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水盘、铝合金框架、面板以及面板内衬,面板安装于铝合金框架并围成密闭的箱体,面板内衬安装于铝合金框架和面板之间,箱体安装于底座,位于箱体底面的面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水盘安装于安装通孔,且水盘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水盘上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设置于底面面板下方。采用这种方式替代将水盘安装在箱体内腔中的安装方式,节省了水盘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了箱体内腔的体积需求,减小了箱体整体的高度尺寸,减少了材料消耗,有利于节约成本。此外,减轻了箱体重量,使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的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的箱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围成长方体形内腔的铝合金框架3,长方体内腔的各个面设置有面板4,面板4通过面板内衬5安装于铝合金框架3,并围成封闭的箱体,箱体安装于底座I上。作为中央空调末端设备,为确保水盘2不会结露漏水,水盘2的传统安装方式是安放在箱体内腔的底部,采用这种方式安装,水盘2需要承接表冷器的重量,且对于铝合金框架机组,由于铝合金框架3的宽度加上面板内衬5的翻边高度,水盘2的排水管21要伸出箱体排出冷凝水就要保证水盘2处于较高的高度位置,即增加了箱体空间要求,同时增加了箱体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空调的箱体结构,以降低空调箱体的制造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水盘、铝合金框架、面板以及面板内衬,所述面板安装于铝合金框架并围成密闭的箱体,所述面板内衬安装于铝合金框架和面板之间,所述箱体安装于底座,位于箱体底面的面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水盘安装于安装通孔,且水盘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水盘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箱体底面面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水盘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暖垫。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多段并排的小箱体拼接而成。进一步地,每段小箱体的底座上设置有调整小箱体高度的调节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为丝杆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内衬为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框架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横截面呈L形,L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轴向的燕尾形内滑槽,所述内框上设置有与内滑槽相对应的燕尾形外滑槽,每对内滑槽与外滑槽之间通过尼龙材质的隔热条连接,并构成防冷桥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箱体底面面板上开安装通孔,将水盘安装在安装通孔内,与面板组合为一体,并使水盘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排水管设置在底部面板的下方,空调运行时能够快速排出冷凝水。采用这种方式替代将水盘安装在箱体内腔中的安装方式,节省了水盘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了箱体内腔的体积需求,减小了箱体整体的高度尺寸,减少了材料消耗,有利于节约成本。此外,减轻了箱体重量,使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同时,由于水盘不再承受表冷器的重量,水盘的厚度可以减薄,这对于要求不锈钢材质水盘的机组,可以降低水盘成本,进一步减轻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箱体的水盘安装局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箱体的水盘安装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铝合金框架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铝合金框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挡风板固定板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底座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空调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1、水盘2、铝合金框架3、面板4以及面板内衬5,所述面板4安装于铝合金框架3并围成密闭的箱体,所述面板内衬5安装于铝合金框架3和面板4之间,所述箱体安装于底座I,位于箱体底面的面板4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水盘2安装于安装通孔,且水盘2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水盘2上设置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设置于箱体底面面板4的下方。