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1827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透镜固定装置,包括透镜筒;透镜筒沿轴线方向开有通孔,至少两块透镜分别粘接固定在所述透镜筒内部的两端,至少两块透镜和透镜筒的内侧壁构成至少一个空腔,透镜筒的至少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空腔和外界的至少一个透气孔。由于在透镜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大气压的透气孔,在装配第二块透镜的时候,由两块透镜和透镜筒的内侧壁构成的空腔的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相通,保证了第二块透镜在透镜筒上安装牢固可靠,不会从透镜筒上脱落下来。另外,由于最后在透镜的外侧壁和透镜筒的内侧壁形成的环形缝隙内点满了密封胶,使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不可能进入透镜筒的内部,从而保证了透镜一直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透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参考图1,图1为旧有的透镜I装配到透镜筒2上后的主视图,该图中,透镜筒2的结构未作改进。参考图2、图3和图4,在利用未做改进的透镜筒2装配两块透镜I时,先在图3中的透镜筒2 —端的凸出平台23a和内侧壁21上点上UV胶,然后将如图4所示的其中一块透镜I的底部11粘接在透镜筒2的凸出平台23a上,透镜I的外侧壁12粘接在透镜筒2的内侧壁上;接着用UV灯照射固化,最终完成第一块透镜I在透镜筒2的装配固定。接着在透镜筒2的另一端用和装第一块透镜I相同的方法装第二块透镜1,同时也用UV灯照射第二块透镜I固化。在装配第二块透镜I的时候,旧有的透镜筒2结构会产生如下3方面缺陷:1、参考图2,两块透镜I和透镜筒I的内侧壁构成空腔3,在对第二块透镜I照射固化的时候,空腔3内产生的空气压强大于室内空气压强,使得第二块透镜I在透镜筒2上固定不牢靠,容易脱落。2、如果将第二块透镜I用压镜圈加O型圈(均未图示)的方式固定,既增大了两块透镜I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公差,又增加了成本和装配、检验的难度。3、由于UV胶是液体,会缓慢挥发,在照射UV灯时,由于紫外线的发热,涂镀在透镜筒2的内侧壁的UV胶挥发至两块透镜I的反面,使得光路在两块透镜I中传播效率大大降低,并且降低了产品外观的美观性;退一步说,即使照射UV灯时UV胶未挥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UV胶同样会挥发至透镜的反面,降低了产品的外观的美观性。但如果在两块透镜I之间的透镜筒2的侧壁上开孔,则空腔3内又会进入无法清洁的灰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得两块透镜的反面,是指图2中两块透镜2朝向空腔3的这一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后透镜固定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透镜在透镜筒上固定不牢固,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种透镜固定装置,包括:透镜筒,所述透镜筒沿轴线方向开有通孔,至少两块透镜分别粘接固定在所述透镜筒内部的两端,所述至少两块透镜和所述透镜筒的内侧壁构成至少一个空腔,所述透镜筒的至少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空腔和外界的至少一个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为两块,所述空腔为一个;所述透镜筒的两端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所述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内侧壁形成两环形平台;所述两环形平台分别用于放置所述两块透镜。进一步地:在所述透镜筒的环形侧壁两端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向内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径;所述两块透镜的外侧壁紧靠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壁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环形侧壁之间的透镜筒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两环形退刀槽。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沿所述透镜筒的内侧壁向里延伸至所述退刀槽底部,然后沿着透镜筒径向向内延伸至所述环形侧壁。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筒的内侧壁和所述透镜的外侧壁形成的环形缝隙内填充有半流体状态的密封胶;所述环形缝隙位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壁的凸出平台以及所述两环形凸台均涂抹有UV胶;所述两块透镜分别通过UV胶粘接在所述透镜筒上。本技术的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在透镜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大气压的透气孔,在装配第二块透镜的时候,由两块透镜和透镜筒的内侧壁构成的空腔的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相通,保证了第二块透镜在透镜筒上安装牢固可靠,不会从透镜筒上脱落下来。另外,由于最后在透镜的外侧壁和透镜筒的内侧壁形成的环形缝隙内点满了密封胶,使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不可能进入透镜筒的内部,从而保证了透镜一直处于干燥、清洁的状??τ O【附图说明】图1为透镜I装配到未改进的旧有的透镜筒2上后的主视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全剖视图;图3为图1中未做改进的透镜筒2的全剖视图;图4为透镜I沿轴向全剖视图;图5为改进后的透镜筒2的立体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D处放大图;图7为将两块透镜I装配在改进后的透镜筒2上后,沿着透镜筒2轴向的全剖视图;图8为图7的E处放大图;图9为改进后的透镜筒2的外形图;图10为图9中沿B向或沿C向观察改进后的透镜筒2后得到的视图;图中,各序号及对应的名称分别为:1、透镜;11、透镜I的底部;12、透镜I的外侧壁;2、透镜筒;21、透镜筒2的内侧壁;22、环形凸台;23、环形侧壁;23a、环形侧壁23的凸出平台24、透气孔;25、环形凸台22的平台;26、环形退刀槽;3、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5,本技术的改进部份在于透镜筒2。透镜筒2的内侧壁21的中间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侧壁23。由于环形侧壁23的内径小于内侧壁21,因此环形侧壁23的两侧和内侧壁21形成两凸出平台23a。在环形侧壁23的两侧的内侧壁21上,还分别设置有两环形凸台22。环形凸台22的内径大于环形侧壁23的内径。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内侧壁21的内径大于环形凸台22的内径,环形凸台22的内径大于环形侧壁23的内径。环形凸台22和环形侧壁23在透镜筒2的轴向上间隔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容纳环形退刀槽26。可以理解的是,环形退刀槽26也处于内侧壁21上且有两处,这两处环形退刀槽26分别位于环形侧壁23的两端。为了避免出现在
技术介绍
中所说的在装配第二块透镜I时,容易出现第二块透镜I从透镜筒2脱落的问题。参考图5,需要沿着透镜筒2的内侧壁开设若干透气孔24。参考图6,当透镜筒2的内侧壁开设了透气孔24后,依次在透镜筒2的两端装配上两块透镜1,两块透镜I和透镜筒2的内部构成了空腔3。在装第二块透镜I的时候,空腔3内的空气虽然被压缩,但是由于透气孔24的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固定装置,包括:透镜筒,所述透镜筒沿轴线方向开有通孔,至少两块透镜分别粘接固定在所述透镜筒内部的两端,所述至少两块透镜和所述透镜筒的内侧壁构成至少一个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筒的至少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空腔和外界的至少一个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盾代祥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