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缓冲分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6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纸质缓冲分隔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纸质的主框体及分隔槽板卡掣固定而成,其包括: 一主框体,其由一长条纸质的主框板所折叠而成似长方型的框体结构,侧板及面板分别为两侧的直立面,顶部为顶板,底部则由第一、二底板重叠固定而成,其中于面板处的侧面设有一开放的凹陷空间,并使该分隔槽板固定其中,该空间形成方式是由面板处设有一折叠成水平状的槽板,槽板末端并设有折叠成直立状的支撑板,该槽板两侧与面板之间设有空隙,其上设有数个并列的槽孔,另该顶板处设有一可折叠成直立状的挡板; 一分隔槽板,其由一长条纸质的隔板所折叠而成,该隔板除左、右两侧的左板及右板外,中间区域设有数个并列的槽板组,每一个槽板组包括两个分隔板及设置两者之间的侧板,经折叠后能使槽板组形成中间设有纵向槽的形状,当隔板经折叠后,使左板、右板及槽板组相邻紧贴,使得整体形成设有复数道纵向槽的分隔槽板,其中于部份相邻紧贴的分隔板底部突出设有插板,并插置于该主框体的槽孔内,另外该左、右板的一侧设有缺口,并卡掣于该主框板的顶板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纸质缓冲分隔垫为一种由数片纸板经折叠后形成的立体结构,再将各立体结构相互卡掣,使其成为一立体的缓冲结构体,放置包装箱内时,能提供多个对象的缓冲保护功能,避免运送过程中发生损坏。如何在单一包装箱内容置许多的对象,则为纸质缓冲垫体的另一种技术,本技术人于日前获准一新型专利『纸质缓冲垫材(四)』,公告号为第五零三九二五号,即是利用两片墙板及数片隔板经折叠卡掣后形成一大型立体的缓冲垫体,并于内部形成复数层独立的容置空间,供使用者放置数个笔记型计算机或液晶屏幕面板零件等;然而,纸质缓冲垫体主要的成本为纸板的使用量,使用面积愈大,成本愈大,其竞争力相对降低,上述结构虽具有极佳使用效果,但纸板使用面积较大,当容置的对象愈宽或愈多时,使用量愈多,成本愈高;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本着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及多年专业累积的经验,竭尽所能苦思细索,潜研再三的改进,终而研究出此纸质缓冲分隔垫。本技术的纸质缓冲分隔垫,主要由纸质的主框体及分隔槽板卡掣固定而成,该主框体是由一长条纸质的主框板所折叠而成似长方形的框体结构,一侧面并形成一开放凹陷的空间,使该分隔槽板能固定于该处,该分隔槽板则是由一长条纸质的隔板所折叠而成,形成一立体且侧面设有复数道纵向槽的结构体,再利用主框体与分隔槽板之间的特殊结构,使两者能进一步卡掣固定,此过程中皆不须化学黏着剂的辅助,最后使得整体形状成为一立体、具缓冲效果、且侧面设有数纵向槽的缓冲分隔垫,使用时将两组缓冲分隔垫相对分置于包装箱的内部,利用数个相对的槽能使复数个对象固定于包装箱内,提高运送时的经济效益,且由于结构特殊的设计,同时能提供良好缓冲及耐震效果,又能使纸板的使用面积大幅降低,成本降低,让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运用本技术的纸质缓冲分隔垫在使用上具有下列具体的功效1.使用的纸板面积大幅降低,成本降低,使产品单价更具竞争力。2.当配合包装箱使用时,可供复数个扁平的对象放置其中,以节省运送成本。3.方便拿取,提供使用者更为方便地将对象放入包装箱或取出。4.过程中皆不上胶,完全的卡掣方式固定,更为环保,且组装时更为方便。为使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技术的详细流程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人将配合以下的图式及详细的解说,以求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技术的精神所在 图5为隔板的折叠动作示意图;图6为主框体及分隔槽板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缓冲分隔垫配合包装箱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另一缓冲垫配合本技术缓冲分隔垫使用的立体图;图9为缓冲垫展开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1 缓冲分隔垫11槽12纸板2 主框板20主框体21第一底板 211 卡块22侧板 23顶板231 挡片 232 固定槽孔24面板 241 槽板242 槽孔 243 支撑板244 空隙25第二底板板251 缺槽29空间3 隔板 30分隔槽板31左板 311 缺口32右板 321 缺口33槽板组331 分隔板3311 插板 3312 突块332 侧板4 包装箱5 对象6 缓冲垫61第一底板 611 卡块62第一侧板 63顶板 64 第二侧板65 第二底板651 卡块接着就各纸板构件的结构及折叠方式作一说明,但为了方便解说,本文将未折叠前的纸板分别定义为主框板2及隔板3,经折叠后形成的立体结构体分别定义为主框体20及分隔槽板30,而主框体20及分隔槽板30组合卡掣后的成品则定义为缓冲分隔垫1。