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饮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67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和可开启的液体容器,该容器被增压到压力高于大气压,并部分地装满液体(24),从而限定了该容器(10)内的一个第一液面上空间(26),和一个中空体(18),该中空体(18)有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20)和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22),所述上部和下部受限小孔(20和22)提供了中空体(18)的内部与容器(10)内部之间的联结,中空体(18)的内部部分地装满液体,以便使:(a)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20)开口在中空体(18)内液面上限定的第二液面上空间(23)中,和(b)所述的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22)浸没在液体中,而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20)尽管与容器内的液体连接,但其大小使它仍能有效地密封,防止气体从第二液面上空间(23)进入容器(10)的液体(24)内,直到容器被打开。(*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它被设计成在放出液体(例如啤酒、麦芽酒、浓烈黑啤酒或陈贮啤酒等高质量的充气饮料)时能在液体顶部形成丰富的浓厚泡沫,这是通过向容器内一个内置件中的至少一个受限小孔压入的加压气体实现的,该气体向容器内液体主体排放时,造成了细小的气泡进入容器内的液体,从而促进了这种丰富的浓厚泡沫的形成。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希望在开启容器时有气泡流入液体中的其它充气饮料和非充气饮料,例如果汁、果汁汽水、可乐、柠檬汁等软饮料,牛奶和牛奶型饮料,以及诸如烈性酒、利口酒、葡萄酒或葡萄酒型饮料等含酒精饮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这种液体容器的方法。GB-A-1266351公开了几种饮料容器设计,其中在饮料容器内有第二个小室,内中充有压力大大高于大气压的气体。该文叙述了一些实施方案。在一项实施方案中,第二小室通过受限小孔与容器永久性地连通,并在装满容器时充入加压气体。在另一项实施方案中,第二个小室充满气体并用明胶或其它无毒物质封住受限小孔,目的在于将加压气体保持在第二小室中,但在与容器内的饮料接触时它们会溶解,从而打开受限小孔。在另一项实施方案中,受限小孔位于小室的柔性壁上,小室则处在容器主体内的压力下,这种安排使得容器主体内的压力能保持受限小孔周围的壁面区域紧靠着密封垫圈密封,直到容器开启,此时压力的释放造成封口破裂,使得压力下的气体能从第二小室经由受限小孔喷射到饮料中。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设计中没有一个在商业上获得成功。EP-A-0227213公开了一种饮料容器,其中不是气体从第二小室经由受限小孔喷射,而是充气饮料或充气饮料后紧接着气体经由受限小孔喷射,以便诱发饮料主体内形成细小的气泡。第二小室的形式可以是模制的塑料中空内置件,在使用前用氮冲洗以从中顶替走空气,否则空气会造成饮料的氧化腐败。然后将内置件(以受限小孔朝下)在容器的底面上固定就位,此时容器的顶部开口。将容器用充气饮料部分充满,然后投入液氮并密封,以便使液氮蒸发将密封的容器增压。由于压力平衡的结果,容器立体内的饮料被压入内置件,从而在内置件的饮料之上留下一个增压的液面上空间。然后将密封并增压的容器在分发与销售之前低热消毒、包装并贮存。这种内置件是专门用来经过受限小孔排出饮料,其目的是以比只有气体经过受限小孔喷射时效率更高地在被气体过饱和的液体内形成压差。但是,现在认识到,气体经由受限小孔喷射确如EP-A-0520646所承认的那样产生更好的结果,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与EP-A-0227213相似的内置件,但是在装液与密封之后将容器迅速倒转以使受限小孔处在倒置的容器内的液面上空间里。如果在装液与密封后的几秒钟内倒置,据说只有较少量饮料进入内置件,这些饮料是装在内置件中受限小孔之下的凹处,从而确保在打开容器时从受限小孔中喷出的是气体而不是饮料。于是,对于EP-A-0227213中公开的系统,问题在于当打开容器时在产生所要求的效果方面不太有效,而对于EP-A-0520646的系统,问题在于在充满和密封之后立即将容器倒转是绝不可少的要求,以便保证在打开容器时气体将由内置件中喷射出去。EP-A-0227213和EP-A-0520646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将内置件装入容器内之前,很难用冲洗法(例如用氮)除掉所包藏的空气。WO-A-93/10021公开了几种设计不同的装置,用来在打开容器时向容器内的液体(例如啤酒)中排放气体。