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217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风区、热风区和成品炭的换热区,所述换热区位于冷风区与热风区之间,所述冷风区上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上设置有与秸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和热风区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快速冷却成品炭,又能够把成品炭在冷却过程中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杆炭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 目.0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日益恶化,能源供需矛盾的日趋加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的发展主旋律。农作物秸杆如高粱杆、王米杆、棉杆和秫秸等秸杆来源广泛。秸杆中有40%被农民用作生活燃料和养畜饲料,剩余60%被丢弃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农作物秸杆是一种有机物,它由可燃质、无机质和水组成,主要含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元素和硫元素等。对农作物秸杆进行炭化处理制炭是充分利用这些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秸杆炭化系统来完成秸杆制炭。如中国专利号“201020120143.3”在2010年11月10日公开了一种卧式秸杆炭化装置,其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螺旋上料机、预热旋转炉、炭化旋转炉、螺旋出炭机、熄炭仓,防爆除尘器、洗涤器、冷凝器、燃烧器、沉淀池。秸杆经螺旋上料机进入预热旋转炉,经连接通道进入炭化旋转炉,由螺旋出炭机输入熄炭仓冷却后自动落出,烟气预热秸杆后经洗涤、冷凝提取焦油和醋酸后输入燃烧器,作为炭化炉热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秸杆炭化后的温度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均是通过熄炭仓等设备自然冷却制得的成品炭,这种冷却方式不仅导致冷却时间长,制炭效率低,还导致成品炭的热量白白流失,未能对热能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本技术既能够快速冷却成品炭,又能够把成品炭在冷却过程中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风区、热风区和成品炭的换热区,所述换热区位于冷风区与热风区之间,所述冷风区上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上设置有与秸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和热风区相通。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盖板,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底板。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换热管分多层固定在换热区内,且每层包括多根均匀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翅片,所述翅片的倾斜方向与冷风的流动方向相反。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通过冷风区能使冷风以较为平缓的速度进行换热管,既保证冷风与成品炭的换热效果更好,又保证冷风的利用率更高,同时,这样的结构还有利于减小冷却装置的占地面积。而通过热风区又能使换热后的热风通过热风出口快速流向秸杆烘干器,进而能够减小热能的损失和提高秸杆的烘干效果。与中国专利号“201020120143.3”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既能够快速冷却成品炭,又能够把成品炭在冷却过程中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有效防止热量白白流失。二、本技术中,通过壳体上部的自动开闭式盖板有利于快速地将待冷却的成品炭装入壳体内,通过壳体下部的自动开闭式底板有利于快速地将冷却后的成品炭从壳体内卸出。同时,通过盖板和底板的配合,能够防止冷却中炭层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以及确保粉尘不进入生产车间。三、本技术中,多根换热管分层均匀设置在换热区内,该结构从内部冷却堆积在壳体内的成品炭,能够进一步加快成品炭的冷却效率和进一步提尚成品炭的冷却效果。四、本技术中,在换热管内均匀设置多个与冷风流动方向相反的倾斜翅片,能够延长冷风在换热管内的流动时间、增大冷风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和加大冷风在热风管的接触力度,进而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提升成品炭的冷却效果和冷却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壳体,2、冷风区,3、热风区,4、换热区,5、换热管,6、自动开闭式盖板,7、自动开闭式底板,8、翅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四块隔板,用于将壳体I分成冷风区2、热风区3和成品炭的换热区4,所述冷风区2和热风区3分别位于壳体I的两端,所述换热区4位于冷风区2与热风区3之间,所述冷风区2上设置有与鼓风机连接的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3上设置有与秸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4内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固定在隔板上,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2和热风区3相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I上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盖板6,所述壳体I下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底板7,所述的自动开闭式盖板6和自动开闭式底板7均通过机械式开关与壳体I连接,能够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开闭式盖板6与壳体I之间设置有耐高温的密封圈,所述自动开闭式底板7与壳体I之间设置有耐高温的密封圈,防止炭层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以及确保粉尘不进入生产车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5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换热管5分多层固定在换热区4内,且每层包括多根均匀设置的换热管5。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区3的热风出口通过保温管与秸杆烘干器连接,防止热能流失。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打开自动开闭式盖板6,将待冷却成品炭装入壳体I内,再关闭自动开闭式盖板6,然后通过鼓风机将冷风送入壳体I内的冷风区2,冷风进入冷风区2后,通过换热管5与换热区4的成品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风变成热风进入热风区3,并经热风出口进入秸杆烘干器,冷却后的成品炭从自动开闭式底板7处卸出。实施例2—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冷风区2、热风区3和成品炭的换热区4,所述换热区4位于冷风区2与热风区3之间,所述冷风区2上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3上设置有与秸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4内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2和热风区3相通,所述换热管5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翅片8,所述翅片8的倾斜方向与冷风的流动方向相反,以便于增大冷风与换热管5的接触面积。【主权项】1.一种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冷风区(2)、热风区(3)和成品炭的换热区(4),所述换热区(4)位于冷风区(2)与热风区(3)之间,所述冷风区(2)上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3)上设置有与秸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4)内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2)和热风区(3)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盖板(6 ),所述壳体(I)下部设置有自动开闭式底板(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换热管(5)分多层固定在换热区(4)内,且每层包括多根均匀设置的换热管(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翅片(8),所述翅片(8)的倾斜方向与冷风的流动方向相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风区、热风区和成品炭的换热区,所述换热区位于冷风区与热风区之间,所述冷风区上设置有冷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炭化系统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冷风区(2)、热风区(3)和成品炭的换热区(4),所述换热区(4)位于冷风区(2)与热风区(3)之间,所述冷风区(2)上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区(3)上设置有与秸秆烘干器连接的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区(4)内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与冷风区(2)和热风区(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光银曹庆祥李航曾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哥伦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