如图2所示,该主框板2为一长条的纸板,其上设有数折线,将纸板区分出五大区块,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底板21、侧板22、顶板23、面板24及第二底板25,整体经折叠后可形成似长方形的框体结构(如图3、4所示),该侧板22及面板24呈直立状,而该第一底板21及第二底板25则相互重叠,其中该第一底板21两侧设有可上折的卡块211,而于第二底板25两侧相对位置则设有缺槽251,当折叠后该第一底板21重叠于第二底板25底部,再将卡块211上折卡掣于缺槽251处(如图4所示),即可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而将整体的框架结构固定;而所固定的框架结构,即主框体20于侧面中间设有开放凹陷的空间29,该处即为隔板3经折叠后插置固定之处,其开放空间29形成方式主要是在面板24处设有一可向下折叠的槽板241,其上设有数并列的槽孔242,两侧与面板24之间存在着一空隙244,以供固定隔板3折叠后的位置,而槽板241末端设有可折叠的支橕板243,如图4所示,经折叠后为直立状,以维持槽板241呈水平状态,另外在该顶板23位置并设有可向下折叠的挡片231,折叠后呈直立状,中间设有固定槽孔232,亦用作固定隔板3的位置。该隔板3为一长条的纸板,其厚度较厚,其中设有数条纵向的折线,除左右两侧的左板31及右板32外,中间区域可视为数个槽板组33并列而成,槽板组33的数目则依实际要容置的对象数目而定(在本实施中有10组),每一个槽板组33包括两个大尺寸的分隔板331及设置两者之间小尺寸的侧板332,经折叠后使槽板组33形成中间设有槽的凹字型(如图5左侧所示),因此,当隔板3经折叠后,每一组相连的槽板组33皆折叠为凹字型且同时并列(如图5右侧所示),最后整体形状即形成设有复数道纵向槽的分隔槽板30(如图6所示)。为了使分隔槽板30能固定于主框板2折叠后的主框体20处,该隔板3处相邻的槽板组33的分隔板331底部设有突出的插板3311,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槽数目过多,该分隔板331是采用间隔相邻的分隔板底部才设有插板3311,其突出的长度及数目都须与主框板2的槽孔242相对应,以便插置其中固定其水平方向位置,而于该左、右板31、32的一侧设有缺口311、321,其位置对应该主框板2的顶板23的位置,用以固定该分隔槽板30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另外为加强固定该分隔槽板30折叠后的形状,于隔板3的中间相邻的两组槽板组33,其相邻的分隔板331后侧设有可分离的突块3312,折叠后突出于后方位置(如图5中间所示),组装时将恰卡掣于该主框板2的固定槽孔232内,由此加强了固定两者的位置。综合以上所述,先将该主框板2依序折叠成似立体长方形的主框体20结构(如图6所示),使侧面一侧设有开放的空间29,再将该隔板3折叠成立体状且设有复数纵向槽的分隔槽板30,再将分隔槽板30底部的插板3311以斜插方式对准该槽板241的槽孔242而插入,同时利用两侧的左、右板31、32的缺口311、321卡掣于顶板23处,此同时该突块3312并插置于该固定槽孔232内,进而固定整体的形状,使整体形成侧面设有数纵向槽11的纸质缓冲分隔垫1(如图1所示),使用时如图7所示,将两组缓冲垫1相对放置包装箱4内,并对准该槽11的位置将对象5依序放置其中,即可在一包装箱内同时固定多个对象5,增加运送时的经济效益,且整体结构具有极佳的缓冲效果,能防止对象在运送过程中损坏,极具产业利用性及实用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隔板3折叠成预定的形状,其中相邻槽板组33之间及与左板31、右板32之间的折线可改为半切线A(如图2所示),即局部将纸板切开,但未完全切断,以方便折叠,如图1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成
申请(专利权)人:森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