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195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生产系统、吸收剂供给装置,生产系统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进粉口相连,干式除尘装置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相连,干式除尘装置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湿式除尘装置的进风口相连,湿式除尘装置内部分为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所述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吸收剂供给装置通过第三泵和第一三通与喷淋腔体内部的喷淋装置相连,所述洁净气体腔体的一侧湿式除尘装置内壁上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所述洁净气体出口通过抽风装置与尾气排放装置相连;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在保证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多余化肥粉面并可有效除去杂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尘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化工行业里粉尘的排放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如何能够减少排放,在化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肥粉尘,这些粉尘带到空气中会严重的污染环境,但是这些粉尘如果回收到化肥生产中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益,如何将这部分粉尘进行回收便成为一个课题;现有的粉尘除尘率一般在90%,剩余10%的粉尘无法除去,大部分企业直接排放,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粉尘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供投资少、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在保证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多余化肥粉面并可有效除去杂质,并对回收的化肥粉面进行返回系统利用,将此直接排放的化肥粉面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化的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生产系统、吸收剂供给装置,生产系统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进粉口相连,干式除尘装置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相连,干式除尘装置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湿式除尘装置的进风口相连,湿式除尘装置内部分为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所述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吸收剂供给装置通过第三泵和第一三通与喷淋腔体内部的喷淋装置相连,所述洁净气体腔体的一侧湿式除尘装置内壁上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所述洁净气体出口通过抽风装置与尾气排放装置相连;所述喷淋腔体底部的湿式除尘装置内壁上开设有低浓度液相出口,所述喷淋腔体一侧下部的湿式除尘装置内壁上开设有高浓度液相出口,所述低浓度液相出口通过第一泵与第一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高浓度液相出口通过第二泵与生产系统相连。所述生产系统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进粉口之间设有第二三通,干式除尘装置顶部的出风口和湿式除尘装置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三三通,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三端与第三三通的第三端之间设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三通与干式除尘装置进粉口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干式除尘装置顶部的出风口和第三三通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式除尘装置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阀。所述第三泵和第一三通之间设有第五调节阀。所述湿式除尘装置中的喷淋腔体内部设有密度计和液位计,所述高浓度液相出口和第二泵之间设有第六调节阀。一种粉尘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方法包括直接回收法、间接回收法和双向回收方法:一、当需要粉面化肥时采用直接回收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一调节阀,打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步骤二:生产系统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通过出粉口进入干式除尘装置内,大部分的粉面化肥通过干式除尘装置底部的出粉口和第四调节阀进入包装系统内,即成成品;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通过干式除尘装置顶部的出风口和第三调节阀进入湿式除尘装置中;步骤三:步骤二中所述进入湿式除尘装置中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入喷淋腔体内,由吸收剂供给装置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和第一三通进入喷淋装置中对喷淋腔体内的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行喷淋;杂质和气体通过过滤装置后进入洁净气体腔体内,杂质附着在过滤装置上,洁净气体腔体内的气体通过抽风装置和尾气排放装置排放入大气中,所述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进入喷淋腔体内底部;步骤四:步骤三中所述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的溶液,其液位通过液位计进行检测,其密度通过密度计进行检测;步骤五:所述步骤四中的液位计检测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45~55%,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低于45%时,第五调节阀打开,第三泵启动,吸收剂供给装置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第一三通和喷淋装置进入喷淋腔体内;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高于55%时,第五调节阀关闭,第三泵停止工作;步骤六:所述步骤四中的密度计检测喷淋腔体内的密度为45~50%,当喷淋腔体内的密度高于50%时,第六调节阀打开,第二泵启动,将喷淋腔体内的溶液加压输送至生产系统作为化肥的原料使用;当喷淋腔体内的密度低于45%时,第六调节阀关闭第二泵停止工作;步骤七:当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运行时第一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喷淋腔体内的溶液通过低浓度液相出口、第一泵和第一三通的第三端进入喷淋装置中,构成循环回路;二、当不需要回收粉面化肥或需要液体化肥时采用间接回收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打开第一调节阀;步骤二:生产系统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通过出粉口和第一调节阀进入湿式除尘装置中;步骤三:步骤二中所述进入湿式除尘装置中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入喷淋腔体内,由吸收剂供给装置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和第一三通进入喷淋装置中对喷淋腔体内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行喷淋;杂质和气体通过过滤装置后进入洁净气体腔体内,杂质附着在过滤装置上,洁净气体腔体内的气体通过抽风装置和尾气排放装置排放入大气中,所述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进入喷淋腔体内底部;步骤四:步骤三中所述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的溶液,其液位通过液位计进行检测,其密度通过密度计进行检测;步骤五:所述步骤四中的液位计检测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45~55%,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低于45%时,第五调节阀打开,第三泵启动,吸收剂供给装置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第一三通和喷淋装置进入喷淋腔体内;当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高于55%时,第五调节阀关闭,第三泵停止工作;步骤六:所述步骤四中的密度计检测喷淋腔体内的密度为45~50%,当喷淋腔体内的密度高于50%时,第六调节阀打开,第二泵启