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83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冲压包边模具中一种旋转压合包边的机构。包括驱动部分、旋转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安装在下模座上,该驱动部分设置有驱动导板,导板安装角度呈水平方向布置;旋转部分安装在上模上,包括通过安装在上模座支撑臂上的转轴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安装于旋转本体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限位装置和弹性复位装置;工作部分包括安装在旋转本体上的安装座和压合刀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一序包边因包边面与水平面角度大带来的制件品质缺陷,或者采用2序包边带来的成本流程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冲压包边模具中一种旋转压合包边的机构。本技术的包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可应用于外壳体,内壳体需要压合的

技术介绍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差异化,汽车外观件的造型特征也越来越个性化,外观质量变冲压件生产中必须的工装内外板包边模一般采取在包边外观面与包边面角度大的情况下米用传统的一序包边或二序包边,一序包边因为包边刀的压合方向与机床冲压方向相同而带来外观面的缺陷问题,二序转角度包边可以解决缺陷但因为多了一副模具带来成本和生产流程的增加,在模具工艺和结构中如何考虑在一序模具包边中如何即提不影响产品质量又能不增加模具,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压合包边的机构,实现当包边面与水平角度较大时压合包边面的压合刀块在运动过程的方向能够保持垂直于包边面,进而在不增加模具和改变产品的情况下能解决包边面和外观面的品质问题。本技术的包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将旋转运动和包边机构结合在一起,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包括驱动部分、旋转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安装在下模座上,该驱动部分设置有驱动导板,导板安装角度呈水平方向布置;旋转部分安装在上模上,包括通过安装在上模座支撑臂上的转轴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安装于旋转本体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限位装置和弹性复位装置;工作部分包括安装在旋转本体上的安装座和压合刀块。在旋转机构工作情况下,压合刀沿转轴转动垂直方向压合内外板包边面,在旋转机构退出到限位面上时,压合刀旋转离开工件,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周期。下面对本技术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在机床逐渐闭合过程中,制件被压紧于下模凸模I上,上模旋转本体2的旋转臂上的弧形面接触安放于下模驱动导板3上,基座7与上模固定,上模旋转本体2通过机构旋转轴4,、机构旋转衬套5和衬套固定块16与基座7连接,在机构旋转轴处设有止动板;在机构旋转轴4、机构旋转衬套5、止转板6以及固定于上模的基座7的作用下,旋转本体2带动压合刀8沿机构旋转轴4旋转完成包边。在基座7和上模旋转本体之间设有限位块9,工作结束的距离和间隙由限位块9控制;在衬套固定块16和上模旋转本体2之间设有回程限位块15。在上模旋转本体固定该限位块9 一侧,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是通过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11、固定座旋转衬套12与基座7固定连接;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本体弹簧用旋转轴13、旋转本体弹簧用衬套14与上模旋转本体固定连接;在旋转工作过程中,复位弹簧10被压缩。通过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11、固定座旋转衬套12、旋转本体弹簧用旋转轴13和旋转本体弹簧用衬套14,保持弹簧始终为法向压缩工作。待工作结束后,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旋转机构本体2带动压合刀8按原工作路径返回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包边面与水平角度较大时压合包边面的压合刀块在过程运动的方向能够垂直于包边面,而不是传统的机床冲压方向,能够解决传统方式带来的包边面和外观面的品质问题。利用上述的新型机构,有效的解决了一序包边因包边面与水平面角度大带来的制件品质缺陷,或者采用2序包边带来的成本流程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非工作状态下的轴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详细断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压合制件前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压合制件后的结构图。图中:1.下模凸模;2.上模旋转本体;3.下模驱动导板;4.机构旋转轴;5.机构旋转衬套;6.止动板;7.基座;8压合刀;9.限位块;10.复位弹簧;11.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12.固定座旋转衬套;13旋转本体弹簧用旋转轴;14旋转本体弹簧用衬套;15回程限位块;16.衬套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某汽车尾门为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如图1所示,本技术机构工作状态,一种包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包括机构旋转衬套5,衬套固定块16固定基座7安装固定于上模座;限位块9,复位弹簧10,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11,固定座旋转衬套12固定于在衬套固定座16。下模驱动导板3固定于下模座上。旋转本体2,机构旋转轴4,止动板6旋转本体弹簧用旋转轴13,旋转本体弹簧用衬套14,安装于旋转本体上的压合刀8,回程限位块15。在机床逐渐下降闭合过程中,制件在凸模I上被压料板压紧,上模旋转本体2的旋转臂上的弧形面触碰安装于下模的驱动导板3后顶动旋转本体2,旋转本体2与机构旋转轴4用止动板6连接在一起,在固定于上模架的机构旋转衬套5,衬套固定块16固定基座7的作用下沿旋转轴中心线向工件方向发生旋转,带动安装在本体上的包边压合刀8旋转运动完成工件的压合。旋转的角度和行程大小由限位块9控制。角度和行程大小可更改限位块高度来实现,可依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机床闭合结束的同时,机构完成制件包边的压合。在机构旋转的过程中,复位弹簧在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11,13衬套12、14的作用下法向被压缩,为机构返回储能。机构完成工作任务后,机床逐渐打开,如图3所示,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旋转本体按原工作方向反向回位,由回程限位块15限制其到位状态,同理,旋转的角度和行程大小由限位块15控制。角度和行程大小可更改限位块高度来实现。【主权项】1.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分、旋转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安装在下模座上,该驱动部分设置有驱动导板,导板安装角度呈水平方向布置;旋转部分安装在上模上,包括通过安装在上模座支撑臂上的转轴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安装于旋转本体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限位装置和弹性复位装置;工作部分包括安装在旋转本体上的安装座和压合刀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模旋转本体的旋转臂上的弧形面接触安放于下模驱动导板上,基座与上模固定,上模旋转本体通过机构旋转轴,、机构旋转衬套和衬套固定块与基座连接,在机构旋转轴处设有止动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基座和上模旋转本体之间设有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旋转本体固定该限位块一侧,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是通过固定座弹簧用旋转轴、固定座旋转衬套与基座固定连接;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本体弹簧用旋转轴、旋转本体弹簧用衬套与上模旋转本体固定连接;在旋转工作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衬套固定块和上模旋转本体之间设有回程限位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冲压包边模具中一种旋转压合包边的机构。包括驱动部分、旋转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安装在下模座上,该驱动部分设置有驱动导板,导板安装角度呈水平方向布置;旋转部分安装在上模上,包括通过安装在上模座支撑臂上的转轴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安装于旋转本体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限位装置和弹性复位装置;工作部分包括安装在旋转本体上的安装座和压合刀块。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一序包边因包边面与水平面角度大带来的制件品质缺陷,或者采用2序包边带来的成本流程增加。【IPC分类】B21D39/02【公开号】CN204817749【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模用旋转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分、旋转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安装在下模座上,该驱动部分设置有驱动导板,导板安装角度呈水平方向布置;旋转部分安装在上模上,包括通过安装在上模座支撑臂上的转轴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安装于旋转本体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限位装置和弹性复位装置;工作部分包括安装在旋转本体上的安装座和压合刀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振徐海梅张小卫漆力
申请(专利权)人: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