这些装置中大多数有一个埋置在某一位置上的隔板,它将容器分成含气区和含液区。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隔板都装有阀门机构或微孔膜,它使得在容器开口时气体能进入液体,但阻止液体进入含气区。在装液期间,将空的容器用氮清洗以除掉空气,然后将活塞插入容器中,随后将液体装入容器,封口,低热消毒。在此步骤中,封闭的容器内升高的压力使活塞沿着容器将气体增压。虽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用氮清洗,但制作起来比较费钱,因为(a)活塞的尺寸较大,而且必须精确制造,以便在装液期间能在压力作用下沿一个方向滑动,而在开启容器时能抵抗在相反方向上滑动,和(b)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需要安装一个阀门机构或微孔膜。在装有微孔膜的情形,可能很难达到为使液体有效起泡所需的气体向液体内的排放速度。EP-A-0448200公开了一种内置件或内置容器的设计,它的操作方式与上面对EP-A-0227213所述的相似,但是它是以磁力保持在罐内的位置上而不是用柔性的定位接片固定。因此,上面对EP-A-0227213提到的缺点很多也同样存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消除或减轻以上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的可开启的液体(如饮料)容器,它被增压到压力大于大气压,部分充满液体以限定一个主要的液面上空间,容器内还有一个中空体,该中空体有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和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上部和下部的受限小孔提供了中空体内部和容器内部的连接,中空体内部部分地充满液体,以便(a)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在中空体内液面之上限定的第二液面上空间内开口,(b)所述的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浸没在液体中,而且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尽管与容器内的液体连通,但它的尺寸使其能有效地密封住,防止气体从第二液面上空间进入容器内的液体中,直到容器开启。这种中空体最好由一个内置件,即,嵌入容器内部的一个部件构成。这种内置件可以是一个其中有所述小孔的封闭的中空体。在这种情形,封闭的中空体最好有一个突边,利用它可以使内置件在容器内固定就位。或者是,内置件可以是一个末端开口的中空体,其中有所述的小孔和突边,该突边能使上述开口端被容器壁面封闭,从而使中空体的内部只通过受限小孔与容器内部连通。另一种替代方法是,中空体可以由与容器整体形成的底面上的凹槽的壁面限定,该凹槽开口是在容器外边并由容器外部的一个盖板封闭,从而使中空体的内部限定在底面内的凹槽与盖板之间。术语“上部”和“下部”是相对于容器在打算开启时的方向而使用的。应当了解,本专利技术是以此后称为“泡点效应”的现象为依据的。当气泡在受限的气/液界面上形成时发生泡点效应。在气泡能够完全形成并且不破裂地进入液体中之前,必须克服作用在气泡周边上的表面张力。因此,在这种情形,为了使气泡从第二液面上空间释放出去,在上部受限小孔的两边需要有某个最低压差。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容器结构设计成只有在打开容器时才能超过此最低压差,使气体从第二液面上空间释放到容器中的液体里。在密封后的后继加工期间(例如在低热消毒和冷却期间),以及由于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运输和贮存造成的压力与温度的变化,封闭的容器中的内压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这种内压变化的发生速度比打开容器时的变化要慢得多,而且在中空体内还同时发生压力平衡过程,这是由于存在着沿适当的方向穿过所述的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的液体净流动,该小孔完全浸没在液体内,不受泡点效应的影响。在这些条件下,永远不会达到为克服泡点效应所需的上部小孔两边的最低压差,因此不会有气体从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流出。还应该了解,在打开容器时从中空体经过所述的至少一个下部受限小孔流出的液体微不足道,因为与气体相比液体流动的阻力大得多。用壁面透明的可加压的容器作的实验表明,在打开容器时,是气体从第二液面上空间经由所述的至少一个上部受限小孔喷射出来,产生了所希望的气体释放和液体起泡,而在所述的至少一个下部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R·S·巴克斯特R·A·埃奇森I·W·安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公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