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体及用于包装体的标签和标签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69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被安装在吊线上的标签在抽出时落入容器内,能进行卫生地抽出。通过装有抽出用原料的袋体2上的吊线3安装标签4。标签4上形成槽口8,在抽出时,将容器的缘部插入槽口8中,由于标签4被卡在容器10的缘部,不会落入容器10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咖啡粉等嗜好用加工品的粉、鲣鱼骨节削成的粉、熬干等的汤料以及其它渗出用原料进行封装、并通过渗泡在热水或冷水中进行渗出的包装体。象上述那样进行渗出的以前的包装体具有容纳渗出用原料的袋体、一端固定在袋体上的吊线、被安装在吊线另一端的标签。标签是作为渗出时的抓头儿,在用手指把持标签的状态下,用吊线吊起袋体,在此状态下,将袋体渗泡在容器内的热水或冷水中。然后通过吊线上下震荡袋体,热水或冷水进出袋体,从而进行渗出。可是,在以前的包装体中,渗出时标签容易落入容器内,由于该落入,标签渗泡在热水或冷水中。这样的落入不但成为卫生上的问题,而且会产生印刷在标签上的油墨渗出而使热水或冷水着色的问题。因此,虽可进行加长吊线的改进,但由于作为吊线原料的线材消耗量变多,成为包装体成本上涨的原因。另外,由于长吊线本身容易缠绕,不但变得难以操纵,而且还会与容纳包装体的外袋缠绕,具有难以容纳到外袋内的新问题。并且由于长吊线增加了整个包装体的体积,容纳包装体的外袋鼓起至必要以上的程度,劣化了外观。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以前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即使不加长吊线也能可靠地防止吊线及标签落入容器内的包装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此包装体的标签和作为标签原料的标签用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包装体的特征是具有容纳渗出用原料的透液性袋体、一端固定在该袋体上的吊线、安装在吊线另一端的标签,在上述标签上形成有卡在外部构件上的卡住部。通过将形成于标签上的卡住部卡在容器等外部构件上,该包装体的标签与外部构件进行物理上的结合。因此,标签不会从外部构件上脱落,标签也不会落入其中。本专利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卡住部是一槽口,其一端在标签的外周端开口,另一端延伸到标签的面内。在这种构造中,通过从槽口的开口部分插入外部构件,标签以夹住外部构件的状态而卡在外部构件上。因此,能简单地卡住外部构件,提高使用性。本专利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卡住部是一唇部,该唇部通过一部分断开的闭环状切口线、以部分连设到标签上的状态,可拉起地在标签上形成。在这种构造中,在唇部拉起的状态下,通过将外部构件插入到唇部和标签之间,形成夹住外部构件的状态。因此,能卡在外部构件上。本专利技术方案4的用于包装体上的标签的特征是具有主体和槽口,该主体被安装到一端固定在装有渗出用原料的透液性袋体的吊线的另一端上,槽口的一端开口于该主体的外周端,而另一端延伸到主体的面内。通过将外部构件插入到槽口中,该标签的主体以夹入外部构件的方式被卡住。因而,通过将该标签用在包装体上,能防止标签落入外部构件中。本专利技术方案5专利技术的包装体用标签的特征是,它为主体和唇部,该主体被安装到一端固定在装有渗出用原料的透液性袋体的吊线的另一端上,该唇部通过一部分被打开的闭环状切口线以部分连设到上述主体上的状态能从主体上拉起。在这种标签中,通过切口线将唇部从主体上拉起,能将外部构件夹在唇部和主体之间、卡住在外部构件上。本专利技术方案6专利技术的标签用带的特征是,它是通过沿与长度方向相交的切断线被切断而制成标签的标签用带,且形成有穿过上述切断线并沿相邻的标签形成部位的面内延伸的长孔。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沿切断线切断,同时也切断了长孔,形成了外部构件可被插入的槽口。因此,在制成标签的同时,能形成槽口,使迅速制作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方案7专利技术的标签用带的特征是,它是通过沿与长度方向相交的切断线被切断而制成标签的标签用带,在由上述切断线隔开的标签形成部位的面内上形成一部分被打开的闭环状切口线。在这种构造中,通过沿切断线切断而制成标签。