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发专利>正文

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43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和上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内壁上端设有环形凹槽,上盖的对应处设有环形凸起,凹槽与凸起形成密封结构;上盖边缘对应罐体边缘的任意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缺口。(*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罐,尤其是一种包装罐的密封结构。背景领域现有的包装罐如图1所示,它由罐体1′和上盖2′组成,罐体1′。上设有二次成型压合在其上端的边盖3′,边盖3′设有凹槽。通过上盖2′的凹槽21′压合在边盖凹槽内形成密封结构。由于密封结构采用水平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边盖凹槽内易存留油漆,造成阻塞,不易二次密封。另,由于边盖3′垂直于罐体1′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死角,造成材料无法完全倒出,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体与上盖可形成二次密封、无浪费、无死角的包装罐。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和上盖组成,罐体内壁上端设有环形凹槽,上盖的对应处设有环形凸起,凹槽与凸起形成密封结构;上盖边缘对应罐体边缘的任意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缺口。上述的罐体凹槽为1-3个。上述的罐体凹槽最好采用2个。上述的罐体为圆台形。上述的上盖边缘对应罐体边缘处采用波浪形缺口结构。采用上述密封结构的包装罐,减少了一个边盖,加工简单,且降低了成本。由于密封槽的开口为垂直状态,不存在内容物残留,达到充分使用,减少了浪费;同时,罐体出口无障碍物,不会产生液体残留,可实现二次密封。附图说明图1习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中给出的罐体采用二个环形凹槽;图3本技术立体组合图;图中给出的罐体采用二个环形凹槽;图4本技术立体组合图;图中给出的罐体采用一个环形凹槽;图5本技术立体分组合图;图中给出的罐体采用二个环形凹槽;图6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的罐体为圆台形,采用三个环形凹槽;图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中的环形凹槽为三个;图8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中的环形凹槽为一个;图9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中的环形凹槽为二个;图10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上盖边缘呈波浪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1和上盖2组成,罐体1采用圆柱形,其侧面固定有拉手3,罐体1内壁上端设有二个环形凹槽11,上盖2的对应处设有二个环形凸起21,凹槽11与凸起21嵌合,形成密封结构;上盖2边缘且对应罐体1边缘的任意部位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22,缺口22的设置更易于开启工具的伸入,借此将上盖2开启。上盖2开启后,罐体1上端出口表面无障碍,可将罐体1中的内容物充分利用,同时不会造成液体的残留。因此,上盖1开启后,还可实现二次密封。如图4所示,上述的圆柱形包装罐的环体凹槽11为1个,相应上盖2设有1个环形凸起21,其上盖2上的缺口22为一个。如图5所示,上述的圆柱形包装罐的环体凹槽11为3个,相应上盖2设有3个环形凸起21,其上盖2上的缺口22为三个。如图6、7所示,另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1和上盖2组成,罐体1采用圆台形,侧面固定有拉手3,罐体1内部上端设有三个环形凹槽11,上盖2的对应处设有三个环形凸起21,凹槽11-->与凸起21嵌合,形成密封结构;上盖2边缘且对应罐体1边缘的任意部位设有三个的缺口22。由于罐体1的内部整体为光滑,采用圆台形后,可实现罐体的叠加,便于运输。如图8所示,上述的圆台形包装罐的环形凹槽11采用一个,上盖2的相应处设一个环形凸起21,并开有二个缺口22。如图9所示,上述的圆台形包装罐的环形凹槽11采用二个,上盖2的相应处设有二个环形凸起21,并开有三个缺口22。如图10所示,另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1和上盖2组成,罐体1采用圆柱形,罐体1内部上端设有环形凹槽11,上盖2的对应处设有二个环形凸起21,上盖2边缘且对应罐体1边缘采用波浪形结构23,开启工具可伸入在上盖2的任意波浪处缺口23,将上盖2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由罐体和上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内壁上端设有环形凹槽,上盖的对应处设有环形凸起,凹槽与凸起形成密封结构;上盖边缘对应罐体边缘的任意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二次密封的包装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凹槽为1-3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发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