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杠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717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1:19
一种丝杠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升降机、位于升降螺母上方的联接套和穿过连接套并分列丝杠两侧的两个导向杆,其中:两个导向杆两端和丝杠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上,联接套为梭形并固定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中转联接套与货物面面接触,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力分散到导向杆上,消除制造误差,保护丝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丝杠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运输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高精度、大吨位的货物运输也逐渐在往道路运输方向发展。针对这类货物在实际装卸过程中的自升降需求,应运而生了车载升降系统,包括液压升降系统和机械丝杠升降系统。在大部件运输中应用机械丝杠升降系统时,需要多点支撑,由于生产制造误差(平行度、垂直度等)往往会造成几个支撑点之间的平行度及距离有误差,在升降过程中会对丝杠造成损害;由于大部件运输对车辆尺寸的诸多限制,货物与升降机螺母不能直接连接,降低丝杠的可靠性。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411823A,公布日2013.11.27,公开了一种丝杠导向装置,包括上横梁及丝杠,所述的丝杠包括丝杠螺纹部分和定位轴部分,所述的上横梁上设有一与定位轴部分配合的导向定位孔,定位轴部分设置在导向定位孔内,所述导向定位孔的内部上端设置一轴承孔,所述的轴承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的上端设有一轴承端盖,所述的轴承端盖通过螺钉与上横梁固定连接。但该技术丝杠升降高度受定位轴部分所限,且在升降过程中无法消除制造误差,使丝杠受到拉扯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丝杠升降机构,通过丝杠两侧的导向杆来吸收径向受力,丝杠和导向杆之间的联接机构使货物在升降过程中自我调节串动余量,消除制造误差,更好地保护丝杠。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丝杠、与丝杠相配合的升降螺母、水平设置于升降螺母上方的联接套和对称设置于丝杠两侧的两个相同的导向杆,其中:联接套、两个导向杆的两端和丝杠两端分别固定,两个导向杆和丝杠分别穿过与升降螺母相连的联接套。所述的联接套与两个导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的联接套包括:底板、支撑套和顶板,其中:顶板和底板中央设有与丝杠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升降孔,底板两端同轴设有与两个导向杆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导向孔;支撑套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中转联接套与货物接触,可以解决一些大型货物无法与升降螺母直接联接的问题,使联接更加方便;同时联接套与货物之间面面接触的联接方式,使货物有一定的串动余量,可以消除制造误差,并且联接套与导向杆的间隙配合将货物作用的径向力传递到导向杆上,从而保护丝杠不受货物带来的径向拉扯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种联接套示意图;图4为第二种联接套示意图;图5为第二种联接套础面图;图中:I为丝杠,2为升降螺母,3为联接套,4为导向杆,5为轴承座,6为驱动机构,7、13为顶板,8、15为支撑套,9、14为底板,10、16为铜套,11、19为导向孔,12为车架,17、18为球面推力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丝杠1、与丝杠I相配合的升降螺母2、水平设置于升降螺母2上方的联接套3和对称设置于丝杠I两侧的两个相同的导向杆4,其中:联接套3、两个导向杆4的两端和丝杠I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座5与车架12固定连接,丝杠I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6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4和丝杠I分别穿过与升降螺母2螺栓连接的联接套3。所述的联接套3与两个导向杆4之间为间隙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的联接套3包括:底板9、支撑套8和顶板7,其中:顶板7和底板9中央设有与丝杠I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升降孔,底板9两端同轴设有与两个导向杆4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导向孔11 ;支撑套8两端分别与顶板7和底板9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套8内径大于所述的丝杠I的外径。如图3所示,所述的底板9为梭形,底板9上设有螺栓孔,用于与丝杠的升降螺母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导向孔11与铜套10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套8与底板9连接的一端边缘为齿形,由于联接套3与升降螺母2通过螺栓连接,该齿形能够避开螺栓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联接套3包括:底板14、支撑套15和顶板13,其中:顶板13和底板14中央设有与丝杠I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升降孔,底板14两端同轴设有与两个导向杆4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导向孔19 ;支撑套15两端分别与顶板13和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套15内径大于所述的丝杠I的外径。所述的底板14为梭形。所述的导向孔19与铜套10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套15与底板14连接的一端边缘为齿形。所述的支撑套15与顶板13通过球面推力轴承连接。所述的球面推力轴承上球面17与顶板13的下表面过盈配合,球面推力轴承下球面18与支撑套15内侧过盈配合。所述的顶板7和13在升降过程中与货物面面接触,留取一定的串动余量,消除制造过程和车辆自身变形导致的不同支撑点的位置尺寸偏差,以保护丝杠I。所述的顶端固定的丝杠I使升降螺母2不会自旋转从而实现轴向移动,并使货物在升降过程中对丝杠I产生的径向作用力分散到两个导向杆4上,以达到保护丝杠I的目的。所述的对称垂直固定设置的导向杆在多升降机系统内减小因距离及垂直度误差对丝杠I造成的损害。【主权项】1.一种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与丝杠相配合的升降螺母、水平设置于升降螺母上方的联接套和对称设置于丝杠两侧的两个相同的导向杆,其中:联接套、两个导向杆的两端和丝杠两端分别固定,两个导向杆和丝杠分别穿过与升降螺母相连的联接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联接套与两个导向杆之间为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联接套包括:底板、支撑套和顶板,其中:顶板和底板中央设有与所述的丝杠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升降孔,底板两端同轴设有与所述的两个导向杆相配合的相同内径的导向孔,支撑套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孔与铜套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套与所述的底板连接的一端边缘为齿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套与顶板通过球面推力轴承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为梭形。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螺栓孔,用于与丝杠的升降螺母通过螺栓连接。【专利摘要】一种丝杠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升降机、位于升降螺母上方的联接套和穿过连接套并分列丝杠两侧的两个导向杆,其中:两个导向杆两端和丝杠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上,联接套为梭形并固定在车架上;本技术通过中转联接套与货物面面接触,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力分散到导向杆上,消除制造误差,保护丝杠。【IPC分类】B66F3/08, F16H25/24【公开号】CN204752083【申请号】CN201520350738【专利技术人】孙临瑞, 赵亚洲, 李薇, 宋淑芳 【申请人】中航(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与丝杠相配合的升降螺母、水平设置于升降螺母上方的联接套和对称设置于丝杠两侧的两个相同的导向杆,其中:联接套、两个导向杆的两端和丝杠两端分别固定,两个导向杆和丝杠分别穿过与升降螺母相连的联接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临瑞赵亚洲李薇宋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