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杨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开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334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8 23:26
一种煤矿开采装置,包括底座、收料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支架装置及钻矿装置,底座上设有固定块及第二滚轮,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框、第一斜杆、第一滚轮、收集齿及第二斜杆,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及第三横杆,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气缸、第一定位杆及第一支撑杆,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杆、第二气缸、第二支撑杆及第二定位杆,钻矿装置包括电机、弹簧、转轴、支撑板、第一钻杆、第二钻杆及顶靠装置,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第三支架及滚柱,第二钻杆的长度小于第一钻杆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煤矿进行快速有效的开采,同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固定,使得其开采的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石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开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煤矿开采装置结构复杂,钻头容易损坏,并且在开采的过程中无法对开采的煤矿进行有效的收集,导致部分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开采的过程中无法对开采机械进行固定,导致开采效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煤矿开采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煤矿开采装置,所述煤矿开采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收料装置、位于所述收料装置左侧的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右侧的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收料装置上方的钻矿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块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滚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框、位于所述收料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收集齿及位于所述收料框左侧的第二斜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第二定位杆,所述钻矿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弹簧、位于所述电机右侧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右侧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右侧的第一钻杆、第二钻杆及位于所述转轴上下两侧的顶靠装置,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右侧的第三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滚柱,所述第二钻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钻杆的长度。所述收料框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收料框轴转连接。所述收集齿呈弯曲状,所述收集齿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杆的左表面与所述收料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架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呈圆锥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煤矿开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煤矿进行快速有效的开采,同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固定,使得其开采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开采的过程中可以将煤矿进行全部收集,防止资源的浪费,并且采用多钻头,可以快速的完成开采任务,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煤矿开采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矿开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煤矿开采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收料装置2、位于所述收料装置2左侧的第一固定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右侧的第二固定装置5、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支架装置4及位于所述收料装置2上方的钻矿装置6。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底座1水平放置,所述底座1上设有固定块11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滚轮12。所述固定块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1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滚轮1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如图1所示,所述收料装置2包括收料框21、位于所述收料框21右侧的第一斜杆22、位于所述第一斜杆22上方的第一滚轮23、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23上的收集齿24及位于所述收料框21左侧的第二斜杆25。所述收料框21呈长方体,所述收料框2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料框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呈长方体状,所述收料框21上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滚轮2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23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11中且与所述收料框2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3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211中旋转。所述收集齿24呈弯曲状,所述收集齿24与所述第一滚轮2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齿24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斜杆22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杆22的左表面与所述收料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1的下方。所述第二斜杆25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25的一端与所述收料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1右侧的第二支架42、位于所述第二支架42左侧的第一横杆4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42右侧的第二横杆44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44下方的第三横杆45。所述第二支架4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架4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4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4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4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45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45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45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杆3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1下方的第一气缸32、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2下方的第一定位杆34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4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33。所述第一固定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3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3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2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34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下端穿过所述底座1的上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开采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收料装置、位于所述收料装置左侧的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右侧的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收料装置上方的钻矿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块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滚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框、位于所述收料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收集齿及位于所述收料框左侧的第二斜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第二定位杆,所述钻矿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弹簧、位于所述电机右侧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右侧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右侧的第一钻杆、第二钻杆及位于所述转轴上下两侧的顶靠装置,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右侧的第三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滚柱,所述第二钻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钻杆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王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