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涉及光致发光材料领域和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 别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从受激发光的类型分类,发光材料可分为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材料两大类别。光 致发光是指发光材料受到外界光源的照射激发,材料内部先是产生激发态,然后很快又从 激发态跃迀回材料基态,同时向外界发出光子辐射的的现象。X-射线辐射、紫外光辐射、可 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均可引起光致发光现象。光致发光材料可用于核探测技术中的闪烁体、 荧光分析、交通标志、跟踪监测、农用光转换膜、太阳能转换技术中的荧光集光器等方面。电 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 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迀、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发光过程。具有这种电致发光性能的材料,可制作成电控 发光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 称0LED)。而LED和0LED两大类产品,在先进的平板显示和固态节能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杂芴和膦混配的三配位型碘化亚铜配合物黄绿色磷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发光材料的结构式为CuI(DPPBP)(DAF),式中DPPBP和DAF分别为电中性配体2‑(二苯基膦)联苯和4,5‑二氮杂芴;所述发光材料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α=90°,β=91.303(6)°,γ=90°,Z=4,Dc=1.5314g/cm3,晶体颜色为黄色,外形为块状;配合物表现为电中性的三配位CuINP型亚铜配合物,其中的Cu(I)采用CuINP平面三角形三配位模式,一个N来自于一个单配位的DAF配体中的其中一个吡啶环,一个P来自于一个端基膦配体2‑(二苯基膦)联苯;所述发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莉,吴叶文,蒋畅,王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