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性显示器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作软性显示器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与信息产品的发展,软性显示器与现有的刚性玻璃基板平面显示器相比,具有更轻薄、可挠曲、耐冲击等性能而不受场合、空间限制,成为未来显示器发展的新趋势。现有技术中在制作显示器过程中,从早期玻璃基板的显示器,到后续软性显示器,均是只针对单一显示功能的显示器制作,感应线圈部分,则是多半是在PI基板上单独制作,或是和驱动板结合制作而产生,若是要将基板和感应线圈整合使用,则是透过后续系统板和基板之间的接合完成。然而在目前使用上,若是需要较大电源时,线圈数目必须增加,但是由于传统制程中的限制,线宽线距因制程有所限制,造成所制作的线圈匝数无法制作太多,若要达到所需的功率,线圈数目太多造成占据系统板太大面积。传统感应线圈制作多半是结合系统板制作,但是系统板在制作上解析度较低,因此不能达到小线宽限距的需求,因此感应线圈的能力因而有所限制。特别是产品功率需求较大时,因为功率不够需要较长的传输时间,因此不符合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显示器组件,包括基板,在基板上至少形成源极电极、漏极电极、栅极电极和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划分显示器区、感应线圈区和接合区,源极电极、漏极电极、栅极电极位于显示器区,感应线圈与显示器区共用接合区,在所述源极电极、漏极电极上涂布有机半导体层并图形化,在所述栅极电极与源极电极、漏极电极之间涂布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覆盖位于基板上的感应线圈,将栅极绝缘层图形化,接合区与系统板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凯,高启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