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91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油墨层、第二基板、第二油墨层及粘结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标识,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有镂空部,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镂空部对应所述标识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作为所述标识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所述第一基板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尤其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常见的显示装置有移动电话(Mobile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 PDA),笔记本电脑(Notebook)及平板电脑(Planet Computer)。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通常设置有能够彰显其品牌价值的标识(logo),比如显示装置的商标或者其他符号。现有技术中,所述标识通常印刷在二维的平面上,再在设置所述标识上的平面上设置标识油墨层,当光线照射到所述标识油墨层上,所述标识油墨层通过光学反射角度实现标识的立体效果。然而,此种方式制备出的面板上的标识呈现的立体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油墨层、第二基板、第二油墨层及粘结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标识,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有镂空部,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镂空部对应所述标识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作为所述标识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所述第一基板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油墨层沿所述第二基板表面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方向的尺寸。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相较于所述第四表面邻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三表面上。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相较于所述第四表面邻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上。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墨层为遮光油墨层。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油墨层、第二基板、第二油墨层及粘结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标识,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有镂空部,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镂空部对应所述标识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作为所述标识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所述第一基板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油墨层沿所述第二基板表面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方向的尺寸。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相较于所述第四表面邻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三表面上。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相较于所述第四表面邻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上。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边框区域,所述第一油墨层为遮光油墨层且所述第一油墨层对应所述边框区域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面板和包括所述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基板、第一油墨层、第二基板、第二油墨层及粘结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标识,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有镂空部,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镂空部对应所述标识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作为所述标识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所述第一基板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即,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不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存在一个立体的高度差,从而使得所述面板的标注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1-1线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1-1线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1-1线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一油墨层120、第二基板130、第二油墨层140及粘结层150。所述第一基板110上设置有标识113,所述第一油墨层120形成有镂空部121,所述第一油墨层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0上,且所述镂空部121对应所述标识113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14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30上以作为所述标识113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120的所述第一基板110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140的所述第二基板130通过所述粘结层150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140对应所述镂空部121设置。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30均为透明的基板,所述第一基板110的材料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所述第二基板130的材料可以为但不局限于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所述标识113用于向用户提供人眼可以识别的符号,比如商标符号,文字符号或者其他图案。所述第一油墨层120为遮光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120设置所述第一基板110的表面的四周,所述第一油墨层120用于遮蔽所述第一油墨层120覆盖的部件。通常情况下,所述面板10通常用在显示装置中,此时,所述第一油墨层120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边框。所述镂空部121对应所述标识113设置,通过所述镂空部121可以将所述标识113显示出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110上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标识113,可由所述第一油墨层120的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油墨层、第二基板、第二油墨层及粘结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标识,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有镂空部,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镂空部对应所述标识设置,所述第二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作为所述标识的标识油墨层,设置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所述第一基板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油墨层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运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