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0485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光源部(110);影像生成部(160),其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生成影像光;照明部(120),其将来自光源部的光导向影像生成部;投影部(180),其投影通过影像生成部而生成的影像光;框体(101),其容纳光源部、影像生成部、照明部以及投影部;第1散热板(118),其与光源部热连接;第2散热板(174),其与影像生成部热连接;和单一的风扇(105),其被配置在框体的端部,向所述框体的内部取入外部空气,并向第1以及第2散热板送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具备冷却机构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各种作为将影像等放大投影于屏幕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投影仪正在被广泛普及。投影仪根据影像信号,通过数字微镜设备(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或者液晶显示元件这种空间光调制元件,使从光源射出的光调制,并投影于屏幕上。被设置在天花板,并向底面、壁面投影影像的投影仪也正在被各种开发。在被设置在天花板来使用的投影仪中,存在有专用的保持器具、布线工程的必要性、容纳方法、装置的小型化、操作的容易性、使用的便利性、美感等各种应研究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考虑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具备能够安装于照明布线器具的连接器,在与框体的框面对应的面具备照明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57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1165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成10-333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投影仪中,构成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元件以及作为空间光调制元件的DMD或者液晶显示元件产生特别大量的热。因此,投影仪为了抑制其内部温度的上升而需要冷却机构(例如,专利文献2、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冷却机构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具备:光源部;影像生成部,其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生成影像光;照明部,其将来自光源部的光导向影像生成部;投影部,其投影通过影像生成部而生成的影像光;框体,其容纳光源部、影像生成部、照明部以及投影部;第1散热板,其与光源部热连接;第2散热板,其与影像生成部热连接;和单一的风扇,其被配置在框体的端部,向框体的内部取入外部空气,并向第1以及第2散热板送风。-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由于只使用一个风扇,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备简易结构的冷却机构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主视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学结构的图。图5是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风扇的送风区域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其他冷却结构的图。图9是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学结构的图。图10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的图。图11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其他冷却结构的图。图12是说明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学结构的图。图13是本公开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另外的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但是,存在省略不必要的详细的说明的情况。例如,存在省略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针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另外,专利技术人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了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并无意图通过这些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述的主题。〔第1实施方式〕1.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图1是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主视图,图3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0具备:主要将光学部件容纳在内部的第1框体101、和主要将电源部(电源基板)容纳在内部的第2框体102。第2框体102能够与照明用的布线导管轨(ductrail)90连接。第2框体102从布线导管轨90接受电源电压,变换为规定的电压并提供给第1框体101。第1框体101与第2框体102通过能够以相互独立的3个轴为中心转动的接头(joint)部103来连接。接头部103包含第1~第3接头103Y、103P、103R。第1接头103Y以垂直方向的轴为中心,能够进行在第1框体101的水平方向的转动(Yawing)。第2接头103P以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能够进行第1框体101的上下方向的摇头(Pitching)。第1接头103R是以具有大致圆筒形的第1框体101的圆筒的中心线(中心轴)为轴,能够进行沿第1框体101的外周方向的转动(Rolling)的第3接头103R。图3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射出光的光源部110;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调制来自光源部110的光并生成影像光的影像生成部160;将来自光源部110的光导向影像生成部160的照明部120;将通过影像生成部160而生成的影像光投影到屏幕(未图示)的投影部180;和进行光源部110、照明部120以及影像生成部160等的控制的控制部190。本公开的光源部110具有半导体激光元件112,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元件112的光作为激励光,使荧光体发光。照明部120由各种透镜、镜子或者棒镜(rod)等光学部件构成,引导从光源部110射出的光,照明影像生成部160。影像生成部160使用数字微镜设备(以下,省略为DMD)、液晶面板等元件,根据影像信号,对光进行空间调制。投影部180由透镜、镜子等光学部件构成,将被空间调制了的光放大投影。使用图4~图7来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第1框体101内部的结构。2.光学结构图4是说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光源部110;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生成影像光的影像生成部160;将光从光源部110导向影像生成部160的照明部120;和将通过影像生成部160而生成的影像光投影到屏幕(未图示)的投影部180。光源部110将12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2以恒定的间隔,3行×4列的二维地配置在散热板114上,将透镜116配置为与各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2对置。透镜116对从各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2射出的光进行聚光,并进行平行光化。在散热板114的激光元件112背面配置散热片118。散热片118用于冷却半导体激光元件112。半导体激光元件112射出具有440nm~455nm的波长宽度并且直线偏振的蓝色的色光。各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2被配置为使得激光元件112射出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分色镜(dichroicmirror)130的入射面呈S偏振。从光源部110射出的光入射到凸面的透镜122并被聚光(小径化),向镜子124射出。镜子124将光路折弯以使得来自凸面的透镜122的光入射到平凹的透镜126。镜子124被配置为相对于射出透镜122的光的主光线,具有规定的角度(即,55°)的角度。由此,以规定的角度(55°)的角度入射到分色镜130。光路被折弯了的光入射到平凹的透镜126,再次变换为平行光。被平行光化的光经由扩散板128,入射到分色镜130。扩散板128具有维持偏振特性并且减少干扰性的功能。分色镜130按照光相对于分色面以规定的角度(55°)的入射角入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影像生成部,其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生成影像光;照明部,其将来自所述光源部的光导向所述影像生成部;投影部,其投影通过所述影像生成部而生成的所述影像光;框体,其容纳所述光源部、所述影像生成部、所述照明部以及所述投影部;第1散热板,其与所述光源部热连接;第2散热板,其与所述影像生成部热连接;和单一的风扇,其被配置在所述框体的端部,向所述框体的内部取入外部空气,并向所述第1以及第2散热板送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4.18 JP 2013-087161;2013.07.04 JP 2013-140451.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影像生成部,其根据影像输入信号来生成影像光;照明部,其将来自所述光源部的光导向所述影像生成部;投影部,其投影通过所述影像生成部而生成的所述影像光;圆筒形的框体,其容纳所述光源部、所述影像生成部、所述照明部以及所述投影部;第1散热板,其与所述光源部热连接;第2散热板,其与所述影像生成部热连接;单一的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纳田慎也高木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