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且提供了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所述顶盖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所述第一电机架上方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传入粉碎室内,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所述第一旋转轴下方设置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下方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所述粉碎旋转臂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粉碎旋转臂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所述顶盖侧面设置进料口,所述粉碎室底部设置出气口和脚架,结构简单,使粉碎机二次粉碎物料,这样就能提高粉碎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粉碎机的结构一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端的进料口、设置在机架下端的出料口,设置在机架上端的一组粗碎滚轮,粗碎滚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基本只能一次粉碎物料,在粉碎物料的时候,会产生物料粉碎的残渣,随意的飞出,容易使粉碎机寿命减少,减少物料的浪费,现有的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不能满足粉碎需要,目前的粉碎机要达到生产要求,需要长时间粉碎,这样就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包括顶盖、粉碎室、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置在粉碎室底部脚架,所述顶盖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所述第一电机架上方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传入粉碎室内,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所述第一旋转轴下方设置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下方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所述粉碎旋转臂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粉碎旋转臂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所述顶盖侧面设置进料口,所述粉碎室底部设置出料口和脚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横扇叶为4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粉碎旋转臂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二旋转轴底端,所述粉碎竖扇叶为6个且均匀设置在粉碎旋转臂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轴器与第一旋转轴为螺旋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连接件与粉碎旋转臂为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料板边缘设置漏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合理,装配方便快捷,连接可靠,将物料由进料口放置到粉碎机上部,先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将初步粉碎后的物料放置到粉碎机底部再次粉碎,这样就能提高粉碎效果,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粉碎室,使物料粉碎的残渣不易飞出,避免了物料的浪费,延长了粉碎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顶盖;2、第一电机架;3、第一电机;4、联轴器;5、第一旋转轴;6、粉碎室;7、粉碎横扇叶;8、挡料板;9、第二电机;10、第二旋转轴;11、粉碎旋转臂;12、连接件;13、粉碎竖扇叶;14、进料口 ;15、出料口 ;16、脚架;17、漏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包括顶盖1、粉碎室7、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9,以及设置在粉碎室7底部脚架,顶盖I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2,第一电机架2上方设置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下设置联轴器4,联轴器4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5传入粉碎室6内,第一旋转轴5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7,第一旋转轴5下方设置挡料板8,挡料板8下方设置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0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11,粉碎旋转臂11通过连接件12与第二旋转轴10连接,粉碎旋转臂11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13,顶盖I侧面设置进料口 14,粉碎室6底部设置出料口 15和脚架16。进一步的,粉碎横扇叶7为4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旋转轴5上,粉碎旋转臂11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二旋转轴10底端,粉碎竖扇叶13为6个且均匀设置在粉碎旋转臂11上,使物料粉碎均匀。进一步的,联轴器4与第一旋转轴5为螺旋连接,第二旋转轴10通过连接件12与粉碎旋转臂11为螺旋连接,易于拆装,方便维修。进一步的,挡料板8边缘设置漏料口 17,使物料进入粉碎室6底部,进行第二次粉碎。安装方式与具体原理,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包括顶盖1、粉碎室7、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9,以及设置在粉碎室7底部脚架,顶盖I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2,第一电机架2上方设置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下设置联轴器4,联轴器4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5传入粉碎室6内,第一旋转轴5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7,第一旋转轴5下方设置挡料板8,挡料板8下方设置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0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11,粉碎旋转臂11通过连接件12与第二旋转轴10连接,粉碎旋转臂11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13,顶盖I侧面设置进料口 14,粉碎室6底部设置出料口 15和脚架16。使用时,将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粉碎室上部,进行粉碎,在通过漏料口 17进入粉碎室下部,在第二次进行粉碎,然后进过出料口 15输出。本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合理,装配方便快捷,连接可靠,将物料由进料口放置到粉碎机上部,先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将初步粉碎后的物料放置到粉碎机底部再次粉碎,这样就能提高粉碎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粉碎室,使物料粉碎的残渣不易飞出,避免了物料的浪费,延长了粉碎机使用寿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包括顶盖(I)、粉碎室(7)、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9),以及设置在粉碎室(7 )底部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I)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2 ),所述第一电机架(2 )上方设置第一电机(3 ),所述第一电机(3 )下设置联轴器(4 ),所述联轴器(4 )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5 )传入粉碎室(6 )内,所述第一旋转轴(5 )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7 ),所述第一旋转轴(5 )下方设置挡料板(8 ),所述挡料板(8 )下方设置第二电机(9 ),所述第二电机(9)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11 ),所述粉碎旋转臂(11)通过连接件(12 )与第二旋转轴(10 )连接,所述粉碎旋转臂(11)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13),所述顶盖(I)侧面设置进料口(14),所述粉碎室(6)底部设置出料口(15)和脚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横扇叶(7)为4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旋转轴(5)上,所述粉碎旋转臂(11)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二旋转轴(10)底端,所述粉碎竖扇叶(13)为6个且均匀设置在粉碎旋转臂(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与第一旋转轴(5)为螺旋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10)通过连接件(12)与粉碎旋转臂(11)为螺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双重粉碎机,包括顶盖(1)、粉碎室(7)、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9),以及设置在粉碎室(7)底部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顶部设置第一电机架(2),所述第一电机架(2)上方设置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下设置联轴器(4),所述联轴器(4)下方连接第一旋转轴(5)传入粉碎室(6)内,所述第一旋转轴(5)表面上设置粉碎横扇叶(7),所述第一旋转轴(5)下方设置挡料板(8),所述挡料板(8)下方设置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下方设置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底端设置粉碎旋转臂(11),所述粉碎旋转臂(11)通过连接件(12)与第二旋转轴(10)连接,所述粉碎旋转臂(11)上设置若干粉碎竖扇叶(13),所述顶盖(1)侧面设置进料口(14),所述粉碎室(6)底部设置出料口(15)和脚架(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马根,
申请(专利权)人:柴马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