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892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端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微处理单元和电源侦测电路;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相连,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升压转换器之间的节点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与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用于多种充电设备中,避免充电连接装置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充电粧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和使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当前阻碍其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充电粧的建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充电粧分两种,一种为交流充电粧,一种为直流充电粧。交流充电粧是输出220V的交流电经过车载充电机给蓄电池充电。直流充电粧是可以输出DC400V大电流直接给蓄电池充电。直流充电粧充电时间要比交流充电粧充电时间短得多。因此,直流充电粧得到许多客户的欢迎。目前所采用的充电粧的连接装置都是由一个接口进行连接,不能对电压的高低进行调节和检测,只能使用特定的充电设备中,而对于具有电压等级要求的设备不能使用,对于电压等级不同的充电设备需需更换不同的充电连接装置才能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该充电连接装置能够使用于多种充电设备中,避免充电连接装置的更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端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微处理单元和电源侦测电路;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l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相连,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升压转换器之间的节点处,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与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之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具有两个输出接口,每个接口提供不同的电压输出等级,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压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具有电压和电流的侦测功能,以避免电压或电流输出不稳定对充电装置带来的损坏。同时该连接装置通用性强,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本体1、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I端部的第一连接器22、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21、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26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24、工作电压产生电路23、微处理单元25和电源侦测电路27 ;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2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l与升压转换器2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转换器2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22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26相连,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23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22和升压转换器24之间的节点处,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23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25与电源侦测电路27的输出端相连,所电源侦测电路27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24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26之间。升压转换器24用于对接收的电压进行电压大小判断,当达到输出预定值时,通过第一连接器22输出,当超出预定值时,则对电压进行升压以达到标准预定值;电源侦测电路27,用来侦测升压转换器24输出电源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微处理单元25,用来根据该电压值或该电流值来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升压转换器24的电压输出;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23,用来根据该电源输出电路所输出的该输出电源提供工作电压给该微处理单元25。工作原理如下: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21与供电电源相连,通过升压转换器24对该电压进行检测,当升压转换装置的电压值达到预设值时,则电压不需要升压,通过第一连接器22的端口进行输出,当电压值小于预设值时,通过电压转换装置对该电压进行升压,并将该升压转换装置的输出端的电压通过工作电压产生电路23送入微处理单元25进行处理分析,同时电源侦测电路27检测当前升压后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当升压后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大于临界值时,微处理单元25控制信号会禁止升压转换器24以停止输出电源,当电压值或电流值不大于临界值时,微处理单元25的控制信号会使升压转换器24通过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26输出所需的工作电源。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直流充电粧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端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微处理单元和电源侦测电路;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l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相连,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升压转换器之间的节点处,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与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之间。【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端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微处理单元和电源侦测电路;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相连,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升压转换器之间的节点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与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之间。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用于多种充电设备中,避免充电连接装置的更换。【IPC分类】H02J7/00【公开号】CN105098907【申请号】CN201510483668【专利技术人】李义军 【申请人】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及安装在连接装置本体端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转换器、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微处理单元和电源侦测电路;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相连,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升压转换器之间的节点处,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经微处理单元与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升压转换器和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