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54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装袋,内装物充填量多,呈体积不大的扁平状而且渗出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装袋,多边形的上面4和下面5通过侧面6相连。侧面6通过弯折部7呈折叠状,使用时,侧面6伸展开,袋体2呈展开状,内部空间增大。由于整个袋体折叠着,所以,即使内装物多,也呈扁平状,体积不大。由于袋体2的内部空间较大,所以能提高渗出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包装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或咖啡粉等嗜好品的粉末、或者包装干鲣鱼磨粉或小青鱼干等的调味料、或其它渗出用食品调味料的包装袋。用于使上述渗出用食品调味料(以下称为内装物)渗出的包装袋,多用于袋泡茶,收容内装物的袋体呈扁平的四方形,使用时将该袋体垂直地吊下。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99975号和特开平3-98870号中,揭示了能提高渗出效率的包装袋。图17和图18表示特开平1-99975号揭示的包装袋100。该包装袋100备有扁平状袋体110和安装在袋体110上的吊线120。袋体110是把裁成四方形的2片包袋材料的周围密封起来而形成的。吊线120的一端130连接着袋体110的一面中央,另一端一直卷绕到另一面。在该吊线120的另一端,安装着由纸片等做成的标签140,该纸片140轻轻地粘在袋体110的另一面上。使用时,如图18所示,将标签140从袋体110上揭下,用吊线120将袋体110呈水平状地垂下,往袋体110上注热水。注入的热水使内装物渗出,落到下方的容器150内。这时,由于袋体110的下侧面往下垂,所以热水与内装物接触频率多,能良好地渗出。图19至图20表示特开平3-98870号揭示的包装袋200。该包装袋200由三角锥形的袋体210和安装在袋体210上的吊线220构成。吊线220的一端连接着袋体210的一个顶点或一面的略中央。230是安装在吊线220另一端上的标签。图19表示把该包装袋200装在外袋(图未示)内的形态,三角锥形的袋体210被适当折叠,吊线220缠绕在该折叠着的袋体上。标签230轻轻地粘在袋体210的外面,这样,由吊线220保持着袋体210的折叠状态,再装入外袋内。使用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捏住标签230,由吊线220将袋体210垂下,浸到容器150内的热水中。图20是表示吊线220的一端连接着袋体220的一顶点时的情形,三角形状的面位于下侧。图21是表示吊线220的一端连接在袋体210的一个面上的情形,一顶点位于下侧。无论哪种情形,由于袋体210是三角锥形的,其内部空间大,内装物与热水接触频率多,能良好地渗出。图17和图18所示的现有包装袋100,由于袋体110是扁平的,所以能容易地装入外袋内。但是,该包装袋100,由于其袋体110由上下两面形成,所以袋体110内的空间狭窄。因此,该袋体110内的内装物充填量受限制,并且,内装物在袋体110内的可移动量不够大,渗出时内装物与热水的接触不充分。从而,该包装袋100仍然存在着不能充分渗出的问题。图19至图21所示的现有包装袋200,由于其袋体210是三角锥形的空间,空间大,能装入足够多量的内装物。但是,该包装袋200,其折叠状态时体积大,所以在装入外袋时容易卡住外袋,不容易装入。另外,在折叠状态时,如图19所示,是仅由吊线220捆绕成的不规则外形。其外形不美,从外袋中取出时不雅观,影响商品价值。现有的包装体100、200,由于吊线120、220都缠绕在袋体110、210的外面,所以,吊线120、220的长度要与袋体110、210的外形尺寸相应,不能做得足够长。这样,在渗出时,吊线120、220容易落到容器150内。为了解决该问题,曾考虑过把吊线绕袋体2圈、3圈,以确保其长度,但是这样一来,作为包装体不仅外观欠佳,而且在装入外袋时吊线容易与外袋干扰,同时,在包装袋的生产线上要绕2圈、3圈也不容易做到,这种方法不实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该包装袋能充填足够量的内装物,内装物渗出效率高,体积不显大,容易装入外袋,并且外形美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吊线具有足够长度的包装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包装袋由具有透液性和可挠性的袋体构成,其上面和下面通过侧面相连,在该侧面形成弯折部并能折叠。上述构造中,将侧面折叠,袋体在通常状态呈扁平状。因此,体积不显大,能容易地装入外袋内。另外,将侧面折叠,上面及下面叠合,成为整齐的形状,外形美观。使用时,因膨润了的内装物的重量作用,和袋体材料伸展性的作用,侧面从折叠状态伸展开。