制成的标签具有闭环状切口线,形成方案5的标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包装体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标签的正视图。图3是一实施例在渗出时的剖视图。图4是不同袋体的实施例在渗出时的透视图。图5是标签的另外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标签的又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是槽口弯曲的标签的正视图。图8是不同槽口形状的标签实施例的正视图。图9是不同槽口形状的标签的其它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0是不同槽口形状的标签的又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1标签用带的正视图。图12是用于制成图5的标签的标签用带的正视图。图13是标签用带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4是形成唇部的标签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5是在拉起唇部状态下标签的透视图。图16是形成有唇部的包装体在渗出时的剖视图。图17是用于制成图14的标签的标签用带的正视图。图18是用于形成唇部的切口线的另一例子的正视图。图1~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装体1。如图1所示,包装体1具有袋体2,吊线3和标签4。袋体2由能使热水和冷水等液体通过的透液性包装材料制成。作为该包装材料,可以使用合成树脂丝编成的网孔体,无纺布,尼龙纱或其它材料。这样的包装材料以长的薄板状被供给,并通过对折、密封、切断而形成为袋体。该实施例的袋体2形成扁平的四角形。5是将薄板状包装材料对折的折叠部,6是通过热熔敷,超声波熔敷等方式将对折重叠的包装材料接合的密封部,由此而成为四周边封闭的袋体。在此袋体2内部装有图中省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咖啡粉等嗜好用加工品的粉、鲣鱼骨节削成的粉、熬干等的汤料、或其它渗出用原料。吊线3使用合成树脂线、天然线或其它材料。通过超声波熔敷、热熔敷等将吊线3的一端3a固定在袋体2的外面,而在另一端3b上装有标签4。朝向吊线3另一端3b的标签4的安装可通过超声波熔敷、热熔敷进行,也可以在标签4的一面上涂布热熔粘合剂、通过使该热熔粘合剂感热而进行。尽管标签4可用手指爪住、在抽出时吊起袋体2,但如后述那样,通过将该标签卡在容器10的缘部,可保持袋体处于渗泡在容器10内的状态。图2示出了标签4的单体,其由主体7和作为卡住部的槽口8构成。主体7由纸片、合成树脂片、或其它材料成形为四角形的小薄片状。另外,作为主体7,尽管小片状是好的,但也可以是长圆形、圆形、三角形、多角形成其它形状。槽口8的一端8a在主体7的一侧的外周缘开口,另一端8b沿直线延伸到主体7的面内。槽口8一直延伸到主体7的中央附近、在另一端8b连通有直径比槽口8的宽度大的圆形止动孔9。这样的槽口8被卡在容器等的外部构件上。图3显示了该实施例的包装体1渗出时的状态,10是作为外部构件的容器,在其内部充填着热水11。在抽出时,使开口的槽口8的一端8a面向容器10的缘部、从一端8a将容器10的缘部插入槽口8内。通过容器10的缘部到达止动孔9处而停止插入。通过插入,标签4的主体7夹入容器10的缘部。通过夹入,标签4卡在容器10上。由于将这样的主体7卡在容器10的缘部,标签4不会落入容器内。因此,不会将标签4渗泡在热水11中,不会产生卫生上的问题,同时印刷在标签4上的油墨也不会渗出。另外,不必为了防止标签4的落入而加长吊线,线材的消耗量减小,同时吊线3本身不会缠绕,也不会缠绕到外袋上,提高了可操作性。而且,由于吊线3可以做短,整个包装体的体积变小,即使将包装体1容纳在外装中,外袋也不会鼓起,提高了外观质量。并且,在此实施例中,大直径的止动孔9连通到槽口8,止动孔9吸收或缓和由容器10的缘部插入而引起的应力。因此,即使容器10的缘部比槽口8的宽度厚,槽口8也不会裂开,能可靠地卡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容纳抽出用原料的透液性袋体、一端固定在该袋体上的吊线、安装在吊线另一端的标签,在上述标签上形成有被外部构件卡住的卡住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三次
申请(专利权)人:不双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