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068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推车,包括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电池和与电池连接的电机,车体底部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车轮,车体顶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驾驶座,两个驾驶座中间设置有与车轮连接并控制车轮转向的控制轴,控制轴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驾驶座对应设置的驾驶手柄,驾驶手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的转动轴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的控制面板;车体两端侧面均设置有活动钩,车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钩连接的拉杆,拉杆控制活动钩转动使活动钩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上设置两个相对的驾驶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拉动运输车的方向选择其中一个驾驶座对电动推车进行控制,适用于养护窑狭窄轨道的驾驶运输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推动或拉动承载复合板材运输车的电动推车
技术介绍
在复合材料板自动生产中工序中,需要对复合材料板进行运输放置。传统的做法是利用运输车层叠放置板材,然后通过人手推动运输车移动至板材放置区(或养护窑),对复合板材进行搬运放置或养护。由于运输车承载板材数量较多,因此质量大,人力难以推动,而且在运输车移动过程中,人手难以对其方向进行准确及时的调整。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叉车推动运输车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将板材运输进入养护窑后,养护窑的轨道狭窄,无法掉头,而且难以倒车,叉车与养护窑轨道极容易发生碰撞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车,不但便于拉动运输车移动,准确及时的对运输车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行控制,同时适用于养护窑狭窄轨道的驾驶运输要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推车,其中,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电池和与电池连接的电机,车体底部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车轮,车体顶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驾驶座,两个驾驶座中间设置有与车轮连接并控制车轮转向的控制轴,所述控制轴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驾驶座对应设置的驾驶手柄,所述驾驶手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的转动轴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的控制面板,所述车体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驾驶座对应设置的脚刹件;所述车体两端侧面均设置有活动钩,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钩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控制活动钩转动使活动钩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所述的电动推车,其中,所述活动钩包括与车体轴向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端部设置有凸块,形成钩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车体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设置在转轴一侧;所述转轴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弹簧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件通过钢丝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通过钢丝拉动连接件,使转轴转动,弹簧被拉伸,而弹簧被拉伸后收缩使转轴转动复位,完成活动钩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动作。所述的电动推车,其中,所述转轴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凸块形成卡住运输车底部横杆的限位槽。 所述的电动推车,其中,所述转轴一侧还设置有钢丝限位条,所述钢丝限位条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端部通过钢丝限位条后与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电动推车,其中,所述驾驶手柄上还设置有显示车速和电池电量的显示屏。所述的电动推车,其中,所述驾驶座两侧设置有安全扶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车体上设置两个相对的驾驶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拉动运输车的方向选择其中一个驾驶座对电动推车进行控制,不但便于拉动运输车移动,准确及时的对运输车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行控制,同时适用于养护窑狭窄轨道的驾驶运输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动推车的结构简图。图2是活动钩的结构简图。图3是活动钩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推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00,该车体100内部设置有电池和与电池连接的电机(图中没画出),车体100底部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四个车轮110。车体100顶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驾驶座120,两个驾驶座120面对面设置,两个驾驶座120中间设置有与车轮110连接并控制车轮110转向的控制轴130,该控制轴130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驾驶座120对应设置的驾驶手柄140,驾驶手柄140上设置有控制电机的转动轴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的控制面板(图中没画出),车体10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驾驶座120对应设置的脚刹件150。车体100两端侧面均设置有活动钩200,车体100顶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钩200连接的拉杆160,该拉杆160控制活动钩200转动使活动钩200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运输需要选择适合的驾驶座驾驶(一个驾驶座配置一个脚刹件、一个拉杆、一个驾驶手柄),不但便于拉动运输车移动,准确及时的对运输车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行控制,同时驾驶者可以看清楚前方,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动推车需要将承载有板材的运输车推入养护窑中对板材进行养护处理,而为了节省空间,养护窑的轨道一般十分狭窄,轨道宽度约为I米,因此电动推车无法在养护窑内部进行掉头,将运输车推入养护窑后,只能倒退出来。而由于轨道过于狭窄,因此倒退时经常会与轨道边缘发生摩擦碰撞,操作麻烦,十分不方便,而且养护窑中遍布大量加热管道,电动推车碰撞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技术的这种设置有两个对立的驾驶座的电动推车特别适用于这种狭窄通道的运输要求,在将运输车推入养护窑后,驾驶者可以通过改变驾驶座位置,将倒车变为向前开车,极大的提高方便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参见图2和3,活动钩200包括与车体100轴向转动(转动方向参见图2)连接的转轴210,该转轴210端部设置有凸块220,形成钩状,用于钩住运输车底部的横杆。活动钩200结构还包括固定板230,该固定板230与车体100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30设置在转轴210 —侧;而转轴210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240,该连接件240与转轴210固定连接,连接件240通过弹簧250连接固定板230 ;同时,连接件240通过钢丝260与拉杆160连接。动作时,拉杆160通过钢丝260向下拉动连接件240,使转轴210转动,同时凸块220从竖直状态转动成水平状态,此时可以将活动钩200伸入运输车底部;弹簧250因转轴转动而被拉伸,当驾驶者松开拉杆160时,弹簧250收缩使转轴210转动复位,活动钩200的凸块220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本技术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是因为拉杆-钢丝-弹簧的物理动作结构稳定可靠,比起其他利用电路或电机控制的结构更加耐用,而且反应迅速,无延迟,不但调节灵活,而且结构稳固(没有齿轮配合,不会发生齿轮移位报废),特别适用于质量较大的运输车的拉动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调节钢丝的长度可以轻易的实现调节转轴(即凸块)的转动角度,使其适用于不同结构的运输车,拉杆的位置设置在控制轴130下面,便于驾驶者操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210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挡板270 (参见图2和3),该挡板270与凸块220形成卡住运输车底部横杆的限位槽280。这种设置结构,一方面,挡板270可以在活动钩200转动伸入运输车底部时阻挡活动钩200过于伸入而错过横杆的位置,另一方面,挡板270可以在活动钩200钩住横杆后将横杆卡在限位槽280中,进一步保证电动推车与运输车的稳固连接,同时使两个车子之间的距离固定,避免两个车子发生碰撞。实际应用中,挡板270设置成半圆形,这是为了节省材料以及使挡板270转动时更加顺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转轴210的另一侧(即与固定板230所在位置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钢丝限位条290 (参见图3),钢丝260经过该钢丝限位条290后再与连接件240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钢丝260对于连接件240的拉力朝下,从而保证转轴210可以快速稳定的转动。进一步的,参见图1,驾驶手柄140上还设置有显示车速和电池电量的显示屏170,驾驶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电池和与电池连接的电机,车体底部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车轮,车体顶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驾驶座,两个驾驶座中间设置有与车轮连接并控制车轮转向的控制轴,所述控制轴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驾驶座对应设置的驾驶手柄,所述驾驶手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的转动轴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的控制面板,所述车体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驾驶座对应设置的脚刹件;所述车体两端侧面均设置有活动钩,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钩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控制活动钩转动使活动钩钩住运输车底部横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慧杨卓舒徐武锰刘志杰李启明戴鄂峰苗卫江
申请(专利权)人: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