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硕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590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20:16
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底部基层为道路的路基,在底部基层上为基础封层,底部基层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为管道垫层,在管道垫层之上铺设有混凝土填充层,在混凝土填充层上设有半渗透集水管道,混凝土填充层的上表面并与半渗透集水管的中间水平面齐平,凹槽两边自上而下设置侧壁隔水层,侧壁隔水层最低点与混凝土填充层交接,半渗透集水管的最高点低于底部基层的最高水平面,基础封层上分别为上部构造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上部构造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的两边设置有路缘石。该集水结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改造成本低,能够减少城市内涝,还可以较好地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荒,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集水结构,尤其是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
技术介绍
本世纪初,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开始加快,我国的道路铺设发展也进入了腾飞阶段,该时期修建的道路已接近使用年限,并且由于施工质量和超载问题的存在,原有道路的实际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道路的损毁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不便,急需修整。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频遭暴雨袭击,城市内涝问题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生活不便。雨水多经由排污管道排泄,是对与水资源的浪费,收集利用雨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透水混凝土路面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较快消除道路积水,减少环境噪声,生态环保,这种铺装形式在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我国正逐步加大推广力度,现有的透水混凝土路面使用效果较好。然而,如果将现有道路全部更换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工程量十分巨大,成本高,并且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在现有道路上进行改造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就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工程量大,价格昂贵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该路面集水结构能够在休整现有损毁道路的同时,改造透水混凝土路面,能够减少城市内涝,还可以较好地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荒,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包括:底部基层、基础封层、上部构造层、透水混凝土面层、管道垫层、半渗透集水管、混凝土填充层、侧壁隔水层、路缘石;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底部基层为道路的路基,在底部基层上为沥青稀浆的基础封层,底部基层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用于安放半渗透集水管,凹槽底部为管道垫层,在管道垫层之上铺设有混凝土填充层,在混凝土填充层上设有半渗透集水管道,混凝土填充层的上表面并与半渗透集水管的中间水平面齐平,凹槽两边自上而下设置侧壁隔水层,侧壁隔水层最低点与混凝土填充层交接,半渗透集水管的最高点低于底部基层的最高水平面,基础封层上分别为上部构造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上部构造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的两边设置有路缘石。所述底部基层用高压水枪冲洗,去除表面杂尘;基础封层为沥青稀浆,厚度1mm;管道垫层为标准砂,厚度60mm;半渗透集水管内径为500mm,壁厚为50mm;侧壁隔水层厚度为20mm;上部构造层采用粒径为10-40mm的碎石,铺设厚度为200mm;上部基层达到要求后,在其上部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铺设厚度为150mm;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所述的水泥选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5-10mm单粒径级配碎石,堆积密度每立方米1513kg,孔隙率45.1%;细骨料为标准砂;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水泥改性剂,其中减水剂为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改性剂为SJ-601水泥改性剂。所述实施例中透水混凝土面层的配料方法如下:水泥316.18kg/m3,水91.44kg/m3,标准砂88kg/m3,5-10mm单粒径级配碎石1513kg/m3,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1%,SJ-601水泥改性剂掺量为0.13%,按照上述配料方法,按顺序投料,搅拌均匀,标准养护28天后测得其抗压强度为13.61Mpa,有效孔隙率为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改造成本低,能够减少城市内涝,还可以较好地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荒,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按照附图1的结构进行实施,应用于某学校道路的改设。图中1.底部基层,2.基础封层,3.上部构造层,4.透水混凝土面层,5.管道垫层,6.半渗透集水管,7.混凝土填充层,8.侧壁隔水层,9.路缘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包括:底部基层1、基础封层2、上部构造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管道垫层5、半渗透集水管6、混凝土填充层7、侧壁隔水层8、路缘石9;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底部基层I为道路的路基,在底部基层I上为沥青稀浆的基础封层2,底部基层I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用于安放半渗透集水管6,凹槽底部为管道垫层5,在管道垫层5之上铺设有混凝土填充层7,在混凝土填充层7上设有半渗透集水管道6,混凝土填充层7的上表面并与半渗透集水管6的中间水平面齐平,凹槽两边自上而下设置侧壁隔水层8,侧壁隔水层8最低点与混凝土填充层7交接,半渗透集水管6的最高点低于底部基层I的最高水平面,基础封层2上分别为上部构造层3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上部构造层3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两边设置有路缘石9。在实施例中,底部基层I用高压水枪冲洗,去除表面杂尘;基础封层2为沥青稀浆,厚度1mm;管道垫层5为标准砂,厚度60mm;半渗透集水管6内径为500mm,壁厚为50mm;侧壁隔水层8厚度为20mm;上部构造层3采用粒径为10_40mm的碎石,铺设厚度为200mm;上部基层3达到要求后,在其上部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4,铺设厚度为150mm;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实施例中的水泥选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为5-10mm单粒径级配碎石,堆积密度每立方米1513kg,孔隙率45.1%;细骨料为标准砂;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水泥改性剂,其中减水剂为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改性剂为SJ-601水泥改性剂。所述实施例中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配料方法如下:水泥316.18kg/m3,水91.44kg/m3,标准砂88kg/m3,5-10mm单粒径级配碎石1513kg/m3,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1%,SJ-601水泥改性剂掺量为0.13%,按照上述配料方法,按顺序投料,搅拌均匀,标准养护28天后测得其抗压强度为13.61Mpa,有效孔隙率为21%。实施例中,以原有的需要修整的道路为底部基层,一方面对原有道路进行了修整,另一方面,增加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的设计,收集利用雨水,创造了更大的生态及经济效益。上部构造层3能够首先存储一部分上层渗水,上部构造层3的收集到的雨水再渗入半渗透集水管6。由于采用了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雨水被有效收集,提升了城市的可用蓄水量,减轻了城市泄洪负担。而透水混凝土路面则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在现有道路上改设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解决了城市发展的诸多难题,可广泛应用于小区、学校、商业街区、广场、停车场、轻载路面等诸多场地的道路改设。【主权项】1.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包括:底部基层(I)、基础封层(2)、上部构造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管道垫层(5)、半渗透集水管(6)、混凝土填充层(7)、侧壁隔水层(8)、路缘石(9);其特征是: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底部基层(I)为道路的路基,在底部基层(I)上为沥青稀浆的基础封层(2),底部基层(I)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用于安放半渗透集水管(6),凹槽底部为管道垫层(5),在管道垫层(5)之上铺设有混凝土填充层(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包括:底部基层(1)、基础封层(2)、上部构造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管道垫层(5)、半渗透集水管(6)、混凝土填充层(7)、侧壁隔水层(8)、路缘石(9);其特征是: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底部基层(1)为道路的路基,在底部基层(1)上为沥青稀浆的基础封层(2),底部基层(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用于安放半渗透集水管(6),凹槽底部为管道垫层(5),在管道垫层(5)之上铺设有混凝土填充层(7),在混凝土填充层(7)上设有半渗透集水管道(6),混凝土填充层(7)的上表面并与半渗透集水管(6)的中间水平面齐平,凹槽两边自上而下设置侧壁隔水层(8),侧壁隔水层(8)最低点与混凝土填充层(7)交接,半渗透集水管(6)的最高点低于底部基层(1)的最高水平面,基础封层(2)上分别为上部构造层(3)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上部构造层(3)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两边设置有路缘石(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硕丁权福姜慧臧秀平毛欣徐晓燕杨文兵黄艺
申请(专利权)人:唐硕徐晓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