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长发专利>正文

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89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包括一塑胶袋本体,其顶端呈开口状,底端接近边缘具有一粘合线,且形成封闭状,塑胶袋本体顶端接近开口位置横向设置有一分离线,该分离线从该塑胶袋本体顶端的一侧边延伸至该塑胶袋本体的另一端,且该塑胶袋本体于该分离线以上的部分与该塑胶袋本体是采用部分连接。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易破裂损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特别是指一种于塑胶袋上附设有一易于撕下的束紧绳,且能够借束紧绳套住塑胶袋开口,并束紧塑胶袋开口的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按,塑胶袋由于具有价格低廉,容易密封不漏水,且包装物品时不易破裂的特点,因此,被大量地用于包装物品,虽然,大量使用塑胶袋造成了严重的垃圾与环保问题,但是,塑胶袋使用的便利性在短时间内无法取代,因此,垃圾袋的使用在现今仍有其必要性。一般人使用塑胶袋的用途主要为包装食品、盛装食物,或是盛装垃圾,其使用时除了将欲包装的物品装入塑胶袋内以外,更必须要设法将塑胶袋的开口封闭起来,以防止塑胶袋内的物品、或是液体物质从塑胶袋开口漏出。一般人最常用的塑胶袋封口方法,为直接将塑胶袋的开口打结,而使得塑胶袋的开口封闭,然而,如果要将塑胶袋的开口打结,则塑胶袋的开口便必须要预留足够的长度,才能够在塑胶袋的开口顺利地打结,因此,使得一个塑胶袋中不能够装入太多的东西,且时常会有不小心装入太多物品后,便无法打结的状况发生。同时,塑胶袋的开口打结的程序相当地麻烦,且其操作不便,因此,对于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将塑胶线的开口封闭的人而言,便会相当地不便。而另外一种常用的塑胶袋封口方法,为利用一条束紧带将塑胶袋的开口束紧,该束紧绳为一个以塑胶绳作成的圆圈,使用时将束紧绳绕在塑胶袋的开口,然后,将束紧带的一端从另一端的孔内穿过,然后,再将束紧带活动的一端拉紧,便可以将塑胶袋的开口封闭。以该方法封闭塑胶袋的开口,其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将塑胶袋开口封闭,而且束紧带束紧在塑胶袋的开口以后,便不容易脱落,且当使用者要将塑胶袋的开口打开时,也只需要将束紧带放松,便可以将塑胶袋的开口打开,因此,其使用上远较直接将塑胶袋的开口打结方便许多,然而,以该种方法封闭塑胶袋的开口还必须要另外准备束紧绳,然而,一般的使用者并不会另外准备束紧绳,因此,一般只有零售业者需要大量使用塑胶袋的使用者,才会另外再购买束紧绳,因此,使得该种方法在使用上仍有其缺点。为了改善习用的塑胶袋开口封闭方法,有些塑胶袋于塑胶袋的开口附近位置另外加设有一绑绳,当使用者要将塑胶袋的开口封闭时,可以借该绑绳将塑胶袋的开口绑起。然而,以该种方法所制造的塑胶袋,其使用的绑绳在原有的塑胶袋上另外附加上去,因此,当制造业者在制造塑胶袋时,还必须要另外制作绑绳,制造程序变得相当复杂、且使得成本提高。又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45175号「具绑带的垃圾袋」案中,其借热融合的方式,在塑胶袋的开口附近位置的二侧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二道狭长的预留边,然后,于该二预留边上以切割工具设置可以撕断的点线,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将塑胶袋二端的预留边沿着点线撕开,而使得该二预留边形成一条狭长的绑绳,并且,可以使用该绑绳将塑胶袋的开口打结束紧。该种具有绑绳的塑胶袋,由于某绑绳一体成形设置在塑胶袋上,因此,不需要另外制作绑绳,且其制程较习用的具有绑绳的塑胶袋的制程简化,然而,该种塑胶袋在使用上却有其缺点首先,该绑绳撕下时,由于点线的位置与塑胶袋的边缘粘合线相当接近,因此,如果使用者用力不当、或者是点线撕断时没有顺利断裂,便会相当容易使得塑胶袋侧边的粘合位置被撕裂,因此,造成塑胶袋破裂的情形,使得该种具有绑绳的塑胶袋在使用时亦相当地不便。同时,该种塑胶袋在制造时必须要另外在塑胶袋的二侧施行粘合的制程,因此,使其制造程序相较于习用一般塑胶袋的制程更为麻烦。由于以上的原因,使得习用的具有绑绳的塑胶袋在使用上有相当多不便处,因此,显然有改进的必要,申请人鉴此,乃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其主要于塑胶袋的接近开口位置横向设置有一分离线,使得塑胶袋开口于分离线以上部分形成一易于撕下的束紧绳,其构造简单,而制造程序与习用一般塑胶袋相同。