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386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草甘膦抗性基因通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利用该农杆菌侵染水稻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挑选抗性愈伤,经分化、生根、炼苗、移栽,得到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水稻,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稳定地表达。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除了带有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外,不含其它筛选标记基因,可作为商品化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减少后期流程,加快育种步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转基因植株拷贝数低,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转基因
,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稻田杂草与水稻在水、肥、生长空间上进行竞争,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近年来直播和抛秧等栽培方法的使用,使得稻田的杂草危害变得日益严重;特别是新型稻田杂草一杂草稻一的出现,给稻田除草提出了难题。另外,随着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速度的加快,水稻种植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是一个可预见的趋势,这使得传统的人工除草的方法变得不现实。施用除草剂是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因此,抗除草剂水稻将具有非常大的实际需求和市场潜力。草甘膦(glyphosate)别名N-(膦羧甲基)甘氨酸;农达(Roundup);镇草宁;膦甘酸,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施用草甘膦后,进入植物体内的草甘膦分子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竞争性地结合EPSPS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位点,终止了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途径,造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氨基酸的缺乏,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利用源于细菌、植物抗性细胞系的Epsps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植物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草甘膦抗性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入农杆菌中;(2)将步骤(1)的农杆菌菌液侵染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3)将步骤(2)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了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挑选抗性愈伤组织;(4)将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将分化形成的再生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幼苗生根后炼苗、移栽,得到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草甘膦抗性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入农杆菌中; (2)将步骤(1)的农杆菌菌液侵染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 (3 )将步骤(2 )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了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挑选抗性愈伤组织; (4)将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将分化形成的再生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幼苗生根后炼苗、移栽,得到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表达载体为pZZOOOll或PZZ000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ZZOOOll载体的构建方法为:合成Epsps-1基因,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fEpsps-1基因与PU130载体分别用BamHI和SacI酶切,将酶切后的Epsps-1基因与PU130载体连接,得到中间载体Pub1-EpSpS-1-35SpolyA,即 pZZ00002 ;分别用 Hind III 和 PmeI 对 pZZ00002 和 P35s-gfp_35spolyA 进行双酶切,再将酶切后的二者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得到遗传转化载体pZZOOOll。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ZZ00013载体的构建方法为:合成E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马崇烈魏晶夏秀云王维鹏李晨章旺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