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延伸成形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46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胴部(2)和胴下端(4)(作为胴部(2)与胴部(2)的脚部(7)之连接部分的)的合成树脂制双轴延伸吹塑成型坛体(1),上述腰下端部(4)的直径为坛体的最大直径,在胴下端部(4)以鼓出的方式设置着周边凸缘条(5),该周边凸缘条(5)的上下部分构成了锥壁状的凸缘壁(5a)。以胴上端部(8)的直径为坛体的最大直径,使胴上端部(8)的直径与胴下端部(4)的直径相等,在胴上端部(8)以鼓出的方式设置着周边凸缘条(5),从而使周边凸缘条的上下部分成为锥壁状凸缘壁(5a)。(*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双轴延伸吹塑而成形的合成树脂制坛体,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在使多个这种坛体竖立并邻接时相互接触部分的结构。双轴延伸吹塑成形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坛体(以下,简称延伸成形坛体)是在输送的过程中被注入内容液,并通过盖子被密封,然后贴上标签,借助挂钩被装入硬纸板箱。几乎所有的延伸成形坛体都是比较大型的。所以,在充填了内容液的状态时,其总重量就变得相当大了。最理想的是,使形成一只坛体所需的合成树脂材料的量尽可能地减少,从而使形成坛体的成本降低。因此,延伸成形坛体是通过对型坯进行充分延伸而形成的,所以,作为内容液收纳部分之主体的该坛体的胴部就变得极薄。通过对型坯进行充分延伸而成形的延伸成形坛体,由于因延伸而引起的内部变形等原因,不一定能获得精度高的竖立性(使坛体竖立在水平面上时,相对于坛体中心轴的垂直线的倾斜角度越大,则坛体的竖立性越差),虽然倾斜度很小,但仍然是以倾斜的姿势使该坛体竖立的。特别是在作为耐热性坛体而成形的延伸成形坛体的场合,这种竖立性的问题就更趋严重。如上所述,延伸成形坛体在充填了内容液时,其重量较大,因此,即使在平滑的平面上,当使它滑动时也会发生相当大的滑动阻力。由于作为坛体主体部分的胴部之壁厚很薄,所以,一旦在胴部施加较强的横向负荷,就容易发生凹陷变形。因为坛体的竖立性不好,要对多个延伸成形坛体以竖立的姿势加以相邻排列,那么相邻着的延伸成形坛体的直接接触的胴部部分就不能固定。在对坛体进行滑行输送的场合,发生在输送面与延伸成形坛体之间的滑动阻力是大的。对沿着确定的输送线相邻排列着的多个延伸成形坛体从后方加以挤推并在输送面上进行滑行输送时,在与相邻的延伸成形坛体相接触的胴部会受到横向负荷作用。而胴的中央部分,对抗横向负荷的机械强度未必是足够的。在这个胴部中央部分一旦受到横向负荷作用,那么就会发生在胴部中央部分产生凹陷变形这种不利情况。此外,由于延伸成形坛体的竖立性不一定是好的,在对多个坛体以相邻状态进行挤推滑行输送时,各延伸成形坛体的竖立就会变得不稳定。因此,就不可能正确测定坛体的位置,或者在输送过程中,坛体跌倒,而不得不使加工作业中断。为了消除上述不利情况,人们在过去的这种延伸成形坛体中,使得连接脚部的胴部之下端即胴部的下端部的直径比其他部分充分的大,以使延伸成形坛体在相邻排列时是通过胴的下端部进行相互接触。通过使具有大直径的胴下端部接近于脚部,该胴下端部的机械强度就提高了。使得在对多个坛体进行滑行输送时作用着的横向负荷,由该胴下端部来承受。因为胴下端部位于延伸成形坛体的下端部,所以由多个坛体在被滑行输送时所产生的滑动阻力与挤推输送力所导致的、作用于延伸成形坛体的欲使其跌倒的力矩就可变小。按照现有技术,可象如上所述的那样,通过使胴下端部为大口径、使竖立地相邻排列着的延伸成形坛体相互之间是由胴下端部进行接触,就能以平稳的姿态对多个延伸成形坛体进行竖立的滑行输送。然而,最近在单位时间里进行充填液体等操作的延伸成形坛体的个数增多了。因此,在以竖立相邻状态进行挤推滑行输送时,作用于胴下端部的横向负荷已变得更强。所以,就要求有更大的机械耐久力来对付该胴下端部的横向负荷。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最简单的对策是使胴下端部的壁厚充分增大。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使胴下端部的壁厚增大的话,那么仅这坛大的部分就会使得形成一个延伸成形坛体所需的有效合成树脂材料坛多,提高了延伸成形坛体的价格,所以这种对策是不可取的。能满足上述要求的现有技术中最有效的对策,是在对延伸成形坛体进行双轴延伸吹塑成形时,控制延伸成形坛体的壁厚,使胴下端部的壁厚大于其它的胴部壁厚。这种现有技术实际上是通过使胴下端部的壁厚增大来谋求胴下端部的机械强度的增大。采用这种手段,可取得胴下端部的机械强度增大之效果。然而,仅仅是胴下端部的壁厚增大这一部分的量就会使得胴部其它部分的壁厚减少。