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及其堆码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621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及其堆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堆码单元,所述堆码单元由于在现有堆码单元的基础上,将横梁数量由两条增加到三条或更多,并在每条横梁中设置至少一顶部中间连接件,且使每条横梁中的连接件之间的位置满足不同宽度集装箱的角件位置要求,而每条横梁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特定值从而保证任意两条横梁之间的间距均能满足特定长度规格的集装箱,使任意两条横梁分别形成不同的组合并配合使用,使其不受箱长方向角件位置的限制,从而实现了多种长度、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混合堆码和系固,大大节省了资源和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刚性容器的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的 堆码装置及堆码单元。
技术介绍
集装箱在储运过程中,通常是上层集装箱和下层集装箱之间通过角件及角件之间的扭锁支承和系固;对于ISO标准集装箱来说,因ISO标准对集装 箱的尺寸特别是角件的尺寸及位置有严格要求,故ISO集装箱可以实现统一 的堆码和系固,但随着现代物流的需要,各种各样非标准的集装箱,特别是 超宽箱和超长箱开始大量生产,其尺寸特别是角件的尺寸和位置通常是根据 使用需要而设定的,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角件位置不一致的几批箱 无法正常堆垛到一起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现在业界开始使用堆码转换装 置以调整上下两层箱的角件位置,图1就示出了目前常使用的一种堆码装置 2'。如图i所示,由于上层集装箱r和下层集装箱3'的宽度不同,因此两种 箱的角件位置不同,不能直接堆码,为使它们能够堆叠,在两者之间加入堆码装置2',堆码装置2'的上层连接件与上层集装箱1'的底角件相配合,而堆 码装置2'的下层连接件与下层集装箱2'的顶角件相配合,从而实现了角件宽 度方向位置不同的集装箱的堆码系固。堆码装置一般为成套设计,成套使用, 通过不同的单个堆码单元组合在一起使用,形成组合式的拥有上下两层多个连接件的堆码装置。现有的堆码单元主体结构均为由两条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两条纵 梁(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组成的框架结构,在两条横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配 备有位置不一的连接件,主要用于宽度不同的上、下两层集装箱的堆码系固; 而纵梁主要是连接两条横梁,保证横梁的相对位置能够准确固定,从而保证 横梁上所配备的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因其仅配备有两条横梁,故其所配备的连接件在纵向上位置固定,从而导致该结构组合形式单一,对上层集 装箱和下层集装箱的长度规格有较严格限制,使用场合特定,通用性不强。 而现有的集装箱船的舱盖板的每个隔舱位通常都设计为可兼容不同规格的集装箱,如可容纳45英尺箱的箱位通常都可以用来放置一个40英尺箱 或者两个20英尺箱,如图2所示的一典型舱盖板上底座4的排布情况,其底 部连接件分为41、 42、 43、 44、 45、 46共6列,同一个箱位上如使用41列 和46列底座,则可以放置1台45英尺集装箱,如使用42列和45列底座, 则可以放置1台40英尺集装箱,如使用41列43列与44列46歹i」,则可以放 置2台20英尺集装箱,每一个箱位均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来放置不同规格的集 装箱,故每一个隔舱位均可以混装不同类型的集装箱;而现有的堆码装置通 常为成套设计,覆盖整个隔舱位,而其又形式单一,且要求上层集装箱和下 层集装箱在箱长方向上角件位置一致,故其大幅降低了舱位的混用性及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集装箱 长度方向角件位置不一致的上、下(底座)集装箱的堆码单元。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所述堆码单元组合形成的 堆码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的堆码单元,所述堆码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 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 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 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 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 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对 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边横梁、中横梁中使用 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共同形成框架结构。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中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两个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边横梁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两两相互对应。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连接件为集装箱角件。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至少一连接梁为两条相互平行的边纵梁,所述两边纵梁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的两端。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配套设计的堆码单元,所述堆码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 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均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 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 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 对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的边横梁及中横梁中 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 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 共同形成框架结构。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中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 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中横梁与边 横梁之间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两两相互对应。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连接件为集装箱角件。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边横梁或/和中横梁的两个底端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中间底连接件,所述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设有 中间底连接件的堆码单元,所述的堆码装置或部分堆码单元可根据需要翻转180度使用。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两堆码单元中使用 的两对横梁位置相互对应且每个堆码单元中所使用的两横梁的距离与所安装 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每个堆码单元所使用的两横梁 上使用的两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且每条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 与另一堆码单元中相应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的距离对应于所安装的集装箱 的宽度。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顶连接件为中间顶连接件。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堆码装置或部分堆码单元可根据需 要调转180度使用。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堆码装置分成多组,所述各组堆码装置之间设有间隙以方便人员在间隙间进行安装操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在现有堆码单元的基础 上,将组成堆码装置的各单元的横梁数量由两条增加到三条或更多,并在每 条横梁中设置至少一顶部中间连接件,且使每条横梁中的连接件之间的位置 满足不同宽度集装箱的角件位置要求(即保证所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 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而每条横梁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 要设定为特定值从而保证任意两条横梁之间的间距均能满足适应一特定长度 规格的集装箱,使任意两条横梁分别形成不同的组合并配合使用,使其不受 箱长方向角件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的堆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单元包括:    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    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边横梁、中横梁中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    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共同形成框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河清周永安黎泽深黄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