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使用方便,且不易破裂损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包括一塑胶袋本体,其顶端呈开口状,底端接近边缘具有一粘合线,且形成封闭状,其特征在于塑胶袋本体顶端接近开口位置横向设置有一分离线,该分离线从该塑胶袋本体顶端的一侧边延伸至该塑胶袋本体的另一端,且该塑胶袋本体于该分离线以上的部分与该塑胶袋本体是采用部分连接。所述分离线为一点状线,且从塑胶袋本体的一端边缘延伸至塑胶袋本体靠近另一端的边缘。所述分离线为一完全切断的切割线,且从该靠近塑胶袋本体的一端边缘延伸至塑胶袋本体靠近另一端的边缘。所述分离线由点状线与完全切断的切割线组合而成。所述分离线的中段部分为点状线,而二端为完全切断的切割线。所述分离线的中段部分为完全切断的切割线,而二端为点状线。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易破裂损毁。本技术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兹采一较佳实施例配合相关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塑胶袋的束紧绳撕下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塑胶袋的束紧绳束紧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2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3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4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5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6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束紧绳的塑胶袋的构造主要包括一塑胶袋本体10,其顶端呈开口状,底端靠近边缘位置设置以热融合方式设置有一粘合线11,而使得塑胶袋本体10的底端成为封闭状态。本技术的主要特征为,该塑胶袋本体10的顶端接近开口位置横向地设置有一分离线20,因此,使得塑胶袋的开口顶端部分形成一个可以从塑胶袋本体10上撕下的束紧环30。如图2所示,分离线20为从塑胶袋的一侧边延伸到另外一侧靠近边缘,但是,并未连接到该塑胶袋侧面边缘的位置的点状线,当使用者要将束紧绳30撕下时,可以从分离线2的一端撕开,然后,撕分离线20未完全切断的一端时,再稍微用力将束紧绳30与塑胶袋本体10尚连接在一起的一端撕断,便可以将束紧绳30撕下。当然分离线亦可由一端连设到另一端,而利于自一端直接撕开至另一端。如图3所示,束紧绳30从塑胶袋本体10上撕下以后,予以展开即形成一个环状带体,当使用者要将塑胶袋的开口封闭时,可以将束紧绳30绕在塑胶袋本体10接近开口位置,然后,将束紧绳30的一端从另外一端的环状内部穿过,然后,再将束紧绳30的活动的一端拉紧,便可以将塑胶袋本体10的开口束紧,其使用的方法与习用的利用束紧环束紧塑胶袋开口的方法完全相同,且同样地具有使用方便、快速,且束紧后不易脱落的优点。同时,本技术的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的构造与习用的附加有绑绳的塑胶袋相比较下,其束紧绳30的分离线20设置在塑胶袋本体10的开口位置,其不仅撕断较为方便,而且,纵然使用者不慎将塑胶袋本体10于分离线20边缘附近的材料撕裂,因为,撕裂的裂口位于塑胶袋的开口,因此,根本不会造成塑胶袋本体10边缘破裂,而影响到塑胶袋正常功能的情形。再者,就制程观点而言,本技术与习用的一般塑胶袋相比较下,其只需增加一条的撕断线20,而该撕断线20可以借在切断塑胶袋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束紧绳的塑胶袋,包括一塑胶袋本体,其顶端呈开口状,底端接近边缘具有一粘合线,且形成封闭状,其特征在于:塑胶袋本体顶端接近开口位置横向设置有一分离线,该分离线从该塑胶袋本体顶端的一侧边延伸至该塑胶袋本体的另一端,且该塑胶袋本体于该分离线以上的部分与该塑胶袋本体是采用部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发高国义赖宗文吴宜宗
申请(专利权)人:黄长发高国义赖宗文吴宜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