因此,存在着一系列作为容器的延伸成形坛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大幅度低下的重大问题,这些功能是例如能承受胴部纵向负荷的耐久性、能承受胴部横向负荷的耐久性、能承受加工操作时的握持力的胴部的形状稳定性、耐热坛体中减压吸收变形的固定性以及稳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在胴部的其他部分之壁厚不减少的情况下,且在形成一个坛体所需的合成树脂材料不增多的情况下,能大幅度增大能承受胴下端部的横向负荷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胴部、胴部与胴部的脚部相连部分的所谓胴下端部的合成树脂制双轴延伸吹塑成形坛体,上述胴下端部的直径为坛体的最大直径,在该胴下端部鼓出着周边凸缘条,该周边凸缘条的上下部分呈锥壁状的凸缘壁。所谓“胴部主体部分”是指为专门收纳保持内容液而发挥作用的部分。例如在耐热性坛体的场合,“胴部主体部分”是指形成减压吸收用的吸收板壁的胴部部分。作为一般的概念,‘胴部主体部分’是指,从与底部(包括脚部在内)的连接部分起一直到除去了与肩部的连接部分而形成的大致均等的直径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只限定设置一条周边凸缘条。也可以通过在周边凸缘条与周边凸缘条之间设置槽宽度小的、即与一条周边凸缘条的纵幅相比槽的宽度十分小的周边凹槽,从而并排设置多条周边凸缘条。周边凸缘条被设置成从胴的下部鼓胀出来。因此,各个延伸成形坛体是以该周边凸缘条被接触的状态作竖立邻接的。在延伸成形坛体的滑行输送中,从上游一侧的延伸成形坛体作用于邻接着的延伸成形坛体的、推压输送用的推压力,则直接作用在该周边凸缘条上。这样,直接承受来自相邻延伸成形坛体之推压力的周边凸缘条,由于在其上下部分形成了具有锥壁状的凸缘壁的结构,所以,该凸缘壁发挥了加强筋的功能。因此,能以足够的机械强度来承受来自相邻延伸成形坛体的推压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能承受整个胴下端部的横向负荷的机械耐久力。在并列设置多条周边凸缘的场合,就等于作为加强筋而发挥作用的凸缘壁的条数增多了,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对胴下端部的横向负荷的机械耐久力。在并列设置多条周边凸缘条之场合,使位于周边凸缘条之间的周边凹槽的槽宽大大小于各周边凸缘条的宽度之理由是,为了防止邻接着的一方的延伸成形坛体的周边凸缘条会位于另一方的延伸成形坛体的周边凸缘条之上,而使该另一方的延伸成形坛体在输送中的姿势发生较大的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适合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最一般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制的坛体的正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状态之重要部分的放大纵截面之外侧轮廓线。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的纵截面图。图4是适合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以及第四实施例的最一般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制坛体的正面图。图1显示了适合于施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状态以及第二实施状态之周边凸缘条的坛体的一个例子。图上的1是指经双轴延伸吹塑成形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树脂制坛体。坛体1具有约1-1.5升的容积。它包括胴部2和脚部7。在从胴部2的中央至下部的筒壁部分,圆周向地并列设置着多块纵长的吸收板壁3。在把加热至85℃高温的内容液充填密封入该坛体1并进行冷却时,发生于坛体1内的减压会因该吸收板壁3的凹陷变形而被吸收。胴下端部4的直径在坛体内为最大。包括胴下端部4在内的胴部2的壁厚,可用不着施行壁厚调整手段,均一地为0.4mm。图2显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胴部(2)和胴下端部(4)(作为胴部(2)与胴部(2)的脚部(7)之连接部分的)的合成树脂制双轴延伸吹塑成形坛体(1),其特征是:  上述胴下端部(4)的直径为坛体的最大直径;  在胴下端部(4)上以鼓出的方式设置着周边凸缘条(5);  该周边凸缘条(5)的上下部分构成了锥壁状的凸缘壁(5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善明太田显穗杉浦弘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