面板4与铝合金框架3的位置固定由面板内衬5承担,面板4、面板内衬5和铝合金框架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水盘2为盘状的容器,盘口边缘向外翻折并与箱体的底部面板4上表面贴合,以保证箱体的密封性,水盘2可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形式安装在面板4上。通过在箱体底面面板4上开安装通孔,将水盘2安装在安装通孔内,与面板4组合为一体,并使水盘2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排水管21设置在底部面板4的下方,空调运行时能够快速排出冷凝水。采用这种方式替代将水盘2安装在箱体内腔中的安装方式,节省了水盘2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了箱体内腔的体积需求,减小了箱体整体的高度尺寸,减少了材料消耗,有利于节约成本。此外,减轻了箱体重量,使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同时,由于水盘2不再承受表冷器的重量,水盘2的厚度可以减薄,这对于要求不锈钢材质水盘2的机组,可以降低水盘2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减轻重量。由于水盘2的底部裸露在空气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箱体的密封性,并防止水盘2的外表面结露,所述水盘2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暖垫6。传统中央空调末端设备由于钢板尺寸、生产设备、运输条件及现场的制约,难以将箱体一次加工、组装成型,为了降低生产难度,所述箱体包括多段并排的小箱体拼接而成。当箱体分功能段制造好后,现场再组装各功能段,那么在组装现场对每个箱体的调平对齐是很困难的。因此,如图6所示,每段小箱体的底座I上设置有调整小箱体高度的调节机构11。调平时,通过调节调节机构11,对每段箱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相邻两段箱体能够准确、快速地对齐,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调节机构11可以是临时安装的液压缸、千斤顶等设备,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11为丝杆机构。丝杆机构成本低廉,调节精度高,且稳定性好。铝合金型材成本高,而强度低于钢型材,并且铝合金型材不能进行二次加工,目前的铝合金箱体均是由铝合金框架3加铝明梁形成的组合框架,面板4安装在组合框架上,面板4与组合框架的定位是由塑料材质的面板内衬5承担,由于塑料材质的强度较低,造成了整机强度偏低,而要增加强度就要相应增加铝型材的厚度和宽度,并且增加面板4的厚度,使箱体的体积大、重量大以及制造成本高。因此,为了保证箱体强度且节约生产成本,减小箱体体积和重量,优选的,所述面板内衬5为钢材质。面板内衬5采用钢材质后,可以取消铝材质的明梁,一般中央空调末端产品其各功能段基本都要布置挡风板,取消铝材质明梁后,如图5所示,就可将面板4在挡风板的位置分开,使用挡风板固定板8连接面板4、挡风板及铝合金框架3,而挡风板又与四面挡风板固定板8连接,在箱体内横方向形成一块整体钢板,牵制住了箱体的变形。此结构减少了箱体部件,增加了箱体强度,简化了装配难度,通过试装,确定在组装工装的保证下,一个技术熟练工人即可完成箱体组装。由于面板内衬5采用了钢制型材,故铝合金框架3与面板4之间固定可以不用自攻自钻钉而改用自功锁紧螺钉,自功锁紧螺钉螺距密有劲,成本也低,并实现了外上钉和内上钉通用。如图3所示,所述铝合金框架3包括外框31和内框32,所述外框31横截面呈L形,L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轴向的燕尾形内滑槽,所述内框32上设置有与内滑槽相对应的燕尾形外滑槽,每对内滑槽与外滑槽之间通过尼龙材质的隔热条33连接,并构成防冷桥结构。当箱体高度较大时,如果铝合金框架3的宽度d较小,狭窄的铝合金框架3宽度与箱体不协调,边缘支撑显得瘦弱,箱体整体不大气。要解决上述缺陷,可以采用宽度更大的铝合金框架3,但外表面宽度增加,铝合金框架3的总宽和厚度均要相应增加,这样不仅铝合金框架3成本增加,随着面板4厚度的增加箱体成本亦会增加。现有的铝合金框架3如图4所示,外框31包括横截面呈L形的边框,L形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连接梁9,燕尾形的内滑槽设置在连接梁9上。本技术对现有的铝合金框架3进行改进,取消了连接梁9,直接将燕尾形内滑槽设置在L形外框31的两端,增加外框31的宽度d,而总高度h变化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调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1)、水盘(2)、铝合金框架(3)、面板(4)以及面板内衬(5),所述面板(4)安装于铝合金框架(3)并围成密闭的箱体,所述面板内衬(5)安装于铝合金框架(3)和面板(4)之间,所述箱体安装于底座(1),其特征在于:位于箱体底面的面板(4)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水盘(2)安装于安装通孔,且水盘(2)的盘口与箱体底面面板(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水盘(2)上设置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设置于箱体底面面板(4)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武林,马曾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万众空调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