这样,袋体成为展开状态,折叠着的侧面成为伸展了的展开状态,内部形成较大空间。即,内装物充填在该较大空间内,因此,能充填足够量的内装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包装袋,备有透液性和可挠性袋体以及至少一个垂吊用部件。袋体的侧面将上面和下面相连,在该侧面上形成弯折部,侧面被折叠。垂吊用部件的一端连接在该袋体的上面或者下面上。该构造中,用安装在袋体上的垂吊用部件,能将袋体垂吊下,该垂吊可促进侧面的伸展,同时,可以使袋体晃动,在短时间内使内装物良好地渗出。该垂吊用部件可使用吊线、硬质小棍或其它物品。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包装袋,备有透液性和可挠性袋体以及至少一个吊线。袋体的侧面将上面和下面相连,在该侧面上形成弯折部,侧面被折叠。吊线的一端连接在该袋体的上面或者下面上,同时,沿着上述折叠部分缠绕在袋体的外面,另一端可脱离地与袋体的上面或下面连接。该构造中,吊线沿着袋体侧面的弯折部缠绕在袋体上。即,吊线不仅缠绕在袋体的上面和下面,而且沿着袋体侧面的弯折部缠绕。这样,吊线的长度加长,吊下时不容易落入容器内,同时也不必在袋体上缠绕2圈、3圈。上述的各种包装袋,其侧面可以朝着袋体的上面和下面的面内方向折叠,也可以朝着上面和下面的面外方向折叠。另外,袋体的上面和下面可以做成为多角形,也可以做成为具有曲线状角部的多边形,还可以做成为用曲线围成的外形形状。做成后者两种形状时,袋体内的内装物不会卡住和滞留,内装物能在袋体内顺畅地移动,可提高渗出效率。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包装袋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例包装袋展开过程中的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例包装袋的折叠状态的断面图。图4是第1实施例包装袋的渗出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包装袋的内装物移动的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包装袋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第2实施例包装袋的折叠状态的断面图。图8是第2实施例包装袋的渗出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安装着垂吊用部件的袋体的立体图。图10是设有若干吊线的袋体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另一例袋体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另一例袋体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图13是表示另一例袋体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另一例袋体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图15是表示另一例袋体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图16是表示另一例袋体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图17是现有包装袋的平面图。图18是现有包装袋的渗出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另一例现有包装袋的立体图。图20是另一例现有包装袋的渗出状态立体图。图21是图20所示包装袋的另一种渗出状态立体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至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该包装袋1具有袋体2和装入在袋体2内的内装物3(见图3)。袋体2采用的包材的材质,具有可通过液体的透液性以及可折叠及展开的可挠性。该具有透液性和可挠性的包材,可以选择由合成树脂编成的网眼布、无纺布、尼龙纱或其它物。该包材做成为长的片状,经过折入、密封、切断等工序,形成为图示的形状。如图3所示,袋体2的上面4和下面5相对,上面4和下面5通过左右侧面6、6相连。本实施例中,上面4和下面5成形为横长的六边形,左右侧面6、6在袋体2的长度方向将上面4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袋,由具有透液性和可挠性的袋体构成,其特征在于,袋体的上面和下面通过侧面相连,在该侧面上形成弯折部并折叠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三次
申请(专利权)人:不双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