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772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包括有套体,套体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圆柱形的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圆锥形的第四孔部,第二孔部内径大于第三孔部,且套体上第二孔部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处的壁厚,套体上第三孔部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和凸圆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套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各个家庭中。而汽车轴承是汽车零配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汽车轴承在成产装配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I)有许多汽车轴承在装配和拆卸中会遇到困难,特别在箱体内部轴承的装配受到条件限制,很难解决装配和拆卸的难题。(2)轴承是设置在箱体内的,所以使得箱体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使箱体加工的工效很低。(3)轴承在运动时会有轴向窜动。以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整个汽车的装配和生产效率低下且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的技术方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轴承套,包括有套体,套体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圆柱形的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圆锥形的第四孔部,第二孔部内径大于第三孔部,且套体上第二孔部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处的壁厚,套体上第三孔部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和凸圆弧面;所述套体下部外壁一体连接有安装壁,安装壁上设有四个连接孔,所述安装壁一侧向外延伸有一个连接壁面,连接壁面包括有与安装壁直接连接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以及远离安装壁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为内凹的曲面,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为直面,且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的夹角为46°,第一侧壁的中点与套体的中心以及一个连接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壁面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交界处的位置分别设有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的中心开设有连孔,每个连孔包括中间的圆柱孔部和位于圆柱孔部上、下端的锥孔部。所述的圆形连接板的厚度大于安装壁的厚度,安装壁的厚度大于连接壁面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套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轴承套,包括有套体1,套体I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11,圆柱形的第二孔部12和第三孔部13,圆锥形的第四孔部14,第二孔部12内径大于第三孔部13,且套体I上第二孔部12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13处的壁厚,套体I上第三孔部13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16和凸圆弧面17 ;所述套体I下部外壁一体连接有安装壁2,安装壁2上设有四个连接孔3,所述安装壁2 —侧向外延伸有一个连接壁面4,连接壁面4包括有与安装壁2直接连接的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以及远离安装壁2的第一侧壁41,第一侧壁41为内凹的曲面,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为直面,且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远离第一侧壁41的一端,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之间的夹角为46°,第一侧壁41的中点与套体I的中心以及一个连接孔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壁面4上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交界处的位置分别设有圆形连接板5,圆形连接板5的中心开设有连孔6,每个连孔6包括中间的圆柱孔部61和位于圆柱孔部61上、下端的锥孔部62。所述的圆形连接板5的厚度大于安装壁2的厚度,安装壁2的厚度大于连接壁面4的厚度。轴承设于第二孔部12内,连接孔3及连孔6均用于连接螺钉或螺栓件。该轴承套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方便、定位准确。【主权项】1.一种轴承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体(I),套体(I)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11),圆柱形的第二孔部(12)和第三孔部(13),圆锥形的第四孔部(14),第二孔部(12)内径大于第三孔部(13),且套体(I)上第二孔部(12)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13)处的壁厚,套体(I)上第三孔部(13)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16)和凸圆弧面(17 );所述套体(I)下部外壁一体连接有安装壁(2 ),安装壁(2 )上设有四个连接孔(3 ),所述安装壁(2) —侧向外延伸有一个连接壁面(4),连接壁面(4)包括有与安装壁(2)直接连接的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以及远离安装壁(2)的第一侧壁(41),第一侧壁(41)为内凹的曲面,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为直面,且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远离第一侧壁(41)的一端,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之间的夹角为46。,第一侧壁(41)的中点与套体(I)的中心以及一个连接孔(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面(4)上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交界处的位置分别设有圆形连接板(5),圆形连接板(5)的中心开设有连孔(6),每个连孔(6)包括中间的圆柱孔部(61)和位于圆柱孔部(61)上、下端的锥孔部(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连接板(5)的厚度大于安装壁(2)的厚度,安装壁(2)的厚度大于连接壁面(4)的厚度。【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包括有套体,套体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圆柱形的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圆锥形的第四孔部,第二孔部内径大于第三孔部,且套体上第二孔部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处的壁厚,套体上第三孔部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和凸圆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套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IPC分类】F16C33/04【公开号】CN105114461【申请号】CN201510506706【专利技术人】王鑫 【申请人】新昌县大市聚正好轴承厂【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体(1),套体(1)内自下而上依次为锥形的第一孔部(11),圆柱形的第二孔部(12)和第三孔部(13),圆锥形的第四孔部(14),第二孔部(12)内径大于第三孔部(13),且套体(1)上第二孔部(12)处的壁厚大于第三孔部(13)处的壁厚,套体(1)上第三孔部(13)和第二孔部交接处的外壁面为相连的凹圆弧面(16)和凸圆弧面(17);所述套体(1)下部外壁一体连接有安装壁(2),安装壁(2)上设有四个连接孔(3),所述安装壁(2)一侧向外延伸有一个连接壁面(4),连接壁面(4)包括有与安装壁(2)直接连接的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以及远离安装壁(2)的第一侧壁(41),第一侧壁(41)为内凹的曲面,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为直面,且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远离第一侧壁(41)的一端,第二侧壁(42)和第三侧壁(43)之间的夹角为 46°,第一侧壁(41)的中点与套体(1)的中心以及一个连接孔(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大市聚正好轴承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