动,将喷淋腔体内的溶液加压输送至生产系统作为化肥的原料使用或者通过蒸发和添加一些助剂制备成为液体化肥;当喷淋腔体内的密度低于45%时,第六调节阀关闭第二泵停止工作;步骤七:当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运行时第一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喷淋腔体内的溶液通过低浓度液相出口、第一泵和第一三通的第三端进入喷淋装置中,构成循环回路;三、当需要随时调节粉面化肥和液体化肥的产量时采用双向回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打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步骤二:当需要粉面化肥的量大时,开调整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变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变小;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的开度处于全开状态;生产系统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通过出粉口分别进入干式除尘装置和湿式除尘装置内,进入干式除尘装置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的回收方法与直接回收法相同;进入湿式除尘装置内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的回收方法与间接回收法相同;步骤三:当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液体化肥时,开调整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变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变大;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的开度处于全开状态;生产系统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通过出粉口分别进入干式除尘装置和湿式除尘装置内,进入干式除尘装置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的回收方法与直接回收法相同;进入湿式除尘装置内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的回收方法与间接回收法相同;步骤四:当上述步骤二或步骤三运行时第一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喷淋腔体内的溶液通过低浓度液相出口、第一泵和第一三通的第三端进入喷淋装置中,构成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干式除尘装置和湿式除尘装置可有效保证最大限度回收多余化肥粉面并能够除去杂质;通过设置低浓度液相出口、第一泵和第一三通可根据自身吸收能力进行调整液体化肥的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粉尘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包括生产系统(1)、吸收剂供给装置(24),其特征在于:生产系统(1)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2)进粉口相连,干式除尘装置(2)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8)相连,干式除尘装置(2)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湿式除尘装置(3)的进风口相连,湿式除尘装置(3)内部分为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所述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之间设有过滤装置(22),所述吸收剂供给装置(24)通过第三泵(25)和第一三通(13)与喷淋腔体内部的喷淋装置(18)相连,所述洁净气体腔体的一侧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23),所述洁净气体出口(23)通过抽风装置(4)与尾气排放装置(5)相连;所述喷淋腔体底部的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低浓度液相出口(20),所述喷淋腔体一侧下部的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高浓度液相出口(19),所述低浓度液相出口(20)通过第一泵(6)与第一三通(13)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高浓度液相出口(19)通过第二泵(7)与生产系统(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包括生产系统(1)、吸收剂供给装置(24),其特征在于:生产系统(1)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2)进粉口相连,干式除尘装置(2)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8)相连,干式除尘装置(2)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湿式除尘装置(3)的进风口相连,湿式除尘装置(3)内部分为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所述喷淋腔体和洁净气体腔体之间设有过滤装置(22),所述吸收剂供给装置(24)通过第三泵(25)和第一三通(13)与喷淋腔体内部的喷淋装置(18)相连,所述洁净气体腔体的一侧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23),所述洁净气体出口(23)通过抽风装置(4)与尾气排放装置(5)相连;所述喷淋腔体底部的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低浓度液相出口(20),所述喷淋腔体一侧下部的湿式除尘装置(3)内壁上开设有高浓度液相出口(19),所述低浓度液相出口(20)通过第一泵(6)与第一三通(13)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高浓度液相出口(19)通过第二泵(7)与生产系统(1)相连;所述生产系统(1)的出粉口与干式除尘装置(2)进粉口之间设有第二三通(14),干式除尘装置(2)顶部的出风口和湿式除尘装置(3)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三三通(15),所述第二三通(14)的第三端与第三三通(15)的第三端之间设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11);所述第二三通(14)与干式除尘装置(2)进粉口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阀(9),所述干式除尘装置(2)顶部的出风口和第三三通(15)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阀(10);所述式除尘装置(2)底部的出粉口与包装系统(8)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阀(12);所述第三泵(25)和第一三通(13)之间设有第五调节阀(21);所述湿式除尘装置(3)中的喷淋腔体内部设有密度计(16)和液位计(26),所述高浓度液相出口(19)和第二泵(7)之间设有第六调节阀(17)。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方法包括直接回收法、间接回收法和双向回收方法:一、当需要粉面化肥时采用直接回收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一调节阀(11),打开第二调节阀(9)、第三调节阀(10)、第四调节阀(12);步骤二:生产系统(1)中的粉面化肥、杂质及气体通过出粉口进入干式除尘装置(2)内,大部分的粉面化肥通过干式除尘装置(2)底部的出粉口和第四调节阀(12)进入包装系统(8)内,即成成品;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通过干式除尘装置(2)顶部的出风口和第三调节阀(10)进入湿式除尘装置(3)中;步骤三:步骤二中所述进入湿式除尘装置(3)中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入喷淋腔体内,由吸收剂供给装置(24)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25)和第一三通(13)进入喷淋装置(18)中对喷淋腔体内的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杂质和气体进行喷淋;杂质和气体通过过滤装置(22)后进入洁净气体腔体内,杂质附着在过滤装置(22)上,洁净气体腔体内的气体通过抽风装置(4)和尾气排放装置(5)排放入大气中,所述少部分的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进入喷淋腔体内底部;步骤四:步骤三中所述粉面化肥与吸收剂混合后的溶液,其液位通过液位计(26)进行检测,其密度通过密度计(16)进行检测;步骤五:所述步骤四中的液位计(26)检测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45~55%,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低于45%时,第五调节阀(21)打开,第三泵(25)启动,吸收剂供给装置(24)中的吸收剂通过第三泵(25)、第一三通(13)和喷淋装置(18)进入喷淋腔体内;当喷淋腔体内的液位为高于55%时,第五调节阀(21)关闭,第三泵(25)停止工作;步骤六:所述步骤四中的密度计(16)检测喷淋腔体内的密度为45~50%,当喷淋腔体内的密度高于50%时,第六调节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峰吴培张广瑞张宝珠张鹏刘伟渠会丽万银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