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497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丙烯母粒:50-80份;茂金属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3-8份;无机填料:2-5份;抗氧剂:0.5-3份。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材料经过改性后,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赋予了材料较好的增强和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作为一种无毒、无臭、无味的结晶型热性树脂,具有性价比高、加工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各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PP材料由于本身强度不高和耐磨性能差,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有必要对聚丙烯材料的性能进行改进,开发一种增强耐磨的聚丙烯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耐磨的聚丙烯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丙烯母粒:50-80份;茂金属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3-8份;无机填料:2-5份;抗氧剂:0.5-3份。优选地,前述聚丙烯母粒为低密度聚丙烯。更优选地,前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不超过100nm。再优选地,前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云母粉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前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164的复配物。更进一步地,该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还包括3-5份分散剂。具体地,前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材料经过改性后,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赋予了材料较好的增强和耐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实施例1按照表1的配方称取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后混合均匀,然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即得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实施例2-3及对比例1-2的制备过程同实施例,不作赘述。表1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的组分配方表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的性能检测结果由表2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实施例1-3的聚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摩擦系数值越大表示抗静电效果越好),同时茂金属聚丙烯弹性体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协同作用还优化了产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从而扩展了材料的适用范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丙烯母粒:50‑80份;茂金属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3‑8份;无机填料:2‑5份;抗氧剂:0.5‑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聚丙烯母粒:50-80份;
茂金属聚丙烯弹性体:10-15份;
纳米二氧化钛:3-8份;
无机填料:2-5份;
抗氧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母粒为低密度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磨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不超过100n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