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及镀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509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及镀锌工艺。该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由以下组分构成:锌10~12 g/L,氢氧化钠130~145 g/L,51011调整剂25~30 ml/L,51012开缸剂6~8 ml/L,51015光亮剂1~3 ml/L,51016湿润剂0.1~0.3 ml/L;其中,所述的光亮剂由聚乙烯亚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氮杂环类衍生物、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和水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及镀锌工艺不仅提高了镀锌层光亮度,厚度可达30微米无脆性,使得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超过传统的碱性镀锌光亮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及镀锌工 〇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氰化物镀液稳定性好,均镀能力强,镀层细致,耐 蚀性好等原因,氰化物镀锌工艺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氰化物镀锌过程中析氢严重,导致 镀锌层具有很高的脆性,再加上氰化物镀锌溶液具有很高的毒性,废水处理困难,对大气和 地下水污染严重,现在碱性镀锌和弱酸性镀锌工艺被逐渐开发并用于工业电镀来替代氰化 物镀锌。相对应氰化物镀锌工艺,碱性镀锌工艺对环境的破坏力大大降低,但镀液的电流效 率不高(约70%),大量氢的析出而产生的渗氢使金属基体发生"氢脆"的问题比较严重,加重 了电镀锌后去氢的负担,碱性镀锌液中大量有机添加剂的采用使镀层的脆性增加,而且镀 层越厚,脆性问题越严重。 再无氰碱性镀锌中加入光亮剂(单体、中间体以及它们的混合复配物)后,宏观 上看镀层表面的光亮度、光洁度都有很大程度地提高,基本上也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但从 微观上看,镀层织构的晶粒比较粗糙、疏松,有的还有不太明显的气流疤痕或肿瘤状,而且 高、低电流区的沉积层厚度之差也比较大,甚至有高区粗糙、低区漏镀之现象。这些缺陷固 然与光亮剂的分散性能即业内人常讲的"走位性"有关,然而深入研究后发现,主要还是与 光亮剂在镀液中不能充分地溶解、分散有关;并且,由此还致使光亮剂消耗量过大。 在碱性镀锌中,可作为主光剂的物质很多。除了常规的无机金属盐、有机盐及化合 物之外,当今作为主光剂的中间体有苄基烟酸嗡盐、咪唑丙氧基缩合物、氯化六次甲基三季 胺盐、二甲胺基丙胺和乙二胺与环氧氯丙烷的缩合物、水溶性阳离子季胺盐;还有季胺化聚 乙烯咪唑、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甲氧基苯甲醛等。这些中间体各自或组合起来均有一定 的增光作用,但对镀层而言并不完善,在基础液中仅加入主光剂,尽管镀层的光亮度可大幅 度地呈现,但由于其未能充分地溶入本体镀液中并均匀地吸附、润湿在金属/溶液界面,导 致不可避免地在金属表面特别是高电流区出现气流、疤痕状,在低电流区甚至有雾色、漏镀 现象。结晶晶粒较大,镀层厚度极不均匀,且脆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 及镀锌工艺,不仅提高镀锌层光亮度,厚度可达30微米无脆性,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 超过传统的碱性镀锌电镀液,且绿色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所述无氰碱 性镀锌电镀液由以下组分构成: 锌 10~12 g/L 氢氧化钠 130~145 g/L 调整剂 25~30 ml/L 开缸剂 6~8 ml/L 光亮剂 1~3 ml/L 湿润剂 0. 1~0. 3 ml/L 其中,所述的光亮剂由聚乙烯亚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氮杂环类衍生物、改性芳香醛 类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和水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光亮剂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份数计:聚乙烯亚胺10~20份、咪唑丙 氧基缩合物15~25份、氮杂环类衍生物25~35份、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13~23份、环氧氯丙 烷 70~80 份、水 400~500 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亮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聚乙烯亚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 氮杂环类衍生物、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和水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5°C ;将环氧氯丙烷加入 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并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不超过45°C,滴加时间为3~5 h;经 过步骤S2滴加完成环氧氯丙烷后,将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C,搅拌反应6 h,得到光亮 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剂为葡萄糖酸钠;所述的开缸剂为多乙烯多胺与环氧氯 丙烷加成物;所述的湿润剂为十^烷基硫酸纳。 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的镀锌工艺,工艺如下: 锌 10~12 g/L 氢氧化钠 130~145 g/L 调整剂 25~30 ml/L 开缸剂 6~8 ml/L 光亮剂 1~3 ml/L 湿润剂 0. 1~0. 3 ml/L 温度 25~30°C 阴极电流密度 2.0~3. 5A/dm2 阳极电流密度 1.0~2.0A/dm2 过滤 连续 搅拌 空气,阴极移动 其中,所述的光亮剂由聚乙烯亚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氮杂环类衍生物、改性芳香醛 类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和水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日后补充添加:光亮剂150~250 ml/KAH、走位剂50~70 ml/ KAH、调整剂5 L/25公斤氢氧化钠。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亮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10~20份聚乙烯亚胺、15~25份咪 唑丙氧基缩合物、25~35份氮杂环类衍生物、13~23份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和400~500份水 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5°C ;将70~80份环氧氯丙烷加入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并 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不超过45°C,滴加时间为3~5 h ;经过步骤S2滴加完成环氧氯丙烷后, 将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C,搅拌反应6 h,得到光亮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剂为葡萄糖酸钠;所述的开缸剂为多乙烯多胺与环氧氯 丙烷加成物;所述的湿润剂为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的走位剂为改性聚乙烯醇加成物。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分散能力达84. 12%,远高于国内同行 业的59. 4%~72. 7%的分散能力,接近国外先进技术的86. 04%的分散能力。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镀液性能较国内公司有大幅度 提高,显著提高镀层表面光泽度和稳定性,虽较国外还尚有一定差距,但对于提升国内无氰 碱性镀锌技术打破国外高科技技术垄断,无疑是具有极大的开拓性和积极性,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可以获得全片镜面光亮的锌镀 层,电流密度范围宽,可得到表面平整、抗变色性好、耐腐蚀耐磨性高。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应用在镀锌工艺中,镀层结合力 好,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佳,电镀废水处理更容易,维护简单,经济实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 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所述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由以下组分 构成: 锌 10 g/L 氢氧化钠 130 g/L 调整剂 25 ml/L 开缸剂 6 ml/L 光亮剂 1 ml/L 湿润剂 0. 1 ml/L 其中,所述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备:将10份聚乙烯亚胺、15份咪唑丙氧基缩合物、25份 氮杂环类衍生物、13份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和400份水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5°C ;将70 份环氧氯丙烷加入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并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不超过45°C,滴加 时间为3~5 h ;经过步骤S2滴加完成环氧氯丙烷后,将反应器的温度升高至80°C,搅拌反应 6 h,得到光亮剂。 所述的调整剂为葡萄糖酸钠;所述的开缸剂为多乙烯多胺与环氧氯丙烷加成物; 所述的湿润剂为十^烷基硫酸纳。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所述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由以下组分 构成: 锌 11 g/L 氢氧化钠 140 g/L 调整剂 27 ml/L 开缸剂 7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氰碱性镀锌电镀液由以下组分构成:锌                 10~12 g/L氢氧化钠           130~145 g/L调整剂             25~30 ml/L开缸剂             6~8 ml/L光亮剂             1~3 ml/L湿润剂             0.1~0.3 ml/L其中,所述的光亮剂由聚乙烯亚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氮杂环类衍生物、改性芳香醛类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和水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楷城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比格莱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