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436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块,所述折弯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的容置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侧部的自动加油结构,所述自动加油结构包括冲压油油箱,所述冲压油油箱连接有出油管,所述上模设置有经过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垫板、所述折弯块直至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路,所述出油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油路的入口。该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能够有效润滑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减小折弯块的侧壁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又能避免待折弯件的端面被拉毛,保护待折弯件的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模具,在金属板材成型折弯时,折弯模具的折弯块与金属板材之间接触并相互摩擦,容易将金属板材的折弯侧面或折弯块的侧面拉毛,使得金属板材被磨损或者折弯块被磨损,不利于折弯模具的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能够有效润滑折弯块,减小折弯块的侧面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块,所述折弯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的容置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侧部的自动加油结构,所述自动加油结构包括冲压油油箱,所述冲压油油箱连接有出油管,所述上模设置有经过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垫板、所述折弯块直至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路,所述出油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油路的入口。其中,所述油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侧壁的进油槽、设置于所述上垫板的漏油槽、及设置于所述折弯块的出油孔,所述漏油槽设置有漏油孔,所述进油槽的入口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出口,所述进油槽的出口连接所述漏油槽,所述漏油孔连接所述出油孔的入口,所述出油孔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容置孔的侧壁。其中,所述进油槽为水平设置槽,所述漏油槽水平设置的环形槽,所述出油孔为环形设置的横截面呈L型的孔,所述出油孔的竖直方向的孔连接所述漏油孔,所述出油孔的水平方向的孔连接所述容置孔的侧壁。其中,所述漏油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漏油孔为间隔均匀排布。其中,所述上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座的顶部的上垫块,所述上垫块的顶部连接有上托板;所述容置孔中设置有上脱板,折弯时,待折弯件置于所述上脱板的下方。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自动加油结构的进油量的油量控制装置,所述油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上的流量控制阀、用于检测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量的油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所述油量检测传感器。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正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脱板,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脱板均设置有与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相对齐的渗油孔,所述下模座设置有环形的集油槽和与所述集油槽连接的收油孔,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渗油孔的外围。其中,所述收油孔与外部收油装置连接;所述外部收油装置为收油油箱。其中,所述收油孔为倾斜设置的孔,所述收油孔的入口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收油孔的出口所处的位置高度;所述收油孔的倾斜角度为O?10°。其中,所述下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模座的底部的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底部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脱板连接有下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通过设置自动加油结构,利用自动加油结构通过出油管给油路供油,使得冲压油经油路流至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上,起到润滑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的作用,因而在待折弯件(金属板材)成型折弯时,折弯块与待折弯件之间经油路进入的冲压油的润滑,使得两者的摩擦大大减小,从而避免待折弯件的折弯侧面或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被拉毛,防止折弯拉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折弯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上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上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下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上托板;2_上垫块;3_上模座;4_上垫板;5_上脱板;6_上模板;7-折弯块;8_下模板;9_下脱板;10_下垫板;11_下模座;12_下垫块;13_下托板;14_冲压油油箱;15-出油管;16_油路;161-进油槽;162-漏油槽;163-集油槽;164-收油孔;165-漏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3、上垫板4、上模板6,上模板6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块7,折弯块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的容置孔,还包括设置于上模的侧部的自动加油结构,自动加油结构包括冲压油油箱14,冲压油油箱14连接有出油管15,上模设置有经过上模座3、上垫板4、折弯块7直至容置孔的侧壁的油路16,出油管15的出口连接油路16的入口。该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通过设置自动加油结构,利用自动加油结构通过出油管给油路供油,使得冲压油经油路流至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上,起到润滑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的作用,因而在待折弯件(金属板材)成型折弯时,折弯块与待折弯件之间经油路进入的冲压油的润滑,使得两者的摩擦大大减小,从而避免待折弯件的折弯侧面或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被拉毛,防止折弯拉伤。具体地,油路16包括设置于上模座3的侧壁的进油槽161、设置于上垫板4的漏油槽162、及设置于折弯块7的出油孔,漏油槽162设置有漏油孔165,进油槽161的入口连接出油管15的出口,进油槽161的出口连接漏油槽162,漏油孔165连接出油孔的入口,出油孔的出口设置在容置孔的侧壁。更具体地,进油槽161为水平设置槽,漏油槽162水平设置的环形槽,出油孔为环形设置的横截面呈L型的孔,出油孔的竖直方向的孔连接漏油孔165,出油孔的水平方向的孔连接容置孔的侧壁。冲压油从冲压油油箱14中经过出油管15后,流入进油槽161,从进油槽161流至漏油槽162中,又经漏油槽162中的漏油孔165漏入折弯块的出油孔中,从出油孔的竖直方向的孔流至水平方向的孔,最后流至容置孔的侧壁上,实现对容置孔的侧壁的润滑,在待折弯件进行折弯的过程中,与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接触并起到润滑。在此过程中,由于出油孔为环形设置,所以,当漏油孔165给出油孔中漏入冲压油后,将会在环形的整个方向上流有冲压油,因而最终容置孔的侧壁的整个位置处均有冲压油,实现全方位的润滑。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漏油孔16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漏油孔165为间隔均匀排布。上模还包括连接于上模座3的顶部的上垫块2,上垫块2的顶部连接有上托板I ;容置孔中设置有上脱板5,折弯时,待折弯件置于上脱板5的下方。该折弯模具还包括用于控制自动加油结构的进油量的油量控制装置,油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出油管15上的流量控制阀、用于检测容置孔的侧壁的油量的油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流量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3)、上垫板(4)、上模板(6),所述上模板(6)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块(7),所述折弯块(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的容置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侧部的自动加油结构,所述自动加油结构包括冲压油油箱(14),所述冲压油油箱(14)连接有出油管(15),所述上模设置有经过所述上模座(3)、所述上垫板(4)、所述折弯块(7)直至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路(16),所述出油管(15)的出口连接所述油路(16)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