新添加沥青料的配比及新旧料的混合均匀与温度平衡等等,同时还要保证收集上来的料的温度不会过度散失。但在实际操作中,初始工作时无法保证料温的恒定及温度流失,这样就造成进入拌缸中的料有一大部分料温太低,料的粘稠度增加,料会吸附在拌缸臂及拌缸轴及叶片上且不容易脱落,随着后续不断地有新收集的料进入拌缸,使得拌缸出现卡死、拌缸轴不能转动等现象,这就需要现场及时清理低温料,及时排除拌缸内的存料。但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再生列车设备上拌缸结构特点所设计的检修门装置,从其他设备上转用的检修门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打开不方便、操作时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进与设计新的检修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施工时拌缸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拌缸内部及时清理,达到快速检修及清理的目的,并且能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门和门锁装置;所述拌缸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检修门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板、销轴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固定侧边安装铰接板,所述铰接板通过销轴铰连在铰接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锁装置包括检修门固定板、固定座和传动机构,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固定板安装在固定座内并能在传动机构驱动下上下滑动;当检修门固定板滑动至下位时,检修门活动侧边可被检修门固定板卡住;当检修门固定板滑动至上位时,检修门活动侧边可向下打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双节传动臂和连接板,所述双节传动臂第一端通过通长轴铰连在检修门固定板上,双节传动臂另一端铰连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车架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施工时拌缸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拌缸内部及时清理,达到快速检修及清理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中驱动门锁装置的传动机构设计合理,能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并且操作时快捷省力,不需要进行特别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拌缸检修门装置主要由检修门2、铰接板3、销轴4、铰接座5、检修门固定板6、固定座7、双节传动臂8、连接板9和车架10等组成。如图1、图2所示,所述拌缸I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2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检修门2将会有一定转动角度,处于活动状态;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安装有门锁装置,检修门2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铰接件主要由铰接板3、销轴4和铰接座5组成,所述铰接座5固定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2固定侧边安装铰接板3,所述铰接板3通过销轴4铰连在铰接座5上。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装置主要由检修门固定板6、固定座7和传动机构组成,所述固定座7固定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固定板6安装在固定座7内并能在传动机构驱动下上下滑动;当检修门固定板6滑动至下位时,检修门2活动侧边可被检修门固定板6卡住;当检修门固定板6滑动至上位时,检修门2活动侧边可向下打开。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双节传动臂8和连接板9组成,所述双节传动臂8第一端通过通长轴铰连在检修门固定板6上,双节传动臂8另一端铰连在连接板9上,所述连接板9固定在车架10上。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检修门2关闭时与拌缸I壳体连接处压实密封,通过检修门固定板6限制检修门2的转动打开,检修门固定板6与检修门2转动轴心形成最长的力臂,实现最小的力即可锁定检修门2 ; 在需要打开检修门2时,用力压下双节传动臂8,使双节传动臂8两端的间距变长,由于双节传动臂8与车架10连接的一端是只转动不移动的,从而使双节传动臂8与检修门固定板6连接的一端移动,推动检修门固定板6向上滑动,检修门2可以打开,即可及时排除拌缸I内的低温料。【主权项】1.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门(2)和门锁装置;所述拌缸(I)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2 )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 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检修门(2)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板(3)、销轴(4 )和铰接座(5 ),所述铰接座(5 )固定在长形检修口 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2 )固定侧边安装铰接板(3 ),所述铰接板(3 )通过销轴(4 )铰连在铰接座(5 )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装置包括检修门固定板(6 )、固定座(7 )和传动机构,所述固定座(7 )固定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I)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门固定板(6)安装在固定座(7)内并能在传动机构驱动下上下滑动;当检修门固定板(6 )滑动至下位时,检修门(2 )活动侧边可被检修门固定板(6 )卡住;当检修门固定板(6)滑动至上位时,检修门(2)活动侧边可向下打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双节传动臂(8 )和连接板(9 ),所述双节传动臂(8 )第一端通过通长轴铰连在检修门固定板(6 )上,双节传动臂(8)另一端铰连在连接板(9)上,所述连接板(9)固定在车架(10)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门和门锁装置;所述拌缸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壳体外壁上,检修门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施工时拌缸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拌缸内部及时清理,达到快速检修及清理的目的,并且能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IPC分类】B01F15/00, E01C19/10【公开号】CN105148789【申请号】CN201510642789【专利技术人】王利, 曹万军, 邓昕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拌缸检修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门(2)和门锁装置;所述拌缸(1)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形检修口,所述检修门(2)固定侧边通过铰接件铰连在长形检修口一侧的拌缸(1)壳体外壁上,所述门锁装置安装在长形检修口另一侧的拌缸(1)壳体外壁上,检修门(2)关闭后能够通过门锁装置锁紧,门锁装置打开后,检修门(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曹万军,邓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邓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