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484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20:11
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它涉及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由于高大空间建筑体量大而造成的传统采暖方式布置困难、工作区温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温度易出现垂直分层的问题。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由壳体、回风风阀、进风口、过滤器、风机、第一分隔筒、第一回风旁通阀、第一出风口、换热器、冷凝水分离器、第一软接头、第二软接头、换热器供水管、换热器回水管、第二分隔筒、第二回风旁通阀、消音帽、涡流送风器、导流叶片、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厂房和商场等大型场所内的采暖和换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高大空间采暖方式主要有普通散热器采暖、辐射采暖和热风采暖。传统采暖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高大空间建筑体量大的特点,传统米暖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高大空间采暖,散热器布置较为困难且工作区温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容易产生温度垂直分层现象;对于辐射采暖,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不宜用于地面情况复杂且荷载较大的厂房,中高温辐射采暖则容易产生温度分层,工作区温度较低,采暖效果不理想,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已有的热风采暖方式,能耗普遍较大,节能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由于高大空间建筑体量大而造成的传统采暖方式布置困难、工作区温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温度易出现垂直分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由壳体、回风风阀、进风口、过滤器、风机、第一分隔筒、第一回风旁通阀、第一出风口、换热器、冷凝水分离器、第一软接头、第二软接头、换热器供水管、换热器回水管、第二分隔筒、第二回风旁通阀、消音帽、涡流送风器、导流叶片、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回风风阀,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隔筒、第二分隔筒、换热器、冷凝水分离器、消音帽、涡流送风器和导流叶片;所述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竖直对称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筒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一回风旁通阀,所述第一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分隔筒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二回风旁通阀,所述第二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换热器、冷凝水分离器、消音帽、涡流送风器和导流叶片;所述换热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软接头和第二软接头,所述换热器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软接头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的外侦U,所述换热器回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软接头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回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消音帽的下表面与涡流送风器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涡流送风器的下表面与导流叶片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导流叶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三出风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冬季工作过程为:室内回风在风机5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回风风阀2进入壳体I中,通过过滤器4进行过滤,经过风机5进行加压。大部分回风在换热器9的作用下加热至设计温度,之后通过消音帽17进行消声,在涡流送风器18内调节角度后,经第三出风口 21下送至工作区域,导流叶片19可以进一步调整送风角度,使气流组织分布均匀;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回风自第一分隔筒6的顶部的预留口和第二分隔筒15的顶部的预留口,通过第一回风旁通阀7和第二回风旁通阀16进入通过分隔筒6内的冷风腔室,之后通过第一出风口8和第二出风口 20喷出,通过借助喷出未加热回风的动量,不断削弱加热回风的浮力作用;同时,由于加热回风旋流喷出,不断卷吸周围的未加热回风,二者不断混合,进行热量、动量的交换,最终未加热回风与加热回风混合完全,达到工作区要求的送风温度和风速,从而实现对工作区的加热供暖,使工作区达到人体热舒适的要求即可。未加热回风与加热回风的比例可通过第一回风旁通阀7和第二回风旁通阀16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夏季运行时关闭第一回风旁通阀7和第二回风旁通阀16换热器9中通入冷水,10为冷凝水分离器,用于制冷工况下分离和阻挡凝结水。此时全部采用室内回风供冷,在保证送风射程的同时可极大程度节约制冷能耗。过渡季全新风运行时可在进风口 3处接入新风管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不同温度空气密度不同的原理,借助未加热回风的重力降低浮力对热风的影响,增大热风射程的同时,可以减弱热风的上浮现象,进而消除热分层现象的产生。具有布置方便,送风射程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用于冬季采暖时,与已有的热风采暖装置相比,该装置垂直吊装在高大空间上部,能够将上方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加热后送至下部工作区,节约了加热量。此外,与已有的送风装置比较,用部分室内回风代替室外新风,减小了加热负荷,在保证高大空间工作区温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采暖能耗,十分适用于厂房、商场等大型场所内的采暖。冬季在有人员停留的工作区域进行分散采暖,相较于传统采暖方式与引入新风的环绕式热风分散采暖装置相比,节能效果明显。一机多用,除冬季采暖夕卜,也可用于夏季供冷或过渡季全新风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由壳体1、回风风阀2、进风口 3、过滤器4、风机5、第一分隔筒6、第一回风旁通阀7、第一出风口 8、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第一软接头11、第二软接头12、换热器供水管13、换热器回水管14、第二分隔筒15、第二回风旁通阀16、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导流叶片19、第二出风口 20和第三出风口 21组成;所述进风口 3设置在壳体I的上部,所述进风口 3内设置有回风风阀2,所述进风口 3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的下方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隔筒6、第二分隔筒15、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和导流叶片19 ;所述第一分隔筒6和第二分隔筒15竖直对称设置在壳体I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筒6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一回风旁通阀7,所述第一分隔筒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8 ;所述第二分隔筒15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二回风旁通阀16,所述第二分隔筒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20 ;所述第一分隔筒6和第二分隔筒15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和导流叶片19 ;所述换热器9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软接头11和第二软接头12,所述换热器供水管13的一端与第一软接头11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供水管13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I的外侧,所述换热器回水管14的一端与第二软接头12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回水管14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I的外侧;所述消音帽17的下表面与涡流送风器18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涡流送风器18的下表面与导流叶片19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导流叶片19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壳体I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三出风口 21。本实施方式基于不同温度空气密度不同的原理,借助未加热回风的重力降低浮力对热风的影响,增大热风射程的同时,可以减弱热风的上浮现象,进而消除热分层现象的产生。具有布置方便,送风射程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用于冬季采暖时,与已有的热风采暖装置相比,该装置垂直吊装在高大空间上部,能够将上方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加热后送至下部工作区,节约了加热量。此外,与已有的送风装置比较,用部分室内回风代替室外新风,减小了加热负荷,在保证高大空间工作区温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采暖能耗,十分适用于厂房、商场等大型场所内的采暖。冬季在有人员停留的工作区域进行分散采暖,相较于传统采暖方式与引入新风的环绕式热风分散采暖装置相比,节能效果明显。一机多用,除冬季采暖外,也可用于夏季供冷或过渡季全新风运行。【主权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回风环绕式分散采暖/降温节能送风装置由壳体(1)、回风风阀(2)、进风口(3)、过滤器(4)、风机(5)、第一分隔筒(6)、第一回风旁通阀(7)、第一出风口(8)、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第一软接头(11)、第二软接头(12)、换热器供水管(13)、换热器回水管(14)、第二分隔筒(15)、第二回风旁通阀(16)、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导流叶片(19)、第二出风口(20)和第三出风口(21)组成;所述进风口(3)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进风口(3)内设置有回风风阀(2),所述进风口(3)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的下方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隔筒(6)、第二分隔筒(15)、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和导流叶片(19);所述第一分隔筒(6)和第二分隔筒(15)竖直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筒(6)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一回风旁通阀(7),所述第一分隔筒(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8);所述第二分隔筒(15)的顶部的预留口中设置有第二回风旁通阀(16),所述第二分隔筒(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0);所述第一分隔筒(6)和第二分隔筒(15)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换热器(9)、冷凝水分离器(10)、消音帽(17)、涡流送风器(18)和导流叶片(19);所述换热器(9)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软接头(11)和第二软接头(12),所述换热器供水管(13)的一端与第一软接头(11)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供水管(13)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换热器回水管(14)的一端与第二软接头(12)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回水管(14)的另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消音帽(17)的下表面与涡流送风器(18)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涡流送风器(18)的下表面与导流叶片(19)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导流叶片(19)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三出风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龙姚杨李慧王文静朱旭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