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包括低温过热器、预热器、锅炉四角燃烧器和炉烟系统,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经由低温过热器连通至预热器,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另一端与炉烟系统连接,所述预热器的转向为顺时针旋转,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的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采用偏置设置,所述炉烟系统包括有热炉烟管路系统、冷炉烟管路系统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所述低温过热器的管排为删减式设置;该燃用褐煤制粉系统能够消除300MW机组烟煤锅炉燃用褐煤后出现过热器超温、制粉系统干燥出力不足、炉膛内受热面结焦等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电煤供应紧张,国内发电企业普遍存在着实际燃煤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的问题,不仅影响机组的经济性,甚至影响锅炉的出力。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从无烟煤、贫煤到烟煤和褐煤种类较多,但主要以烟煤为主。褐煤有一定的储量,已探明在1200亿吨以上,但利用程度都不高,因而对于烟煤锅炉合理的利用褐煤资源提出了新的方向。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的研究,对拓宽电厂燃煤范围,缓解电煤紧张,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由于燃煤特性的改变,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安全和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300MW机组烟煤锅炉燃用褐煤后出现过热器超温、制粉系统干燥出力不足、炉膛内受热面结焦等隐患的燃用褐煤制粉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包括低温过热器、预热器、锅炉四角燃烧器和炉烟系统,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经由低温过热器连通至预热器,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另一端与炉烟系统连接,所述预热器的转向为顺时针旋转,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的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采用偏置设置,所述炉烟系统包括有热炉烟管路系统、冷炉烟管路系统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所述低温过热器的管排为删减式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炉烟系统接有磨煤机。作为优选,所述预热器接有烟塔。工作原理:减少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减少低温过热器受热面面积可以起到两个目的,一是减少过热器系统热量,减少低温受热面后正好满足掺烧褐煤的需要。二是减少低温受热面后,低温受热面的换热量减少、出口烟气温度增加,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也相应增加,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也将增加,在预热器受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烟气温度的增加也将增加预热器的吸热量、提高预热器出口一次热风温度。改变预热器的转动方向改变预热器的转动方向,由烟气直接加热二次风再加热一次风改为烟气先加热一次风再加热二次风,也就是提高一次风的换热温差,从而达到提高一次热风温度的目的。解决锅炉结焦必须对锅炉四角燃烧器进行改造上一次风煤粉标高不变,调整下四层一次风标高,加大上下一次风间距,将燃烧器最下层一次风喷嘴向下延长,降低燃烧器壁面热负荷,最大限度内适应设计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要求。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使煤粉配风准确,使煤粉有效的燃烬,降低了燃烧器区域热负荷,为减少结渣创造了有利条件。BC层、CD层、DE层二次风采用偏置布置,主要目的为提高煤粉的初期着火能力、增加水冷壁区域氧量,使煤粉未接近水冷壁管壁前充分燃尽,减少结渣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分级送风还可以降低NOx的排放量。采用增设热炉烟干燥系统采用改变干燥介质的成分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以满足褐煤防爆要求,提高制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制粉系统干燥能力,进而提高机组出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取燃烧器更型、删减低温过热器管排、改变空气预热器的转向及磨煤机入口引入热炉烟等技术改造,消除300MW机组烟煤锅炉燃用褐煤后出现过热器超温、制粉系统干燥出力不足、炉膛内受热面结焦等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包括低温过热器1、预热器2、锅炉四角燃烧器3和炉烟系统4,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3经由低温过热器I连通至预热器2,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3另一端与炉烟系统4连接,所述预热器2的转向为顺时针旋转,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3的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3采用偏置设置,所述炉烟系统4包括有热炉烟管路系统5、冷炉烟管路系统6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7,所述低温过热器I的管排为删减式设置。所述炉烟系统4接有磨煤机8。所述预热器2接有烟塔9。低温过热器I的面积削减需将下部碳钢管组取消。面积削减后,低温过热器I入口集箱至中间管组之间的连接管需重新设计,低温过热器I吊挂管需进行改造设计。施工中需将后包墙过热器割除,旧管子的拆除运出及新管段的吊入就位均需从后包墙开口处吊运。新管段焊接结束后,恢复后包墙过热器管段。所有焊口均需无损探伤检验。将目前预热器电机(包括主辅电机)的接线对调,改变两台预热器2的各自转向,将两台预热器2的超越离合器对调。改变现有两台预热器2的径向密封片、轴向密封片的弯曲方向、方法:I)对调两台预热器2的径向密封片、轴向密封片。)拆除的径向密封片、轴向密封片因变形、损坏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更换新的密封片。调整预热器2清洗装置的位置,避免因为预热器2改为顺转后将清洗水携带到一次风风道中。调整冷端静密封卷筒密封铝环制动板的位置,避免因为预热器2改为顺转后冷端静密封卷筒密封铝环的随动。锅炉四角燃烧器3进行改造:上一次风煤粉标高不变,调整下四层一次风标高,加大上下一次风间距,降低燃烧器壁面热负荷,最大限度地适应锅炉掺烧褐煤的要求。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使煤粉配风准确,降低了燃烧器区域热负荷,为减少结渣创造了有利条件。BC层、CD层、DE层二次风采用偏置布置,主要目的为提高煤粉的初期着火能力、增加水冷壁区域氧量,减少结渣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分级送风还可以降低NOx的排放量。抽炉烟系统4分为热炉烟管路系统5、冷炉烟管路系统6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7。热炉烟管路系统5是在燃烧器与冷灰斗之间抽取温度在850°C _950°C的烟气,作为制粉系统的高温干燥介质;冷炉烟管路系统6是从引风机出口抽取温度在125°C左右的烟气,引至热炉烟入口 ;混合增压管路系统7是高温炉烟和低温炉烟一同进入冷热烟气混合管路,混合后烟气温度不超过450°C,进入热烟风机,通过热烟风机升压进入原磨煤机一次风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造后小胶辊轴向跳动现象消失,上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小胶辊轴断裂现象也随之取消,这样减少更换胶辊轴等配件次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质量风险性,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设备有效作业率;改造设备具备良好的兼容性、通用性和易操作性,而且极具推广性;改造充分利用了机台的原有装置,大大降低改造成本低,卷烟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在提升企业市场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过热器、预热器、锅炉四角燃烧器和炉烟系统,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经由低温过热器连通至预热器,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另一端与炉烟系统连接,所述预热器的转向为顺时针旋转,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的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采用偏置设置,所述炉烟系统包括有热炉烟管路系统、冷炉烟管路系统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所述低温过热器的管排为删减式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烟系统接有磨煤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接有烟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包括低温过热器、预热器、锅炉四角燃烧器和炉烟系统,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经由低温过热器连通至预热器,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另一端与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用褐煤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过热器、预热器、锅炉四角燃烧器和炉烟系统,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经由低温过热器连通至预热器,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另一端与炉烟系统连接,所述预热器的转向为顺时针旋转,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的上两层煤粉燃烧器采用单元制配风,所述锅炉四角燃烧器采用偏置设置,所述炉烟系统包括有热炉烟管路系统、冷炉烟管路系统和混合增压管路系统,所述低温过热器的管排为删减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军,刘延滨,王秀江,刘士宏,马文原,姜家骅,那远航,王雅东,刘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一热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