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隐晶质石墨制 备的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两大类。人造石墨具有颗粒 形态好、放电容量高、不可逆容量低、循环寿命稳定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中高端锂离子 电池产品中。而天然石墨则存在着首次不可逆容量较高,且往往容易发生溶剂共嵌入,造成 容量衰减快,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天然石墨可分为鳞片状石墨和隐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 的晶体尺寸通常小于1 μ m,而其他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晶体尺寸通常大于1 μ m,由于成 矿机理的原因,隐晶质石墨矿杂质较难分离,物理选矿和化学提纯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且隐晶质石墨的加工性能较差,所以隐晶质石墨主要应用于铸造、涂料、碳糊和耐火材料等 附加值较低的领域,尚未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隐晶质石墨纯化困难,提供了一种用隐晶质石墨制备锂离 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够制备出符合性能要求的石墨负极材料。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其涉及一种用隐晶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隐晶质石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1):选取固定碳含量为60~99%的隐晶质石墨,经破碎、分级后,获得粒度分布为D10为0~10μm、D50为12~25μm、D90为28~60μm的隐晶质石墨前驱体;步骤(2):将所得隐晶质石墨前驱体与添加剂按1:0.1~1的比例进行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物料加入到密闭反应容器中,在200~1800℃的条件下,进行处理0~12小时;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NaCl与NaF的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产物加热至2000~3000℃,恒温反应0~12小时,达到纯化的目的;步骤(4):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玮,乔永民,马军旗,丁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